龍明燕
(廣西桂林市陽朔縣外語實驗中學 廣西桂林 541999)
在高中階段,思想政治學科教學不僅要起到一定的引領學生思想方向的作用,還應促使學生在掌握基礎概念性知識的同時,通過對實際生活的討論和運用,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思想。議題教學符合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可以有效幫助教師建立“活動型”的動態課堂,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和思辨能力[1]。因此,教師應在了解班級學生學習現狀的基礎上,通過有效的議題教學設計,增強學生的探究學習感悟,提高學生對現實生活問題的認知能力,這對提高學生素質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部分教師受升學率等壓力對學生的分數過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也被單一的以分數的形式來進行衡量,這不利于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和全面化發展。而議題教學提倡以生為本,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思想和情感變化,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增強學習體驗,在對具體事例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做出正確價值觀的判斷,以學生的思想發展為教學根本,符合新時期的素質教學需要[2]。此外,議題式教學法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教師的課堂教學內容,為教師的課堂模式改革和創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提供了更多選擇。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以議題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極大地考驗了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教師需要為學生選擇合適的議題,并通過創設趣味性情境的方式來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開展思辨活動,以此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正確認識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在充分研讀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對現階段的熱點時政新聞有選擇地進行挑選,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心理發展情況及興趣愛好,密切關注學生的討論學習成果,并適當進行引導,改變傳統教學現狀,這也有助于教師提高自身教學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包含大量的德育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為學生講授基礎的概念性知識,還應在此基礎上進行德育教學,有效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及價值觀念[3]。高中生的心理發展并不成熟,遇事容易沖動,缺乏對社會事物的正確判斷。通過有效教學則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思想,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通過議題式教學,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組織學生對社會事物進行探究學習,在理性思考的基礎上對個人觀點進行全面闡述,小組合作討論探究并得出最后的學習結論,通過這一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促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小組合作精神,對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能力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議題式教學是提高學生思想政治認識的重要教育手段,但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部分學校和教師并不重視議題式教學對思想政治課的重要意義,依舊采用“題海戰術”或“灌輸”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還有部分教師對議題教學方式的了解過于淺顯,不具備實踐性的教學能力等。還有部分教師對議題教學法的觀念理解不夠準確,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缺乏活動設計,導致議題式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難以發揮出真正的教學作用。受這些因素的限制和影響,當前議題式教育方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的應用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對議題式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應用策略進行實踐探究非常有必要。
高中思想政治議題式的教學方法肯定了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教師在轉變自身教學思想的基礎上還應全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學校應在重視議題式教學的前提下,為教師提供學習和再教育機會,鼓勵教師參加優秀教師研討會,以及與議題式相關的講座與培訓,聆聽教育專家以及優秀教師所分享的教學經驗,并通過網絡及遠程培訓的方式與一線教師進行面對面交流,了解課程改革動向,學習教育理論知識,并全面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結合時政熱點內容,抓住議題式教學機會,提高自身對議題教學的認識[4]。
例如,教學《全民守法》一課內容時,教師應改變傳統教學思想,為學生設置議題內容,教師可根據社會熱點新聞,如“老人倒了該不該扶”為議題,組織學生進行議題討論。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現象,老人倒了到底該不該扶呢?社會人對這件事情有著不同的看法,不少人雖有愛心,但更害怕承擔責任。在這一選擇難題下,你會選擇什么方式來進行解決呢?創設情境鼓勵學生以反方和正方的形式開展一場辯論賽,在這一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并有效提高學生的公共參與度,全面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科素養。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每天都會有各類時政內容和熱點新聞的傳播,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應與時政熱點相結合,在豐富教師教學內容的同時激發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對課本教材內容進行全面教研的基礎上,善于發現時政熱點與課本教材內容之間的關聯性,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以議題的方式組織學生學習概念性知識并進行實踐應用。通過對時政熱點的有效銜接有效開發教育資源,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師組織的議題活動中,改變以往教師單一利用教材內容開展課堂教學的現狀,使學生在以小組的形式對時政熱點進行討論和學習的過程中,近距離感受政治學科的實效性、綜合性及實踐性,幫助學生從政治的角度出發,多方位地看待和分析時政熱點問題。
例如,教學《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夢》一課時,結合我國空間站階段航天員首次太空漫步到中國空間站首次出艙活動的社會熱點新聞,以航天發展為背景,探究實現中華偉大民族的復興夢是如何一步步實現的。教師以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學習民族價值觀精神,并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情感教育,以此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封建社會及改革開放前的社會生產力進行今昔對比,鼓勵學生搜集資料進行自主學習,使學生在資料學習的過程中樹立落后就要挨打的思想,使學生深入理解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第一要素,全面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利用社會熱點開發教育資源,豐富教學內容。以熱點教學和有效思考的方式加深學生對政治概念性理論的理解和認識,在培養學生愛國意識的同時,提高學生政治認同感,從而實現思想政治學科的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議題式教學重視學生課堂活動參與度,以及在課堂活動參與過程中所產生的實際體驗與學習感悟。因此,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進行議題的設定和創新,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生活的角度出發對議題的呈現方式進行有效創新。以拓展學習、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思想為議題教育目的,綜合學生在思想政治學科中的學習表現和在學校活動中的參與度,綜合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挖掘學生的隱藏學習潛力,做好議題式教學的前期準備[5]。教師在實踐性教學過程中,以實際生活為背景,呈現議題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實踐學習和探究,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交流觀點與看法,提高學生的辯證能力,并通過這一過程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形成正確的判斷能力。
例如,教學《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一課時,教師可以從生活的角度出發為學生構建具體的學習場景。教師首先要關注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和心理發展等因素,了解學情并確定教學計劃。如引導學生思考:比較著名的京劇、太極拳、剪紙、糖人等中華傳統文化為何開始走向沒落?組織學生探究保護中華傳統文化的方法,并讓學生討論中華傳統文化為什么能夠傳承至今,它代表著什么精神等。此外,組織學生辯證地看待傳統文化的傳承,在科學促發展的精神下,引導學生在議題式探究過程中對傳統文化中的“糟粕”進行辯證分析,引導學生從科學的角度看待文化傳承問題,使學生在思考過程中感受文化的變遷和科學精神的發展,近距離感受思想政治學科的內涵,培養學生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
總而言之,議題式教學法在高中思政課中的具體應用,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關注時政熱點,分析熱點內容與教材內容之間的聯系,以生為本,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思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學習潛能,加強思政課堂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師應正確認識議題教學,探究實際應用方法,并在教學過程中總結教學經驗,充分發揮議題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