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靜 姚 嘉 黃 晶
(西安交通工程學院 陜西 西安 710300)
在5G時代,便捷速度的網絡讓自媒體已經豐富成長為當代大學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這種環境下誕生的APP及平臺深受大學生們的喜愛,在大學生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抖音、短視頻、B站等,同時自媒體豐富成長誕生的產物也在影響著大學生言行及思想觀念,這種“喜聞樂見”的內容,讓高校輔導員在學生管理上有了另一個鮮明的方向,高校輔導員如何運用自媒體進行網絡學生管理,更是輔導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輔導員應該要與學生同在與時俱進,充分認識自媒體及其作用,開展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從而提升對大學生網絡學生管理的高效性,形成輔導員學生管理的量到質的變化。
自媒體稱“公民媒體”或“個人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現如今自媒體存在的形式多在于抖音、微博、B站等新興網絡平臺,與傳統媒體具有較大的差別,對各類人群的思想及觀念有著較大的影響。
(1)內容的豐富化。自媒體內容十分豐富,小視頻、直播各類形式的內容,讓自媒體的受眾變得十分廣泛,豐富化的內容也讓自媒體成長變得十分迅速,同時豐富巨量的信息源讓自媒體受眾更加深入及更容易被影響被改變。
(2)傳播的自主化。自媒體可以讓人人都變成獨立媒體,自媒體讓各行各業的人群都能夠在社會上發聲,但是自媒體從業人員的媒介素養參差不齊也造成了自媒體內容生態的惡化,同時不同于傳統媒體的發布流程,自媒體內容的傳播更具有自主化的特點,使得一些自主化傳播的“謠言”等信息在不同人群中傳播。
(3)傳播的即時性。自媒體內容發布后就可以在網絡中開始傳播,加上自媒體的傳播路徑的豐富化,讓自媒體的媒介信息即是快訊,這也是自媒體與傳統媒體的一大區別,自媒體的即時性讓傳統媒體也開始了向融媒體方向的改變,以此來解決信息滯后及擴展傳播途徑,相比傳統媒體自媒體在傳播速度上更具有優勢。
(1)自媒體傳播性更強,在自媒體時代,人人是自媒體,而在大學生心中自媒體已經深入人心,無論是B站還是抖音,這些大學生喜愛的應用中,隨處可見的自媒體up主一直在影響著大學生,同時大學生也有部分成為了自媒體內容的生產商,瀏覽及生產自媒體內容已經成為了當代大學生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及常態,這也讓自媒體成為影響高校學生管理環境的因素之一。
(2)現如今大學生基本均為00后,面對多元化、豐富化的自媒體新文化,在這種文化浪潮中,大學生沐浴自媒體文化的洗禮,作為自媒體受眾的主力軍,大學生的思想及觀念也在自媒體新文化中被影響及改變,這也對高校學生管理工者及輔導員形成了巨大的挑戰。
(1)據調查問卷中的數據中我們可以得知,部分大學生生活或學習中出現問題并不會和輔導員進行溝通,輔導員作為學生最近距離的學生管理工作者與學生的距離無法拉近,自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的觀念已經開始改變,溝通和距離感成為了輔導員開展四針教育工作的一大障礙。
(2)利用自媒體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拉近與學生距離,建立“0距離”的溝通渠道迫在眉睫。
高校輔導員作為學生管理工作者,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面對新生的事物,高校輔導員如何做到與時俱進用新方式給大學生形成正確是價值觀更是一種挑戰。
(1)話語權挑戰:自媒體豐富成長的時代,各類信息及相關內容不再具有唯一性,大學生獲取信息內容的渠道也變得更加多樣化,輔導員的權威性與話語權也受到了很大的挑戰,如何利用自媒體建立輔導員與0距離溝通渠道也至關重要。
(2)學生管理的挑戰:現如今大學生基本均為00后,在自媒體時代,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加豐富,與輔導員的距離也越來越遠,這對輔導員進行學生管理及思想教育都存在很大的隱患。
3.2自媒體豐富成長,輔導員學生管理方式應與時俱進
(1)自媒體的豐富成長,給高校輔導員帶來了很多挑戰,傳統的課堂與“辦公桌”學生管理方式,對自媒體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已經不再適用,具有多方面的局限性,無法真正做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輔導員作為高校網絡學生管理的距離最近的一環,對于學生學生管理有著至關重要性,要做到真正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更應該要利用新方式、新途徑,不漏一處,將高校網絡學生管理“活起來”。
(1)利用自媒體開展學生管理能高效降低大學生面對學生管理的接受度,區別與傳統輔導員學生管理方式,自媒體是當代大學生所能接受的內容,不再是課堂與“辦公桌”面對面方式,利用自媒體開展相關工作,當代大學生更容易接受,從開始的灌輸式教育,變成主動式教育,形成量的質變。
(2)利用自媒體開展學生管理能大大提升輔導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傳統輔導員一對一面對面的學生管理方式給高校輔導員帶去了極大的工作量,同時學生的接受度并不是很高,利用自媒體開展學生管理一對N的模式,能大大提升高校輔導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高效性。
(1)高職院校大學生對自媒體依賴性強,5G時代的自媒體已經開始從文字內容向短視頻以及直播等形式轉變,更方便更有趣的觀看方式,讓當代大學生對自媒體的依賴性逐漸變強,同時自媒體也成為了大學生們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影響著學生管理的途徑及認知教育,這也是利用自媒體開展學生管理的重要性之一。
(2)自媒體環境下的內容影響著大學生的自我認知與價值觀形成,大量內容從網絡中生產出現,大學生作為信息的瀏覽者在自我甄別的情況下,影響著大學生的自我認知以及價值觀的形成,利用自媒體開展學生管理的新包裝新工藝有著很大的必要性,讓線下內容以自媒體的新方式來到大學生的信息源中,成為大學生價值觀形成的無形引路人。
(1)高校輔導員個人品牌IP。初期高校輔導員在運用自媒體開展學生管理時,可以搭建個人自媒體平臺,以此來拉近與學生距離,建立輔導員IP個人形象,打破傳統輔導員刻板、嚴肅的教師形象,利用自媒體工具讓學生看到輔導員的另一面,做到無形引領、引路;同時輔導員IP的形成及時發聲及時引導,成為輿論之下輔導員在開展學生管理時抗擊謠言等不實信息的一大利器,也擴展了信息化渠道。
(2)高校輔導員群IP。中后期高校輔導員在運營自媒體開展學生管理時,可以利用輔導員組群的模式,以輔導員工作室的形式,開展更多的學生管理工作,形成更有力更強勁的線上教育模式,以眾變一的開展學生管理,集思廣益更能夠批量化的生產及管理好輔導員IP形象,保證思政工作的延續性及衍生性,區別于初期的個人輔導員IP,高校輔導員群IP更具有想象空間,具有更大的學生管理可能性于爆發性。
(1)組建學生運營團隊。在面對瞬息萬變的自媒體環境,組建專業的自媒體學生運營隊伍對于開展線上教育有重要的意義,來進行抖音、B站、公眾號等相關平臺的維護,利用自媒體的方式融合學生管理的策略與內容,借用平臺展現豐富的思政線上內容,加自IP化的運作以此增強學生管理的方式。取于學生用于學生更切入實際的生產符合學生受眾的自媒體思政內容。
(2)組建微課運營團隊。高校輔導員在進行自媒體線上教育時,豐富及專業內容的生產,對于組建微課運營團隊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發散線上微課及線上講座,及線上討論社區。對學生所關注的熱點事件進行討論衍生,讓無處皆是思政課堂,真正的做到潤物細無聲。引領學生校園文化及學生思想觀念的健康成長。
(1)線上分享。當代00后大學生在面對與輔導員溝通時就具有很大的距離感,在開展學生管理時,借用自媒體工具開展線上分享具有較大的意義,如疫情期間,利用自媒體形式開展學生管理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輔導員以疫情為課開啟分享,如就業、考研時邀請專家及相關領域人員或學長學姐對相關問題進行答疑,用此方法來解決四針教育無法落地的現狀。
(2)線上線下雙聯動。加深學生管理的接受性。
(1)以用戶為中心。自媒體精細化運營以用戶為中心,而高校輔導員在自媒體中開展學生管理時,也是以用戶為中心,以此建立學生與老師平等的信息傳送鏈,進行大學生學生管理工作的進一步提升,以用戶為中心發布學生所需要的內容,從而使得學生參與到輔導員的工作中,輔導員在這種平等傳送鏈中即完成了自己應有的學生管理工作,更讓學生參與其中,真正做到了“老師說的話學生聽得進”,雖然表面上削弱了輔導員的中心位置,但實則加強了輔導員在學生管理中的主體地位。
(2)以人格魅力為起點。在輔導員利用自媒體開展學生管理時,輔導員人格魅力也是自媒體平臺所代表的起點,在自媒體學生管理時輔導員在自媒體平臺上的言行及平臺畫像也影響這用戶對于自媒體學生管理的接受度。
綜上所述,可見自媒體運用對于高校輔導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的重要性,高校輔導員即是學生事務的管理人,更是學生前進道路的引路人,新媒體的豐富成長也給高校輔導員帶來了很大的挑戰,運用新的方式來進行高校學生的思想教育也是作為新時代高校輔導員的必備條件之一,高校輔導員運用好新媒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將是眾多高校輔導員面臨的問題,高校輔導員必須要緊跟潮流提升學生管理能力,努力做好新時代的高校輔導員。真正的利用好自媒體這把雙刃劍,開展好學生學生管理工作,提升學生媒介素養,填補線上網絡教育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