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遠 楊 琴
(湖南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00)
當前,在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體系之中,逐步展開了對于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新型方案[1-2],這其中,較為廣泛認知以及運用的當屬現代學徒制[3-4]以及企業新型學徒制[5-6]。2014年,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任務措施,對現代學徒制進行了相關的要求,2015年,人社部、財政部共同印發了相關文件,對企業新型學徒制進行了相關的要求,由此看來,兩種學徒制都是有深厚的政策實施基礎,并且在大局上已經有了較為系統的工作方案,但兩種學徒制的發展也存在相應的問題,當前職業教育的體系較為固定,如果同步進行兩種學徒制的大量展開,必然會導致發展過程中由于包容面較為一致、競爭性較大,從而導致兩種學徒制都難以得到良好的發展,因此,當前有部分學者對于兩種學徒制的融合進行了研究[7-8],取得了一部分成果,但是現有研究對于二者的共異性研究上還較少,并且相應的融合發展策略往往都是針對于某個專業而言的,對于宏觀研究還較少,本文從兩種學徒制的共異性出發,根據兩種學徒制的特性提出相應的融合發展策略,對于實現職業教育體系的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對于兩種學徒制的融合研究時,尤其需要關注兩者的共同點,在共同點中找能夠融合發展的基礎。
無論是現代學徒制還是企業新型學徒制,都在其本質發展要求中提到了應當提升職業院校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主要原因是職業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在求職過程中的職業能力為目標的,因此,對于學生發展而言,在兩種學徒制都明確提出了應當重點關注學生的職業技能,在受教育的過程之中提升學生面向職場的技能素質,在這一點上,兩種學徒制能夠實現較好的歸一度,在二者融合發展的過程中,也應當重點關注這一個特性。
在兩種學徒制之中都需要學校和企業方進行共同合作,其中,企業新型學徒制是按照政府引導、企業為主、院校參與的原則,采取“企校雙制、工學一體”的模式,現代學徒制是通過學校、企業深度合作,教師、師傅聯合傳授,對學生以技能培養為主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由此可以看出,二者都需要由學校提供技能培訓的專業教學、由企業提供職業實踐的環境,因此,校企之間的合作對于兩種學徒制都十分重要。
對于兩種學徒制而言,其目標都是一致的,即為了滿足產業發展的需要,現代學徒制要求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針對性,企業新型學徒制在發展目標上要求加快企業青年技能人才的培養,可以看出,二者的發展都離不開對于社會上所需的各方面一線產業的需要,在兩種學徒制的發展之中,應當以滿足社會所需為主要任務,在發展上持續向國家和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緊缺的方向不斷前進。
在兩種學徒制的融合發展之中,還需要關注二者的不同點,從不同點之中找出二者的差異,從解決差異之中實現二者在發展過程的各個階段上的統一。
兩種學徒制的起源時間十分接近,現代學徒制起源于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相關政策,企業新型學徒制起源于人社部、財政部于2015年共同提出的相關政策,由此看來二者的主導單位存在明顯的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二者的發展模式,例如,現代學徒制由教育機構主導,則更多的是謀求學校主動與企業進行聯合,而企業新型學徒制則不同,是由人社和財政部門組織開展,則更大程度上是為了滿足企業的需要,二者在組織單位上的不同明顯也影響著兩種學徒制在發展目標上的差異。
對于兩種學徒制而言,政府是否參與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原因是政府的參與程度關系到很多內容,包括對于政策上的引導是否規范、對于財政上的補貼是否充足、對于管理上的要求是否統一等內容,因此,需要關注到兩種學徒制在政府參與程度上的不同,其中現代學徒制的相關政策并沒有體現出政府的深入參與程度,由此就導致了政府不會主動的參與,而企業新型學徒制則明確規定了應當由政府進行引導,因此兩種學徒制在發展上很可能造成一種非強制與強制的差異,會影響各個參與單位在發展模式上的主動程度。
在兩種學徒制的教學管理和運行機制上,二者也存在明顯的差異,這一部分差異一方面是由于參與單位的不同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相關政策的規定也存在明顯的差異,例如,現代學徒制所遵循的相關規定主要為《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企業新型學徒制遵循的相關規定主要為《關于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的通知》以及制定的《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方案》,這些方案上的不同,最終造成各個參與單位對于教學管理的目標、運行機制的細則上存在或大或小的差異。
兩種學徒制的發展,本質上都是為了推動職業教育在新時代下進行更深層次的改革和優化,因此可以有效利用二者的共同點,減小不同點,實現共同發展的策略。
首先,兩種學徒制都是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倡議下實施的,因此在政策上相對有較為系統的規定,但是現有的規定對于二者還存在一定的差異,在此情況下,應當注重加強政策的引導和扶持力度,從政策上就關注如何將二者在發展過程、發展目標上實現統一,這往往是學校和企業單位難以做到的,必須由政府相關部門出發,關注政策的方向性,使兩種學徒制在現有的機制上融合共同性,同時,還應當加強在兩種學徒制的融合發展上的扶持力度,具體的,可以從幫助參與單位在資金、人才、合作交流等方面入手,幫助二者能夠在發展過程中有一套成熟的模板進行參考。
當前,職業教育的發展逐漸朝著滿足社會所需的緊缺人才出發,這涉及到許多的產業,重點包括光伏、新能源、芯片等新型產業,也包括傳統的建筑、環境等產業,在社會發展越來越迅速的今天,必須關注兩種學徒制能否為國家和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這些支持往往是直接能夠展現的,一方面,產業的發展需要何種人才可以通過社會調研得出,另一方向,兩種學徒制對于產業發展的影響也能從各個企業的生產經營中表現出來,因此,對于二者的發展應當關注產業發展導向,在同一導向上,相信能夠幫助兩種學徒制更快的實現融合發展。
對于兩種學徒制而言,雖然前者并未有政府的直接參與,但實際上,政府作為政策實施的主要推動者和監控者,各個單位之間的合作都離不開政府的顯性或者隱性支持,在兩種學徒制的融合發展中,更應當注重政府、企業和院校的合作程度,原因是只有通過幾者的交匯,才能夠幫助二者在上層指導、下層實施上形成統一,尤其是對于學校和企業而言,單純的交流合作可能缺乏很多機會,而政府如果參與其中,就能夠幫助學校和企業能夠在一體化框架上實現強化合作,還能夠形成某些強制性的政策,幫助部分改革積極性較差的單位實現深入發展。
目前,兩種學徒制對于各個參與單位的要求都很不統一,由此造成了在部分職業院校的教學管理與運行機制上形成了一種較為混亂的現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必須關注如何在兩種學徒制的發展中實現精細化管理、一致化管理,這一方面需要政府、學校、企業等有關單位達成一致性意見,推動兩種學徒制的政策實現統一,另一方面也需要借鑒兩種學徒制在近年來發展過程中所取得的寶貴經驗,在大量的案例經驗之中實現對于兩種學徒制在各個細節上的融合,最終才能推動兩種學徒制走向一致發展的道路。
當前,對于兩種學徒制的融合發展研究還較少,由此造成了二者融合的道路仍然很不明朗,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單純的理論研究在目前看來仍然是十分不足的,原因是理論研究往往做了大量的假設,不能夠滿足實踐的需要,而職業教育恰恰是一種實踐性要求較強的教育類型,因此,必須充分考慮兩種學徒制的發展特點,在部分院校建立相關的試點,從試點中實現對于理論的驗證,從而推動兩種學徒制在理論融合上的可行性。
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都是職業教育中的一項重要改革方式,但是兩者并行的現象導致了職業教育的改革出現了目的不清、過程混亂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并在職業教育發展之中考慮如何將兩種學徒制實現統一。文章通過分析兩種學徒制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相同點之中找能夠融合發展的基礎,從不同點之中找融合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最終提出了兩種學徒制的共同發展策略,必須在職業教育發展改革過程之中統一方向,實現職業教育發展路上的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