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建新
(廣東省揭西縣職業技術學校 廣東揭陽 515438)
興趣是一個心理學概念,也被稱為愛好,是個體某種傾向性的表現形式,興趣在人的行為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興趣在學習的過程中,是具備一定的作用的,這些作用包含著定向、動力、支持以及偏傾這幾種,可以用三個層次進行劃分:第一層次可以劃分為有趣,也就是對某些某類知識產生了興趣或者是對某種技能產生了好感;第二層次就是以有趣為基礎,對學習本身產生了學習實踐的樂趣;最后就是對學習和目標與理想進行關聯,產生的一種趣味可以稱作是第三層次的志趣。因此,在整個學習過程當中,興趣的存在是十分重要的,學習興趣濃厚,能夠更好地助推學生在學習上取得一定的成績。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可以更加主動去學習,也就可以更加快速去理解和掌握要學習的知識技能。老師的任務中也包含了培養學生的興趣,如此一來教師的教學質量也會獲得提升。
作為一名工作在基礎教育領域的語文教師,在新課改這個大的教育背景下,必須要緊跟時代潮流,不斷改革教學方式,不斷創新。當然這些政策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激發中職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因為中職生的文學思維有所欠缺,他們在學習知識點時會出現理解困難的問題。教師若在學生不感興趣的課堂中繼續講解語文知識,只會讓學生昏昏欲睡。另外,學習語文不僅是為了提升成績,給家長一個交代,也是為了應用到生活當中的。所以教師在對語文知識進行講解時,可以聯系生活中的實際,讓學生進行解釋、學習以及有效應用。生活教學法應該得到教師的認可,生活教學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將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把生活實際作為教學的核心,以更為具有實效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夯實基礎,提高成績的一種手段。在生活教學法下,教師對教學活動加以完善,利用更為具有吸引力的教學內容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這就可以讓中職學生在生活意味濃厚的教學活動中夯實基礎知識,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從而得到更大的進步。這就需要教師勤于思考,不斷豐富教學內容,用生活味強、富有趣味的教學內容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借此實現教學與生活的結合。
例如,在進行完《窗》這節課的教學后,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內容提出一些貼切生活的問題,讓同學們回答,像是:“如果同學們遇到老人摔倒在地上這樣的情況,你們會怎么做呢?”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加深同學們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并且還能讓同學們結合實際情況去思考這個問題,從而提高同學們的核心素養,提升教學的趣味性。而且,教師在培養同學們的語文核心素養的時候,要時刻嚴格要求自己,更多地去選擇一些和日常生活貼切的例子,這樣的教學方法讓同學們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即從課程學習的旁觀者變成了課堂教學的參與者。在精神上對他們進行熏陶,從而加強同學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提高學生核心價值取向的同時還讓學生走進生活,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中職學生處在青春發育期,活潑好動,對于新事物會感到好奇,但是卻難以保持專注。學生這種好奇心強但專注力弱的特點,使得教學活動以富有趣味的內容抓住學習興趣,讓學生保持對學習活動的專注力。其實,語文學習也可以變得豐富多樣、富有趣味,讓學生充滿好奇心與興趣。中職學生雖然對于語文學習內容的一些知識在學習當中會覺得吃力,但對于生活中一些場景卻興趣十足。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在課堂上如果可以通過游戲來進行知識的學習和練習,那么他們的積極性肯定會有很大的提高,課堂的學習氛圍會營造出來。
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游戲競賽。教師可以準備大量的詩文及文學虛詞等內容,分別讓學生進行輪流作答和搶答,每答對一個加一分,答錯不得分,限時一分鐘內,如果在限定時間內沒有作答,視為答錯。搶答則是誰先舉手,誰就先作答,答錯者扣一分,并且由第二個舉手的人進行作答,以此類推。中職生的好勝心很強,在比賽很激烈,學生很熱情的時候,就可以看到他們在比賽中的快樂之情,同樣他們也很期待下一次比賽又是以什么形式出現的,繼而形成良性循環。另外,中職學生的想法總是天馬行空,教師要耐心地給他們解釋,在他們很積極的時候,可以指出他們的錯誤,但是不能批評,要鼓勵他們多思考,不然會讓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然后在以后的課堂上就會怕犯錯而不再活躍起來。教師在課堂上要多夸學生,多鼓勵、給予他們自信心,然后課堂才能夠活躍起來,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在教學當中逐漸普及開來,教師對于多媒體等信息設備的使用也更加得心應手。多媒體技術的使用不僅可以有效地降低教師的任務量,還能夠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為此,在課堂教學活動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講與課堂教學活動相關的內容,創設學習情景,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幫助他們建立系統性的語文思維。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單純地應付考試,衡量學生學習效果和綜合水平的指標也不應是單純的理論考試成績,更應該是學生身上所具備的語文思維意識和能力。所以教師要設法在趣味性教學中滲透語文思維教學,強化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如今很多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都很看中學生們的背誦和記憶能力,但忽略了學生們對于寫作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因此在語文課堂中,語文教師應當更加注重學生們是如何對寫作進行應用的,將閱讀寫作和理論實踐相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們將自己積累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和寫作中去。
例如,語文教師可以在班級里舉辦一次“寫作應用比賽”,教師利用班級中的多媒體,給學生們播放短視頻,讓同學們運用自己認為能夠表達相應情感的優美句子進行搶答。對于合理運用的同學,教師可以請他上講臺為大家介紹這句話出自哪位作家的哪個作品,為同學們講解出這句話的含義,以及是如何想到要代入這句話的。這樣的模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們所積累的寫作知識得以真正的運用,還可以讓其他同學們了解到更多的寫作素材。對于那些沒有合理運用句子的同學,語文教師也應當給予合理的評判,指導他們究竟是在哪里出了問題,鼓勵全班同學一起思考這句話能夠運用到哪種情境中去,培養學生們的表達能力,就會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又例如,老師在為學生講述到《赤壁賦》這篇課文的時候,便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觀看與文章有關的微課視頻,找出課文中心,感受到“遺世獨立,羽化登仙”的意境,加強學生的文學素養,提升對學習的興趣。
當前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影響和制約著中職語文教學活動的質量和效果。在這一背景下,合作學習這一新穎的教學方式進入了教學工作的視野,合作學習教學形式是對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創新和教學方法,對于語文教學活動的進步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合作學習指的是學生在小組合作的形式中,學生每個人都有具體的責任分工,以合作完成任務的形式讓學生的學習潛力得到激發,提升學習效果的一種手段。合作學習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變得高效,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中職學生在面對枯燥的語文知識時可能會覺得枯燥乏味,缺乏學習動力,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活動開展以后,學習動力會有大的提升,學習方法也比以前更為高效,這就可以實現幫助學生有效提升語文綜合素質的良好教學效果。另外,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知識性和實踐性的問題,并且在遇到這些問題時,學生只是進行簡單的思考之后便去詢問教師,在教師的指導下解決了問題,這樣就會導致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無法得到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也很差。因此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利用正確的語文學習方法,讓學生們在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能夠形成自己主動解決語文問題的能力,這樣就會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
例如,在學習《我的母親》這篇課文時,教師應當先引導學生們對課文進行一個簡單的閱讀,然后帶領學生們主動地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作者寫作時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背景,其次在閱讀過程中應當引導學生將課文中能夠體現文章中心思想的重點詞語勾畫出來,如果碰到讀音或者詞語的意思不明確的應當自己查閱字典或者通過網絡進行自主學習。此外教師還應當教會學生應當如何正確快速的做好所學文章的中心思想與閱讀過程中的解題思路。例如在閱讀《我的母親》文章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們在閱讀文章前首先要找到主旨,也就是“作者是在抒發自己對母親的熱愛、懷念與贊頌之情”。這樣可以在中職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教會學生們正確地解決自己所面對的語文問題,而不是一股腦的將語文問題的答案告訴他們,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使學生感受到語文課堂的魅力,形成良好的趣味性。
總而言之,中職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通過結合現實生活,感受文學知識;創建課堂游戲,肯定奇特想法;結合信息技術,提高寫作水平;開展合作學習,促進自主學習這幾大關鍵方面,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