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壩體變形觀測是保障壩體安全與穩定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過對淮南某發電廠灰場壩體進行水平與垂直位移監測,了解壩體變形量與穩定性,對降低壩體安全風險具有積極意義,也為其他壩體變形監測工程提供參考。
關鍵詞:發電廠;灰場壩體;變形監測
引言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1],社會對能源與電力的需求越來越大,作為傳統的發電方式,火電廠在電力能源的供應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2]?;覉龃髩巫鳛榘l電廠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穩定性與安全性對發電廠的安全生產具有重要意義[3]?;茨夏嘲l電廠灰場位于淮南市上窯鎮洛河灣東南角,淮河南岸的內側,為淮河行洪區域?;覉龃髩斡梢粭l高10m、長1863m的新建灰壩、一段加寬到10m、長1219m窯河封閉堤及一段長1160m原上窯、三角灰場圍成。為了解灰場大壩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對灰場大壩進行變形監測十分必要[4]。
1.執行技術規范
變形監測施工過程中要嚴格遵守相關技術規范,主要包括:
(1)《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
(2)《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GJ/T8-2007;
(3)《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T12897-2006;
(4)《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GB/T12898-2006;
(5)《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GB/T18314-2001;
(6)《火力發電廠灰渣筑壩設計規范》DL/T5045-2006;
(7)《火力發電廠工程測量技術規范》DL/T5001-2004。
2. GPS測量
為了提高GPS觀測的精度與可靠性,GPS點間構成一定數量GPS獨立邊組成的同步閉合環,使GPS網有足夠的多余觀測??紤]到該控制網的要求與用途,應提高精度與可靠性,平均每點設站2次以上,這樣構成盡量多的三邊形同步閉合環,增加多余觀測邊數,提高網的可靠度。
觀測前對所用觀測儀器進行全面檢驗,設備的狀況及精度指標均符合規范要求,利用GPS隨機軟件(TGO軟件),編制測區衛星可見性預報表,衛星出現的方位等,合理選擇最佳觀測時段,根據觀測要求(重復設站數2)、衛星可見性預報表、各點的周圍環境、交通狀況等制訂詳細的工作計劃、工作日程、人員調度表、觀測要求一覽表等,對每天的觀測數據進行及時處理,及時統計同步環與異步環的閉合差,對超限的基線及時分析,及時重測。
由發電廠提供的2個平面位移觀測基準點和4個壩頂點T1-1~T4-1組成GPS觀測網。采用靜態相對定位模式,以同步三角形連接,擴展成空間GPS網。為了提高GPS觀測的精度與可靠性,GPS點間構成一定數量GPS獨立邊組成的同步閉合環,使GPS網有足夠的多余觀測??紤]到該控制網的要求與用途,應提高精度與可靠性,平均每點設站2次以上,這樣構成盡量多的三邊形同步閉合環,增加多余觀測邊數,提高網的可靠度,觀測精度達到C級GPS觀測要求。衛星截止高度角≥15°,有效觀測衛星個數≥6,采樣間隔為20s,PD0P≤4,觀測時段數≥2,時段長度120min;儀器嚴格整平、對中,消除相位中心偏差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安置天線時使用羅盤定向,使天線指北,定向誤差要求<5°;天線嚴格整平,天線高在測量前后各量1次。天線量取時從3個不同方向分別量取,互差<1mm;測組嚴格按照調度表規定時間作業,保證同步觀測同一衛星組;對每天的觀測數據進行及時處理,及時統計同步環與異步環的閉合差。
為了保證成果資料的準確,實行三級檢查一級驗收制度;三級檢查制度即現場作業人員自檢、專職檢查員檢查、上級部門質量檢核。要求嚴格按照國家發布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規定,對工程進行全過程質量監控,使所提交的測繪成果均能達到優良,杜絕不合格品。
作業員對自己的產品進行全面的認真的檢查,內容包括各分項測繪的內容是否齊全、正確。首先由作業人員進行核對檢查,并進行修改,確認無誤后提交檢查員檢查。
3.水平位移監測
通過GPS測量所得到壩頂T1-1~T4-1觀測墩的坐標數據擺設TS30全站儀,分別架設在壩頂觀測墩上,每個監測點通過2次不同點設站來測量壩下各點水平距離。觀測結果記錄在“水平位移觀測記錄表”中。每條邊單向觀測4測回,每測回讀取4次數據至0.1mm,中數取至0.01mm;測站限差設置:一測回4次讀數間較差≤2mm;4測回中數較差≤2.5mm。
4.垂直位移監測
垂直位移共有15個點。其中K1、K2和K3為水準基點,其他點為壩體沉降監測點。垂直位移測量內容包括各水準點高程、各觀測墩墩面高程。垂直位移采用幾何水準方法測量,按國家二等水準(變形監測三級)精度觀測。測量儀器采用天寶Dini03精密電子水準儀配備因瓦條形碼水準尺測量。作業前儀器已送國家光電測距儀檢測中心進行了各項技術指標檢定,鑒定結果合格。測站限差設置在儀器中,由儀器自動檢驗,測站限差設置:視線長度≤30m;前后視距差≤0.5m;任一測站前后視距積累≤1.5m;視線高度≥0.5m;基輔分劃讀數差≤0.3mm;基輔分劃所測高差之差≤0.4mm;每測段按偶數站設站,均進行往返測量。各項觀測結果誤差限差:所有測段往返測高差之差均應小于允許的限差,所有環線閉合差也均應小于允許的限差;“每公里水準測量的偶然中誤差”應小于允許的1.0mm限差要求。測量結果必須達到國家二等水準測量的精度指標。
5.監測成果分析
根據監測數據,形成水平位移監測成果表(表1)與垂直位移監測成果表(表2);因觀測標T4-1明顯被現場施工所破壞,T4-1觀測標墩身變傾斜,以后每次以傾斜后的墩身坐標作為比較值。
根據監測沉降量數據,對監測點按照表2順序編號,繪制沉降量分布折線圖,如圖1所示。通過監測成果表與沉降量分布折線圖??梢钥闯?,各點均出現下降趨勢,下降最大值為T1-2的2.78mm,下降最小值為T3-3的0.74mm。據現場資料分析,觀測樁受施工影響較大。據此分析有3種存在的可能性:

(1)壩體確實存在垂直變形,屬于下沉趨勢。
(2)觀測的沉降量可能系測量誤差所引起(注:所有測量誤差均在規定的范圍之內)。
(3)觀測樁由于施工的不注意,使觀測樁受到外力變形,引起了數據的波動。

6.結論
通過大壩水平位移測量基準點滿足變形監測的要求,觀測方法恰當,成果可靠。從本次觀測的數據與以往數據比較看,大壩存在垂直變形和水平變形,變形量較?。坏怯捎趦H進行了8次連續觀測,還不能完全準確確定壩體的動態,建議用相同的觀測儀器、相同的觀測人員、相同的觀測路線繼續進行監測,觀測其變化情況。
參考文獻:
[1]程淑芬,李運良,鐘輝,等.老壩表面變形監測自動化改造方案研究——以浪詳水電站和巖寨水電站為例[J].紅水河, 2021 40(4): 61-65.
[2]李世山.水利工程中的大壩變形監測探討——以楊東河水電站為例[J].低碳世界, 2021 11(1): 68-69.
[3]尹洪雨.白沙水庫大壩表面變形觀測現狀[J].河南科技, 2020(19): 73-75.
[4]龐立新.灰場壩體下壓煤開采安全技術分析[J].礦山測量, 2011(5): 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