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先對棉土窩礦區鎢多金屬礦木頭坑區段地質特點進行分析,并進一步研究該礦床的成礦條件及找礦潛力。
關鍵詞:南雄市棉土窩;鎢多金屬礦;地質特征;成礦條件;找礦潛力
引言
廣東省南雄市棉土窩礦區鎢多金屬礦木頭坑區段普查項目,由韶關市棉土窩礦業有限公司委托廣東省有色金屬地質局九三二隊對采礦證范圍內木頭坑區段進行探礦工作。該區段位于南嶺多金屬成礦帶中段,構造位置處于南嶺緯向構造帶南側、大東山—貴東東西向構造巖漿帶與四會—吳川深大斷裂構造帶的復合部位?,F已探明,該礦區含有的礦種主要有鎢、鉍、銅、鈹礦。經本次工作,對于木頭坑區段的地質特征、控礦條件、見礦狀況等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時對該區段的找礦潛力做出了分析。但是,由于投入資金有限,地質工作程度低,對于木頭坑區段的研究工作也有待提升。只有通過深入研究礦床成因以及成礦條件,才能找到該區段的成礦規律,進而為后續的地質找礦工作提供相應的基礎條件。
1.木頭坑塊段地質特征
1.1礦體地質特征
普查階段在木頭坑區段304線、301線、300線發現V7、V8、V9礦脈,各礦體地質特征如下:
V7:含鈹石英脈,礦脈地表厚度0.23m,控制走向長200m~300m,延深150m~330m,地表往下依次為細脈帶、薄脈帶。平均Be含量0.405%。
V8:300線,301線地表調查含鎢鉍銅石英脈,地表厚度0.1m~0.06m、控制走向長約500m,延伸約300m,平均含量WO31.8%,Bi0.185%,Cu0.1%。
V9:地表脈寬達0.5m,往深部分支多條石英脈,后復合成大脈,脈幅達到1.6m,達不到工業品位。
木頭坑礦脈整體脈體簡單,一般成中間厚、周圍薄的“餅狀”,兩端及周邊往往分散成馬尾狀細脈,局部礦體形態較復雜,常見分支復合、尖滅再現、膨縮彎曲等現象。但礦脈總的較平直,產狀較穩定。各脈組和主要礦脈規模、產狀、形態特征見表1。


1.2礦石特征
石英脈型鎢礦以黑鎢礦為主,其化學成分主要為(Fe,Mn)WO4,晶體屬單斜晶系的氧化物礦物。輝鉍礦化學成分為Bi2S3,晶體屬正交(斜方)晶系的硫化物礦物。鈹礦的化學成分為BeO,單斜晶系晶體柱狀,集合體致密塊狀。
根據樣品分析結果,V8礦脈WO3垂向上,深部鎢礦品位(2.71%)要高于淺部的品位(0.011%),鉍礦的化學成分變化不大。走向上,其化學成分變化也不大。
V7鈹礦脈垂向和走向上化學成分較穩定,BeO的含量平均為0.41%。
2.礦區成礦地質條件分析
2.1地球化學條件分析
1∶50萬地球化學異常資料表明,棉土窩鎢礦地處區域化探異常區內,主要為Au、Ag、Cu、W、Bi、Pb、Zn、As、F等元素組合,異常形態呈長約15km、寬約5km的橢圓形,總體呈SN走向,各元素異常套合好。
異常的規模大,元素組合復雜,具明顯的濃集中心;區域化探異常的排列方向和巖體與斷裂構造方向相交,有一定找礦潛力。
礦區位于區域化探異常區南側異常帶的濃集中心外圍密集區,周邊的鎢鉍礦點等與棉土窩鎢礦處于同一異常內,區域化探成果指示找礦潛力較大。
2.2成礦地質條件
2.2.1礦帶排列及礦脈形態變化規律
木頭坑三脈組在平面上向北東收斂,南西張開,近似“帚狀”。礦脈發育在張扭及壓扭性復合裂隙中,所以脈體簡單,一般成中間厚、周圍薄的“餅狀”,兩端及周邊往往分散成馬尾狀細脈。
2.2.2礦脈(帶)垂直變化規律
結合礦區石英脈的垂向變化規律,本區礦脈均產于花崗巖體內,垂直變化上具有“五層樓”規律。南部細脈帶深部隱伏著工業細脈,礦化標高在480m以下。上部及地表為稀疏的石英云英巖細脈,細脈集中的地方構成密集細脈帶,是尋找深部盲礦的良好標志。本次鉆孔為驗證標高+320m~+100m木頭坑礦脈深部礦脈變化情況。
2.2.3礦化特征及富集規律
礦區主要礦石礦物為黑鎢礦、黃銅礦、輝鉍礦、輝鉬礦及白鎢礦、綠柱石。脈石礦物為石英及少量長石、黑云母、白云母、螢石。各礦脈組的礦物組合及礦化強度有明顯的差異,存在著一定的規律。
木頭坑區段,礦物組合簡單,礦化不均勻,以黑鎢礦、輝鉬礦、綠柱石為主。綠柱石內伴生鈹礦化,局部富集可達工業品位。
木頭坑區段內構造較簡單,以斷裂構造為主,見一條斷裂F15,為破礦斷裂,錯斷或切穿礦脈。該斷裂不甚發育,充填破碎花崗巖角礫,分布于棉南300線~302線之間,產狀走向近南北向,傾向近東向,∠78°~85°,寬約1m。其對木頭坑區段的礦脈起破壞作用。
2.3找礦潛力分析
2.3.1本區主要出露華力西期斑狀黑云母花崗巖以及燕山三期中粒黑云母花崗巖,受北東向、北北東向構造斷裂控制。這些構造斷裂直接對木頭坑區段V7、V8礦脈的生成提供了礦液沉淀的空間,與區域成礦構造方向一致。V8與V6、V28受同一方向北北東構造控制,從區域地質上來說木頭坑區段的V8礦脈成礦條件相同。
2.3.2木頭坑礦段垂向分帶規律
木頭坑組礦脈具有“五層樓”垂向分帶規律,例如V8號脈地表出露細線細脈帶勘探線上分別為0.06m、0.1m、0.1m,鉆孔揭露分別為0.25m、0.6m、0.2m,脈寬達到五層樓的稀疏細脈帶至細脈薄脈帶。根據目前勘探施工見礦情況來看,木頭坑礦段已控制的礦體屬“五層樓”模式的第二層細脈帶;據“五層樓”模式推測往下,還有第三層細脈和大脈混合帶的可能。
2.3.3礦區王牌礦脈V6、V28,V6礦脈延長1300m,延深500m,三氧化鎢金屬量儲量約4000t。根據五層樓樓距計算,V6的百米脈幅變化率為0.048%,即每100m脈幅變化為0.048m;同樣計算得出:V28為0.077%、V4為0.083%、V2I為0.09%。可以看出V8脈幅變化率與V6相似,脈幅變化率小,說明樓距更大,礦脈的延深更深,潛力更大。預測V8號脈工業礦體延長1000m,延深500m,已控制資源儲量1678t,預測資源儲量4000t。
綜上所述,棉土窩石英脈型鎢礦基本符合粵北石英脈型鎢礦“五層樓模式”規律。根據礦區王牌礦脈V5、V28等礦脈來分析,礦脈的富集部位為中部脈幅較好部位,品位高,往兩端或頂底部礦化減弱。從垂向上,脈幅從稀疏細脈帶到薄脈帶大脈帶的過渡,根據揭露的V7、V8號礦脈情況來看,還未到達礦體最富集的部位,木頭坑的礦脈富集要往深部研究。
木頭坑組V7號脈,發現新的石英脈—綠柱石—鈹礦床類型,須進一步加大工程投入,詳細查明礦石特征,擴大資源儲量。
3.結語
現代工業發展迅速,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現階段社會對有色金屬礦產的需求也日漸提升。木頭坑區段對應整個棉土窩鎢礦來說,之前的地質工作程度偏低,整體的資源儲量情況也未做相應的評估。經廣東省有色金屬地質局九三二隊對其開展的普查工作來看,現階段該礦區的找礦工作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是由于投入資金過少,該區段周邊及V7、V8、V9礦脈深部的情況尚未探明,仍須加大工作量和資金的投入以探取更大的資源儲量。重點須對木頭坑區段V8等礦脈,施工深部鉆孔,摸清該礦脈的深部特征,查明礦脈的儲量規模,結合本區的五層樓模式,做潛力評價。另外,還須對礦區周邊開展地面調查及化學調查工作。對全礦區的地球化學特征、礦化富集情況詳細摸索,圈定詳查區,探尋新的礦脈或礦脈群。
參考文獻:
[1]譚章文.廣東棉土窩鎢礦深部探礦方向探討[J].中國鎢業, 2011, 26(4):12-15.
[2]胡崗山,鄒新文,等.粵北某鎢礦錫礦帶礦床成因及找礦遠景分析[J].廣東地質, 2009, 24(82):56-61.
[3]廣東省有色金屬地質局九三二隊.廣東省南雄市棉土窩礦區鎢多金屬礦木頭坑區段普查報告[R].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