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生育放開背景下孩子照料對女性非農就業的影響

2022-01-04 10:16:06田春暉
市場周刊 2021年12期
關鍵詞:農村

田春暉

(南京財經大學,江蘇 南京 210023)

一、引言

在我國城鎮化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大量農村勞動力開始涌向非農就業市場。農村已婚女性作為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非農就業既可以從勞動供給方面促進經濟的增長,同時對提高農村家庭收入、保障社會公平也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由于農村的社會習俗、公共政策以及女性生育造成的職業中斷,農村已婚女性的非農就業受到很多條件的約束。在工作和家庭的沖突中,為了照顧孩子,女性往往傾向于選擇階段性退出勞動力市場,她們的職業發展也就可能面臨停滯甚至倒退的風險。與此同時,中國的生育政策經歷了計劃生育、全面放開二胎,現下三孩政策已出臺,體現了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增加社會整體活力的戰略導向。但生育政策的調整可能會從就業獲得和就業質量兩方面對女性就業產生不利影響:增加女性的求職難度,降低薪酬福利的議價能力,增加非正規就業以及退出勞動力市場的可能性[1]。

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顯示,超過1/4的已婚女性為了育兒而選擇放棄個人的職業發展。其孩子的數量越多、年齡越小,對職業發展的沖擊作用越大[2]。隨著勞動力短缺時代的來臨,人口紅利消失之后可能出現經濟增長乏力的困境,中國大量剩余農村勞動力如何有效轉移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其中已婚農村女性的非農就業形勢也成為我國城鎮化過程中需要關注的重要內容。同時,隨著生育政策的變化,家庭中孩子數量可能會發生變化,因而照料子女的責任對女性就業的影響也會更加復雜多變。一方面,養育子女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這意味著包攬照顧家庭責任的已婚女性不得不放棄社會工作,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觀念更加牢固。加之,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以及少生優生觀念的深入人心,更多家庭開始關心下一代的培養情況,因此他們主觀上也越來越重視角色的選擇——主要由哪位家庭成員負責照料孩子。考慮到隔代教育的弊端,孩子的母親日漸成為擔當這一責任的不二人選。另一方面,養育成本的增加迫使已婚女性更加積極地工作來補貼家用,分擔兒童照料成本給家庭帶來的壓力。特別是對于農村家庭來說,非農就業的選擇會產生收入增長的直接效應。同時不可忽略的是,隨著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女性的受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對自身社會價值的實現也表現出越來越強烈的追求[3]。

可見子女照料對農村已婚女性非農就業選擇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如何妥善處理好孩子的照顧問題,會直接影響到農村下一代的人力資本積累和未來發展趨勢。這不僅關系到家庭穩定性的改善,還涉及宏觀經濟的平穩運行。鑒于此,本文將從孩子照料的角度出發,研究其對已婚農村女性非農就業的影響,旨在為我國推動城鎮化的相關政策提供依據,為農村已婚女性勞動力就業環境的改善提供相關建議。另外,深入把握農村已婚女性這類相對弱勢群體的生育代價關系到生育政策的落實效果,也可以為政府制定相配套的其他社會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二、文獻綜述

國內外已有不少文獻研究孩子照料對女性就業的影響,結論在阻礙作用、推動效應以及沒有影響上有差異[4-5],尤其是學齡前兒童的照顧更容易促使家庭中的女性靈活就業,甚至是退出勞動力市場[6-7]。同時,該影響在城鄉之間存在異質性,谷晶雙[8]認為相比較于城鎮女性,生育二孩會對農村已婚婦女的勞動參與情況產生更大的抑制作用,而宋健和周宇香[9]發現生育二孩會降低城鎮已婚女性參與職場工作的可能性,但會促進鄉村婦女的就業。與樣本集中在全國以及城鎮地區的文獻相比[10-12],以農村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文章相對較少。劉曉昀等[13]認為性別差異確實顯著存在于中國農村勞動力的非農就業選擇中,家庭中未成年人數量的增加會大大減少農村已婚女性從事非農工作的機會,與之相對比,男性的非農就業機會卻得到增加。關于生育行為,魏寧和蘇群[14]的分析表明“重男輕女”的生育觀念對農村婦女的生育行為存在決定作用,而多生孩子則意味著其非農就業的參與率的降低和勞動收入的減少。對于發達地區,周春芳[15]的研究結果表明更多地承擔撫養孩子、贍養老人等家庭責任意味著已婚農村婦女非農勞動的時間和概率也隨之減少了。對于貧困地區,王姮和董曉媛[16]認為6歲以下的兒童會增加女性農民參與農業勞動的可能性。

不少學者關注借助隔代照料、采取公共政策等方式,以減輕女性就業的家庭壓力。首先,代際分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生育對女性就業的負效應[17-18],但宋月萍[19]在文章中指出,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與父母同住而獲得的兒童看護支持對就業的積極影響會逐漸轉變為養老負擔對勞動參與 的 負 面 作 用。另 外,公 共 政 策 方 面,Kornstad和Thoresen[20]指出家庭政策的變化會對母親的勞動力供給、家庭中兒童保育方式的選擇、公共支出和收入分配等產生重要影響。張琪[21]利用調查數據說明生育支持會有利于女性獲得照顧家庭和職業發展之間的平衡。熊瑞祥和李輝文[22]的研究得出,考慮到已婚女性勞動力非農就業的確受到兒童保育責任的阻礙,現階段可以利用小學或幼兒園等公共服務緩解這一阻礙作用。

總結已有文獻,以農村已婚女性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文章相對較少,而非農就業不僅影響到個人社會價值的實現、農村家庭增收,還直接關系到我國城鎮化推進和鄉村振興的順利開展。同時,考慮到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的出臺,部分文獻的樣本選取缺乏時效性,因此本文選取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2018年的數據探究子女照料對農村女性非農就業選擇的影響。如果照顧孩子與女性就業之間的尖銳沖突得不到妥善解決,社會中女性的生育意愿就難以得到提高,逐漸放寬的生育政策也不能取得預期效果。

三、數據來源、變量的選擇說明與描述性分析

(一)數據來源

本文使用的數據來自2018年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ISSS)實施的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該數據反映了中國社會、經濟、人口和教育等方面的變遷。調查的數據在地域上跨越了東、中、西部地區,經濟上則涵蓋了發達地區、一般地區和落后地區,因此具有較大的數據容量和較強的調查代表性。

(二)變量的選擇和說明

本文將被解釋變量設為是否從事非農就業,用虛擬變量choice表示。根據成人問卷中的工作狀態以及工作性質等問題,如果從事非農業工作,則choice賦值為1,如果沒有工作或者從事農業工作,choice賦值為0。因為研究的是孩子照料對已婚農村女性的就業選擇影響,所以不考慮不具勞動能力的樣本數據。另外,結合我國的法定結婚年齡和退休年齡,將樣本數據的年齡控制在20歲至55歲之間。本文的控制變量包括個人、家庭以及社會三個層面,具體有年齡(age)、受教育程度(edu)、健康狀況(health)、是否參與保險(ins)、對自己生活的滿意度(satis)、家庭純收入(fincome)、家庭人口規模(familys)、互聯網獲取信息的程度(internet)以及地區虛擬變量。

(三)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本文研究的是孩子照料對已婚農村女性選擇非農就業的影響,因此僅考慮戶籍為農村、已婚女性、工作性質和狀態均沒有缺失值的樣本數據。為了解樣本的總體概況,本文首先就相關數據對樣本的主要變量進行描述性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被解釋變量是非農就業的選擇,從平均值來看,農村已婚女性選擇非農就業的比例均為40%。控制變量中受教育程度所賦的數值越大,代表其完成的學歷越高。關于健康狀況這一變量,其數值越大,表示該受訪群眾健康狀況越好。依據問卷中的參保項目,將是否參與保險設為虛擬變量,如果參加保險項目,其值為1,反之如果沒有參加任何保險,其值為0。對自己生活的滿意度的變量取值范圍為1~5,其值越大則代表對生活越滿意。家庭狀況也是影響女性職業選擇的重要因素,本文選取家庭純收入和人口規模來描述這一層面的影響。就業抉擇不僅與求職者自身有關,也需與其所處的外部環境聯系起來。互聯網作為信息來源的重要性可以反映出當地的通訊發達程度以及個體對外界的了解途徑。另外,依照樣本數據中對應的省份信息設定地區虛擬變量,包括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

四、實證分析

(一)孩子照料對農村已婚女性非農就業的影響

該部分的解釋變量設為是否有需要照顧的孩子,將其設為虛擬變量chicare。如果有需要照顧的孩子,則chicare的取值為1;如果沒有需要照顧的孩子或者孩子可以自己照顧自己,則chicare的取值為0。本文采用的計量方程如(1)式所示:

(1)式中,choice是被解釋變量非農就業的選擇;Xi表示控制變量;α為常數項,β與γ為解釋變量系數;εi表示隨機擾動項。依據(1)式中的計量方程,因為被解釋變量是離散變量,所以運用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進行回歸。為了增強回歸結果的穩健性,也將線性概率模型(LPM)的結果體現出來,如表2所示。

表2 孩子照料對農村已婚女性非農就業估計結果

根據表2中的估計結果,家中是否有需要照顧的孩子與已婚女性農民非農就業之間呈現明顯的負相關,有孩子需要照料的已婚女性農民,其選擇從事非農工作的概率會顯著下降。這表明家庭中有需要照顧的孩子確實對非農就業存在一定影響,但其作用程度也是有限的。

一方面,孩子照料確實阻礙了已婚女性農民的非農就業。首先,傳統的理念中女性需要承擔照料子女的大部分責任,包括子女的衣食住行、教育輔導等。因此,農村女性在結婚生育之后,特別是當家庭中沒有成員可以幫忙照看,也沒有其他兒童照顧的公共服務可以求助時,照顧孩子和外出務工之間的沖突會更加尖銳。其次,女性農民工攜帶孩子一同外出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加大就業難度。在選擇就業崗位時,她們需要考慮子女的衣食起居是否得到照顧、子女是否可以在打工地順利入學;工資收入是否能夠支持家庭在城市的生活;周圍的人文環境是否有利于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等問題。除此之外,照顧孩子可能會對農村已婚女性的就業觀念存在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部分女性農民計劃等孩子不需要照顧或者找到照看孩子的替代途徑時再外出務工,其中間隔的時間有長有短,很有可能她們在終于有機會選擇非農就業時發現,自己與勞動力市場已經脫軌,工作經驗不足或面對的雇主們存在著性別歧視。因而出于客觀上環境與能力的不匹配和主觀上對自己能否很好適應城市生活的不自信,不少農村已婚女性最終權衡之下還是留在村中從事農業活動和料理家庭事務。

另一方面,從結果也可以看出,照顧孩子對已婚女性農民非農就業的負面影響是有限的。這一點有多方面可以解釋。第一,從家庭成員分工角度,現在農民工的群體越來越年輕化,家庭中的長輩都還是身強力壯,能夠并且大多也非常樂意承擔照料孩子的重任,支持年輕勞動力盡可能去大城市發展。第二,從已婚女性農民自身的角度出發,她們可能認為照顧子女長大并不是非自己不可的義務,如果有信任的人可以幫忙照看孩子,就大可放心地移交此項重任,所以部分農村已婚女性覺得孩子由祖父母輩撫養并無不妥之處。這一點也與現實中農村存在大量留守兒童的現象吻合。很多農村父母并不了解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學前教育對孩子性格的塑造,而且存在很多長輩溺愛孩子的現象,這都會直接降低農村下一代的素質。第三,從經濟角度,選擇外出打工的人員往往是保障家庭收入的支柱,同時兒童的撫養費用和未來所需要的教育支出都是不可忽視的家庭負擔,農村已婚女性出于改善家庭經濟狀況的考慮會選擇從事獲利更多的非農工作。第四,從農業發展角度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農業生產所需要的勞動力減少。如果家中的長輩或其他成員能夠承擔農務勞作,育有子女的已婚女性基于更高效率利用勞動力考慮也會傾向于選擇非農就業。第五,從家庭成員地位角度看,已婚農村女性也可能會出于提高家庭地位的動機而選擇到外出務工,取得工資收入。不少農村女性留在村中干農活和照料家庭,可能會讓家庭中其他成員覺得留守家中的女性生活輕松,基本沒有承擔家庭重任。這中間存在著誘發夫妻矛盾、婆媳爭端的可能性。

(二)孩子數量對農村已婚女性非農就業的影響

為了解孩子照料的具體因素對已婚農村女性非農就業的影響,本文選擇孩子數量這一因素進行研究。因為孩子的照顧與孩子數量有較大的相關性,理論上孩子數量越多,照顧子女的責任越重,家庭所需要花費的時間精力越多,農村已婚女性選擇非農就業的可能性越小。因為文章中的照顧子女意為撫養照料目前尚不具備勞動能力或自主生活能力的孩子,所以孩子的數量指的是18歲以下子女的數量。下文選擇孩子的數量(childn)為解釋變量,被解釋變量仍為虛擬變量是否非農就業,其他控制變量不變,計量方程如(2)式所示:

表3 顯示了各個模型的回歸結果。孩子數量往往與女性非農就業之間存在反向因果關系,DWH(Durbin-Wu-Hausman)檢驗也證明了存在內生性。因此,為了緩解內生性問題,本文考慮到生育決策往往會受到父母觀念的影響,或者本地區傳統理念的潛移默化,所以還選擇用父母的兄弟姐妹數量的平均值作為孩子數量的工具變量。綜合各個模型的回歸結果,孩子數量與已婚農村女性是否非農就業之間始終存在顯著的負相關,即孩子數量越多,已婚女性農民選擇非農勞動、外出務工的概率越低。這一點可以解釋為,隨著孩子數量的增加,家庭中已婚女性需要花費在孩子上的時間和精力也就越多。即使存在代際的照顧,但因年長輩的精力有限或身體條件欠佳,也會出現無法同時照顧多個兒童的問題。

表3 孩子數量對農村已婚女性非農就業的影響

續表

(三)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數量對已婚女性農民非農就業的影響

上文已經表明孩子數量確實會對農村已婚女性的非農就業選擇產生影響,那么不同年齡段孩子數量的影響是否不同?為了解邊際效應,也將其結果呈現在表4中。可以發現,0~3歲孩子的數量、6~12歲孩子的數量以及12~18歲年齡段孩子的數量始終都與非農就業呈現顯著負相關,而3~6歲孩子的數量對農村婦女從事非農工作的選擇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在影響程度上看,每增加一個年齡在0~3歲的孩子,已婚女性農民的非農就業概率平均下降約6.0%;每增加一個年齡在6~12歲的孩子,概率平均下降約3%;每增加一個年齡在12~18歲的孩子,農村婦女選擇非農工作的概率會平均下降約2%。相反,3~6歲孩子數量的孩子每增加一個,非農就業的概率會增加約3%。這表明,0~3歲的幼兒對母親照顧的依賴程度最大。3~6歲時,孩子可以交給幼托所或者選擇隔代照顧,農村已婚女性獲得再次返回勞動力市場的機會。當孩子開始入學時,部分家庭比較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出于望子成龍的期望,可能會選擇讓母親擔當輔導孩子功課、照料孩子起居的主要任務。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其對已婚女性非農勞動參與的阻礙作用逐步呈現減弱的趨勢。

表4 不同年齡段孩子數量的邊際效應

對于不同年齡段孩子數量的影響不同,本文推測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考慮。首先,在現實情況中,嬰幼兒照顧主要依賴于家庭,尤其是在公共服務較為落后的農村地區。而農村女性由于生理特征和社會傳統,會被照顧家中孩子的責任束縛住,從事非農勞動的可能性降低。其次,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應不同的受教育階段。當孩子達到入學年齡之后,其所需要的看護時間縮短,女性的身體狀況和實現自身價值的追求都會促使她們加入非農勞動。而目前人們對子女教育越來越重視,為了更好地督促孩子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不少母親會選擇兼職甚至放棄就業,主要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相對于生活水平更高的城鎮,這種效應在農村要小一些。最后,隨著子女日漸長大,面對升學和婚嫁的負擔,農村地區的婦女也許會被迫外出打工,從而分擔家中的經濟壓力,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環境條件。

(四)其他控制變量的影響

第一,受教育程度對于已婚農村女性是否選擇非農業勞動具有積極影響。從人力資本角度看,受教育程度越高,農村女性越容易形成進入大城市存活并發展所需要的資本,在城市找到合適的工作,獲得更高水平收入。另外,從心理預期的角度,教育能啟發農村女性對外面的世界有更多的了解和思考,掌握市場需求的技能,順應城鎮化發展,實現自身價值。第二,從估計結果看,年齡增長對女性非農就業的影響會逐漸轉變成阻礙作用。這可能是因為時代迅速發展,自身能力水平限制會讓她們逐漸被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淘汰,同時即使她們進入城鎮務工,隨著年限增長也會面臨各種問題,例如子女的學習壓力增大、家中老人歲數增加而需要更多的家庭照顧。這些矛盾都會直接促使已婚女性農民隨著年齡增長選擇退出勞動力市場,從事農業勞動和負責照顧家庭。第三,健康狀況與非農就業呈現正相關。因為已婚的農村女性由于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和就業市場可能存在的性別歧視,在剛進入大城市工作時大多從事的是體力勞動,良好的身體情況成為女性農民工在外地生存和發展的關鍵。身體狀況良好的農村女性能從事范圍較廣的體力工作,在勞動力市場比較搶手。尤其是在城市“用工荒”、勞動力短缺的時候,她們就可以擁有不錯的就業前景。另外,從心理層面看,對生活越滿意的已婚婦女越傾向于留在村中,從事農業勞動。相反,如果她們對生活不滿意,就有較大可能選擇從事非農工作。這可能是因為對自己生活的不滿有很大一部分來自目前家庭的收入水平和社會地位不高、生活不夠豐裕、家庭瑣事誘發種種矛盾、自身的價值得不到實現等各方面。第四,家庭層面的控制變量。純收入比較高的家庭往往除了農業生產活動之外,還有其他非農性質的收入途徑,因此能接觸到更多非農就業渠道,帶動家庭中女性勞動力轉移至非農崗位。人口規模越大,意味著料理家庭事務的負擔也就越重,而這一責任很大一部分由家庭中的已婚女性承擔,遂會阻礙她們的非農工作選擇。第五,本文利用互聯網獲取信息程度的變量和地區虛擬變量,估計區域環境因素的影響。結果發現,互聯網成為重要的信息獲取渠道的地區以及東部地區會對農村已婚女性的非農就業產生推動作用,而西部地區卻存在一定的阻礙作用。因為在經濟條件越發達的地區,就業市場結構更為完善,通信設施更完備,工作信息更加豐富,農民有更多的機會投身于非農工作。并且這些地區農業生產技術較為先進,農務所需要的勞動力減少也給非農事業提供了更多的勞動力儲備。而欠發達地區存在的落后思想觀念會降低已婚的農村婦女從事非農勞動的可能性。

五、結論和政策建議

(一)研究結論

本文利用2018年的CFPS數據,通過實證分析證明孩子照料是阻礙農村已婚女性非農就業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礎上,本文進一步探討了孩子數量對非農就業的作用機制。研究結果表明,孩子數量的增加會使得已婚女性農民從事非農工作的可能性下降。此外,不同年齡段孩子數量的作用機制也不盡相同。0~3歲孩子的數量對女性農民非農就業的阻礙作用最大,但孩子處于3~6歲幼托所和隔代照顧可以緩解母親的負擔,該年齡段孩子數量增加反而會促進已婚農村女性加入非農勞動。6~18歲孩子的學校生活往往寄托著家庭的期望,因而農村已婚女性的非農就業選擇會受到阻礙,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這種阻礙作用呈現出減弱的趨勢。當下三孩政策已經出臺,相應的配套措施正逐步推進落實,未來人口出生率可能出現上升跡象,因而孩子照料問題對農村已婚女性的就業選擇將會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

(二)政策建議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子女教育問題也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同時,政府也在逐漸加大放開生育的力度,以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保證人口對繁榮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動作用。因此,孩子照顧與農村女性非農就業之間的沖突將會愈發尖銳,如何妥善解決該問題不僅關系到女性自身發展、農村家庭增收以及下一代人力資本的積累,也關系到生育政策調整的社會效果。

目前勞動力市場上存在的性別歧視、農民工權益得不到較好保障等問題都會直接制約已婚女性農民非農就業,阻礙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從而對我國的推進城鎮化、振興鄉村戰略構成巨大的挑戰。因此,本文的政策建議具體如下:首先,不斷提高農村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水平,完善兒童照料相關的公共服務建設。規范農村幼兒教育市場,加大對公立幼兒園的投資力度,完善硬件設施,保證師資力量。降低兒童照顧和教育成本,提高幼兒服務的可獲得性能夠促進農村母親的非農勞動參與,保證兒童的教育質量。其次,積極完善教育機制,倡導教育平等,加強職業技術培訓和繼續教育。同時,注重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家庭角色觀念,培養實現自身價值的就業意識。再次,一方面有必要逐步消除農村勞動力流動中的諸多制度障礙,另一方面鼓勵有條件的農村地區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就地解決女性工作問題。最后,健全勞動力市場,采取有力措施整治性別歧視現象,保障農村女性權益,完善生育保險、生育津貼等制度。建立非農就業信息服務體系,拓寬女性就業渠道。

猜你喜歡
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今日農業(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我們的新農村
我們的新農村
提高農村小學習作講評的幾點感悟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7:48
今日新農村
民族音樂(2018年6期)2019-01-21 09:30:04
四好農村路關注每一個人的幸福
中國公路(2017年16期)2017-10-14 01:04:28
愿多出現這樣的農村好報道
湖南農業(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8
新天新地新農村
草原歌聲(2016年2期)2016-04-23 06:26:27
農村初中留守兒童教育初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影院|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色|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丁香六月激情婷婷| 夜夜爽免费视频|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第二区|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婷婷丁香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色综合婷婷|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无码a∨| 在线播放国产99re|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午夜不卡视频| 国产真实乱人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专区| 天天色综网|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欧洲高清无码在线| 欧美亚洲第一页|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欧美日韩成人| 成人综合网址| 青青青国产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国产成人夜色91| 伊人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亚洲aⅴ天堂| 国产91色| 日本色综合网|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 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1网址在线播放| 欧美在线网| 欧洲成人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922| 一本色道久久88| 国产91线观看|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精品1区2区3区|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色婷婷电影网| 国产精品深爱在线|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在线观看亚洲天堂| WWW丫丫国产成人精品| 污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高清免费毛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成人精彩在线视频50| 日本久久网站|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凹凸精品免费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国产女人在线|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色欲| 日韩在线播放欧美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23页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欧美一级色视频| 欧美无专区|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97国产在线观看| 日韩色图在线观看| 99这里精品|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