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金 張軍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統中的常見惡性腫瘤。前列腺癌發病率與年齡密切相關。近年來,有研究顯示炎癥指標水平可能與惡性腫瘤相關[1,2]。而NLR及LMR 是主要的炎性反應相關指標。部分惡性腫瘤患者會出現凝血和纖溶系統變化[3]。本研究旨在比較年齡、Gleason 評分、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血小板計數、NLR 及LMR 在初診前列腺癌伴骨轉移患者和初診前列腺癌不伴骨轉移患者中的水平差異,分析以上指標與初診前列腺癌患者骨轉移的關系及其對初診前列腺癌患者骨轉移的預測價值。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5 年 5 月1 日~2020 年1 月31 日在本院經前列腺穿刺活檢術或手術所取得的前列腺組織初次病理確診為前列腺腺癌的55 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①經前列腺穿刺活檢術或手術所取得的前列腺組織病理證實為前列腺癌;②放射性核素斷層掃描(ECT)檢查全身骨掃描提示有骨轉移或無骨轉移;③均是初診病例。排除標準:其他惡性腫瘤所導致的骨轉移。根據是否發生骨轉移將初診前列腺癌患者分為伴骨轉移組(26 例)及不伴骨轉移組(29 例)。
1.2 方法
1.2.1 病理 所有患者標本切片均在本院制作,均經本院病理醫生確診為前列腺腺癌,并應用Gleason 分級標準進行分級,得出Gleason 評分。
1.2.2 實驗室指標 收集患者前列腺穿刺前或手術前的血常規及凝血常規報告。血常規報告通過血細胞分析儀檢測得到。凝血常規通過凝血分析儀檢測得到。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血常規相關指標均為本院檢驗科檢測得到的數據。NLR、LMR 通過進一步計算得到。
1.2.3 全身骨掃描 收集患者ECT 檢查報告單。ECT檢查在本院核醫學科進行。檢查部位:全身骨掃描。骨轉移灶均經本院核醫學科醫師閱片確定。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年齡、Gleason 評分、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血小板計數、NLR、LMR,分析初診前列腺癌患者骨轉移的影響因素及預測因素。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都通過 SPSS Statistics 23.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 Logistic 回歸模型進行影響因素分析;采用 ROC曲線分析各指標對初診前列腺癌患者骨轉移的預測價值。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單因素分析 兩組患者年齡、LMR、血小板計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伴骨轉移組患者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Gleason 評分、NLR 分別為(10.28±10.84)mg/L、(8.88 ±0.65)分、(2.79±1.10),均高于不伴骨轉移組的(3.42±3.59)mg/L、(8.24±0.99)分、(2.16±0.9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單因素分析()

表1 單因素分析()
注:與不伴骨轉移組比較,aP<0.05
2.2 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中P<0.05的Gleason 評分、NLR 及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納入Logistic 回歸模型進行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Gleason評分、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是初診前列腺癌患者骨轉移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2 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2.3 ROC 曲線 利用ROC 曲線得出的曲線下面積評估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對初診前列腺癌患者骨轉移的預測價值,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的曲線下面積為0.774>0.7,提示對初診前列腺癌患者骨轉移有良好的預測價值。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的診斷界值為3.2 mg/L,對應的敏感度及特異度分別為 0.731、0.724。見圖1。利用ROC 曲線得出的曲線下面積評估Gleason 評分對初診前列腺癌患者骨轉移的預測價值,Gleason 評分的曲線下面積為0.679,預測價值較低。

圖1 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預測初診前列腺癌患者骨轉移的ROC 曲線
亞洲前列腺癌的發病率近年來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前列腺癌最常見的遠處轉移部位是骨骼。前列腺癌發病率與年齡密切相關。初診前列腺癌患者骨轉移是否與患者年齡相關值得研究。本研究中伴骨轉移組患者年齡(73.19±6.73)歲,不伴骨轉移組患者年齡(72.62±7.93)歲,兩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近年來,炎癥指標在惡性腫瘤患者中的研究多有報道[4-6]。有研究顯示:對于前列腺特異抗原(PSA)灰區患者,NLR、血小板/淋巴細胞比值(PLR)在預測前列腺癌中具有重要價值[7]。本研究兩組患者NLR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NLR 不是初診前列腺癌患者骨轉移的危險因素(P>0.05)。本研究兩組患者LMR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LMR 不是初診前列腺癌患者骨轉移的影響因素。
Gleason 評分在臨床上廣泛用于評價前列腺癌的預后。本研究兩組患者Gleason 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Gleason評分是初診前列腺癌患者骨轉移的危險因素(P<0.05)。故Gleason 評分越高的初診前列腺癌患者,發生骨轉移的可能性就越高。
凝血纖溶相關指標在判斷惡性腫瘤預后中的價值也逐漸被發現[8,9]。本研究中兩組患者血小板計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是初診前列腺癌患者骨轉移的危險因素(P<0.05)。故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水平越高的初診前列腺癌患者,發生骨轉移的可能性就越大。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的曲線下面積為0.774>0.7,提示對初診前列腺癌患者骨轉移有良好的預測價值。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的診斷界值為3.2 mg/L,對應的敏感度及特異度分別為0.731、0.724。
正電子斷層掃描儀(PET)在前列腺癌中的應用在臨床上逐漸開展。18F-NaF-PET/CT 在早期的、輕微的骨轉移灶診斷方面有較高的敏感度及特異度,但費用昂貴。PSMA PET-CT 能夠顯著提高轉移病灶的診斷準確度,使其優于傳統的影像學檢查如ECT、磁共振成像(MRI)、CT 等,缺點就是費用昂貴[10-12]。進一步研究可以結合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水平的高低,結合Gleason 評分高低,篩選出需要行PET 檢查的患者[13-15]。
綜上所述,Gleason 評分越高的初診前列腺癌患者,發生骨轉移的可能性就越大;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水平越高的初診前列腺癌患者,發生骨轉移的可能性越大。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水平對初診前列腺癌患者骨轉移具有良好的預測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