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紅
產婦的分娩過程是一種實現角色轉變的過程,從孕婦身份轉變到產婦身份,在此期間肯定會出現諸多不適。產婦會因為這種生理狀態滋生負面情緒,繼而造成宮縮乏力以及產后出血等并發癥。由于現代社會思想發生轉變的人越來越多,年齡較小的產婦也逐漸多了起來,缺乏分娩經驗、對分娩過程以及相關知識缺乏是初產婦產生恐懼的重要因素,最終導致分娩難度增加,此種情況對產婦和嬰兒都極為不利,所以必須給予有效的干預治療,幫助產婦提高生產率,改善生活質量。此外,從醫學角度上來說,生產這一過程也會給產婦帶來生理以及心理上的巨大痛苦。很多產婦在生產后,其身心都受到了較大的傷害,而在傳統的護理模式下,產婦雖然一定程度的恢復了健康,但整體效果并不理想[1]。本文對盆底磁刺激治療儀聯合康復訓練對初產婦恢復的影響進行分析與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20 年1~12 月收治的90 例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 例。納入標準:產婦與家屬對實驗表示知情。對照組產婦年齡18~33 歲,平均年齡(24.26±3.02)歲;孕周34~40 周,平均孕周(36.21±3.60)周;體重54~95 kg,平均體重(65.05±10.34)kg。觀察組產婦年齡19~34 歲,平均年齡(25.16±4.08)歲;孕周35~41 周,平均孕周(37.41±3.10) 周;體重56~90 kg,平均體重(69.15±7.24)kg。兩組產婦年齡、孕周、體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采取傳統康復治療措施,主要是對產婦進行心理以及生理干預,盡量調整產婦情緒,另外遵醫囑給予常規治療和護理[2]。具體內容如下:采用產后寶將膀胱排空,囑產婦取仰臥位,對其局部皮膚進行消毒,將電極上均勻涂抹耦合劑。脛骨和乳房側部位連接治療片,開展接觸性治療,并在原端給予產婦防止子宮老化的治療。進行操作時要將電極和皮膚零距離貼合,將其固定后調好程序。刺激強度要遵照從小到大的原則,最高至230 Hz。2 次/d,20 min/次。
觀察組產婦采取盆底磁刺激治療儀聯合康復訓練,具體內容如下:①康復訓練:對第一次采用康復訓練的產婦進行講解和指導,使產婦對康復訓練的意義和要點進行掌握,同時告知產婦治療后將要達到的預期效果。引導產婦開展骨盆運動。產婦躺下后,將其膝蓋彎曲,然后將臀部的肌肉收縮。囑產婦抬起肛門,接著將肛門與陰道關閉以達到收縮盆底肌肉的目的,5~10 s/組,兩組動作間隔時間為5 s,然后重復上述動作進行第二組訓練。整個過程可實現骨盆底肌的上拉目的,持續15 min/次,2 次/d。需要注意的是產婦在進行上述操作的時候需身心放松;②盆底磁刺激儀治療:應用美國Neotinus 公司生產的盆底磁刺激治療儀展開治療,1 次/d,20 min/次,10 次為1 個療程[3]。治療要點:初產婦采用此設備可產生針灸感和麻木感,實施前需要提前向產婦進行解釋,降低產婦恐懼心理。在為產婦實施治療時,應以產婦的容忍度和不良反應作為警示燈,當產婦出現不容忍或者不良反應時,必須立即暫停接下來的動作,使產婦感到舒適[4,5]。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產婦的首次排尿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包括腰骶痛、子宮脫垂、痔瘡、尿路感染、陰道出血、排尿困難、尿頻尿急等[6]。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婦產后發生腰骶痛1 例,發生率為2.22%;子宮脫垂1 例,發生率為2.22%;尿路感染2 例,發生率為4.44%;陰道出血1 例,發生率為2.22%%;排尿困難1 例,發生率為2.22%;尿頻尿急1 例,發生率為2.22%;并發癥共發生7 例,發生率為15.56%。對照組產婦產后發生腰骶痛2 例,發生率為4.44%;子宮脫垂1 例,發生率為2.22%;痔瘡2 例,發生率為4.44%;尿路感染3 例,發生率為6.67%;陰道出血3 例,發生率為6.67%;排尿困難2 例,發生率為4.44%;尿頻尿急2 例,發生率為4.44%;并發癥共發生15 例,發生率為33.33%。觀察組產婦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n(%)]
2.2 兩組產婦首次排尿時間比較 觀察組產婦首次排尿時間(9.35±1.37)h 短于對照組的(12.68±2.84)h,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首次排尿時間比較(,h)

表2 兩組產婦首次排尿時間比較(,h)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產婦盆底肌功能性障礙會發生在其分娩后,嚴重影響產婦的生活質量。產婦在生產后若不及時展開有效的康復治療,將會對盆腔器官造成嚴重影響,導致產婦無法實現正常排尿,會對產婦個人及家庭造成嚴重影響。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思想意識也逐漸發生轉變,年齡小的初產婦也屢見不鮮。但由于其年齡小且缺乏分娩經驗以及分娩知識,導致初產婦在分娩期間情緒出現較大波動,嚴重影響產婦的身心健康,給分娩的順利實施帶來阻礙。因此,必須給予初產婦正確的康復治療,改善心理狀態,提高分娩效果[7]。
生物反饋法可以幫助醫護人員對產婦盆底肌電信號進行檢查。然后根據反饋的運動信號對盆底肌肉收縮功能和舒張功能進行控制,從而強化產婦的盆底肌肉功能。刺激產婦盆底肌的協調能力和張力可通過電刺激完成,并能預防產婦發生尿失禁與盆腔氣管脫垂等并發癥[8]。由于缺乏分娩經驗的產婦可能會受到影響,因此必須給予產婦康復治療。康復治療的作用為在低頻下可對人體脈沖產生刺激作用,電磁波可以直接輸送到深層組織中,達到康復治療的目的,可將母體功能盡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而對產婦進行適當的康復訓練可以將其膀胱水腫的臨床癥狀進行有效改善,促進產婦膀胱功能快速恢復,繼而實現正常排尿[9]。康復訓練還可以幫助產婦降低疲態、緩解局部肌肉疼痛癥狀,使產婦的力量盡快得到恢復[10]。盆底磁刺激治療儀可通過非侵入性磁場刺激,以磁場波穿過會陰并產生神經沖動,最終到達受神經支配的盆腔底部平滑肌與橫紋肌,繼而促使其產生收縮,提升產婦產后控尿能力,降低尿失禁的發生率[10]。值得一提的是,醫護人員需要知道產婦分娩后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所以需要跟產婦進行多次溝通以及情緒疏導,讓產婦能夠有一個積極的心態。與此同時,很多產婦在分娩時消耗了很多精力,為了能夠讓她們更快恢復,醫護人員還需要做好康復指導[11,12]。本文通過對盆底磁刺激治療儀聯合康復訓練對初產婦恢復的影響進行分析與研究,對上述內容進行佐證:觀察組產婦首次排尿時間為(9.35±1.37)h,短于對照組的(12.68±2.84)h,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并發癥發生率為15.56%,低于對照組的3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盆底磁刺激治療聯合康復訓練能夠顯著促進初產婦產后康復,可有效減少產后并發癥的發生,改善產婦生活質量,在臨床上值得應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