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利,劉宏奇
(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山西 太原 030024)
經前期綜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指在黃體期反復出現的以周期性情感、行為和軀體障礙為特征的綜合征[1]。該病主要表現為急躁易怒、情緒低落、胸悶、頭痛、乳房脹痛等,會對患者精神、行為造成嚴重的影響[2-3]。目前,現代醫學治療PM S僅局限于對癥支持治療及激素治療,且藥物不良反應較大[4]。中醫認為,該病多因肝主疏泄功能失常、氣血陰陽失調所致,應用中醫辨證治療,標本兼治,療效確切,安全性好。本研究應用疏肝顆粒治療肝郁氣滯型經前期綜合征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山西中醫藥大學及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中患有肝郁氣滯型經前期綜合征患者90例,按照隨機、雙盲、對照的方法分為觀察組、氟西汀組和安慰劑組,每組30例。氟西汀組平均年齡(26.07±4.15)歲,平均病程(5.21±0.46)年。安慰劑組平均年齡(25.37±4.45)歲,平均病程(5.63±0.26)年。觀察組平均年齡(24.27±4.45)歲,平均病程(5.41±0.56)年。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并批準。
1.2 診斷標準
(1)西醫診斷標準 參考?經前期綜合征的臨床表現及診斷?中的診斷標準[5]。①在過去一年絕大多數月經周期中,出現顯著抑郁;顯著焦慮;顯著情緒不穩定;明顯憤怒;對生活興趣度降低;注意力不集中;疲勞無力;食欲改變;睡眠異常;主觀感受難以控制;或見頭痛、乳房脹痛、肌肉痛等軀體癥狀。以上癥狀中的至少5個(或者更多)在黃體期最后一周出現,并且前4項至少出現1個癥狀。②從卵泡期癥狀逐漸減輕,月經過后的1周癥狀消失,表現為無任何不適癥狀,日常生活受到影響。③疊加其他疾病的癥狀,如恐慌癥、抑郁癥。
(2)中醫診斷標準 參考?中醫婦科常見病診療指南?中肝郁氣滯型PM S的診斷標準:經行乳房脹痛,小腹脹滿連及胸脅,煩躁易怒,或精神抑郁,善嘆息,或頭暈失眠,或頭痛劇烈,經行不暢,經色暗紅,舌質暗,舌苔薄白或薄黃,脈弦或弦滑[6]。
1.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年齡18~40歲;月經周期基本規律(范圍波動≤3d),周期21~35d;意識思維清楚,具有獨立自主判斷事物的能力,理解本研究內容并自愿配合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無服用精神藥物史。
1.4 排除標準 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疾病患者;腦腫瘤等顱腦疾病患者;嚴重的軀體疾患者;3個月內服用過治療PM S的藥物者;6個月內服用過避孕藥者;有藥物濫用史者;有失語、癡呆、意識障礙及其他特殊情況不能配合本研究治療者。
2.1 觀察組 給予疏肝顆粒及鹽酸氟西汀膠囊模擬劑治療。疏肝顆粒(藥物組成:白芍、合歡皮各15g,當歸12g,柴胡、枳殼、香附、青皮各10g,川芎、月季花各9g,白芷、玫瑰花各6g;由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制作,10g/袋)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氟西汀膠囊模擬劑口服,每次1粒,每日1次。
2.2 氟西汀組 給予氟西汀與疏肝顆粒模擬劑治療。鹽酸氟西汀膠囊(蘇州中化藥品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 20064844,20mg/粒)口服,每次1粒,每日1次。疏肝顆粒模擬劑(成分:麥芽糊精、食用焦糖色素、陳皮香精;由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制作,10g/袋)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
2.3 安慰劑組 給予疏肝顆粒模擬劑及鹽酸氟西汀膠囊模擬劑治療。鹽酸氟西汀膠囊模擬劑(成分:淀粉;由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制作;20mg/粒)口服,每次1粒,每日1次;疏肝顆粒模擬劑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
3組患者均從月經來潮前10d開始服藥,連服10d,如服藥期間月經來潮則停藥,治療3個月經周期。
3.1 觀察指標 ①癥狀總評分。依據患者所填寫的問題嚴重性每日記錄(D R SP)評定3組患者的癥狀嚴重程度[7]。內容包括患者自覺情緒變化、體征變化及社交能力等,分別在治療前后月經周期的經前5d及經后5d每日依據癥狀嚴重程度進行評分。每項內容評分范圍0~6分,分數越高表明癥狀越嚴重。②證候總評分。依據?肝氣郁結癥狀嚴重程度評價表?評定3組PM S患者的證候嚴重程度,內容包括情緒癥狀、軀體癥狀、月經改變、社交能力及舌脈等[8],由醫生在患者治療前后1個月經周期的黃體期填寫完成。評分越高表明肝郁癥狀越嚴重。③臨床療效。
3.2 療效評定標準 臨床痊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療效指數≥90%;顯效:主要癥狀明顯好轉,70%≤療效指數<90%;有效:主要癥狀得到控制,病情有所減輕,治療結束后雖有部分癥狀反復,但較治療前有減輕,30%≤療效指數<70%;無效:各種臨床癥狀均無好轉或加重,療效指數<30%。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療效指數=(治療前總評分-治療后總評分)/治療前總評分×100%。治療前積分=用藥前經前5d癥狀總評分/5;治療后評分=用藥后經前5d癥狀總評分/5。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時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時以中位數(下四分位數,上四分位數)[M(Q1,Q3)]表示,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癥狀總評分比較 治療前,3組患者癥狀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與氟西汀組癥狀總評分均低于同組治療前(P<0.01),且均低于安慰劑組(P<0.01);安慰劑組癥狀總評分治療前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肝郁氣滯型經前期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癥狀總評分比較[分,M(Q1,Q3)]
(2)證候總評分比較 治療前,3組患者證候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與氟西汀組證候總評分均低于同組治療前(P<0.01),且均低于安慰劑組(P<0.01);安慰劑組證候總評分治療前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3組肝郁氣滯型經前期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證候總評分比較[分,M(Q1,Q3)]
(3)癥狀療效比較 觀察組癥狀總有效率為90.00%(27/30),氟西汀組癥狀總有效率為86.67%(26/30),兩組癥狀總有效率均高于安慰劑組的30.00%(9/3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與氟西汀組癥狀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3組肝郁氣滯型經前期綜合征患者癥狀療效比較[例(%)]
(4)證候療效比較 觀察組證候總有效率為93.33%(28/30),氟西汀組證候總有效率為83.33%(25/30),兩組患者證候總有效率均高于安慰劑組的20.00%(6/3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與氟西汀組證候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3組肝郁氣滯型經前期綜合征患者證候療效比較[例(%)]
PM S作為情志病的代表性病種被醫學界廣泛關注。現代醫學認為,PM S發病與激素失調、神經遞質異常、維生素B6缺乏及精神社會因素等相關。臨床以藥物(如抗焦慮劑、抗抑郁劑、激素類藥物、維生素B6等)治療為主,以行為干預及心理疏導為輔,可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但遠期療效不理想,復發率較高[9-10]。
PMS屬于中醫“經行情志異常”“經行乳房脹痛”等范疇,發病與肝、脾、心等臟腑功能失調相關。肝主疏泄,具有調暢氣機的作用,喜條達而惡抑郁。肝氣郁結,疏泄不及,則氣機郁滯,會出現情緒低落或郁怒不疏的情況。足厥陰肝經循行經過小腹夾胃,行于胸脅部,若情志抑郁,久思則氣結,導致氣機不暢,出現乳房脹痛、小腹墜脹、胸脅脹痛。脾氣喜升,胃喜和降,但與肝氣的正常疏泄功能密不可分,若肝疏泄失常,導致胃失和降,脾失運化,則出現小腹脹滿,故疏肝解郁是重要的治療原則。
疏肝顆粒是由柴胡疏肝散合逍遙散加青皮、白芷、玫瑰花、月季花化裁而成,具有疏肝養血、行氣解郁之功。柴胡疏肝散是治療以脅肋疼痛、脘腹脹滿、脈弦為特征的肝氣郁結證的經典方劑,具有疏肝解郁、行氣止痛的功效。逍遙散主治肝郁血虛所致的兩脅作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頭痛目眩、脈弦而虛者,具有疏肝解郁、養血健脾之功。在此基礎上加青皮、白芷、玫瑰花、月季花可增強理氣開郁之效。藥理研究表明,柴胡的主要成分為柴胡皂苷、黃酮、揮發油、多糖類化學成分,具有抗抑郁、抗驚厥、鎮靜等作用[11];當歸多糖與葉酸、維生素B12等生成有關,具有促進經紅細胞生成的作用[12];白芍具有抗抑郁作用,與5-羥色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調節功能激活有關[13];香附具有鎮痛、解熱作用,可以松弛平滑肌,有類雌激素作用[14];川芎對平滑肌有解痙作用,且具有平衡、調節內分泌激素的作用[15];玫瑰花和月季花均含有揮發油、黃酮類等成分,具有較好的安神鎮靜作用[16]。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癥狀總評分及證候總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1);且觀察組、氟西汀組上述兩項評分均低于安慰劑組(P<0.01),療效均優于安慰劑組(P<0.01),說明疏肝顆粒治療肝郁氣滯型PMS,能夠顯著緩解患者的癥狀,療效與氟西汀相當,值得臨床推廣應用。本研究缺乏實驗室檢查依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后續研究擬選用客觀指標進行更全面、科學、系統的研究,以期獲得更可靠的臨床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