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以及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成熟應用,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水平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再疊加全球化競爭、經濟轉型升級、人口紅利消失和技術創新等外部經濟環境的雙重作用,財務轉型勢在必行。因此今后企業對于財務人才必將產生新需求,而高校作為財務人才培養的主要輸送者,應該從教育模式和人才培養方案上不斷更新原有體系,為市場提供更多具備專業技能、適應市場最新需求的財會專業人才。
關鍵詞:財會類專業人才 ?大數據 ?專業教育 ?改革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財務轉型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環境層面
首先,面對全球化競爭以及新興經濟實體的到來,各國經濟發展日益復雜。企業為了能夠維持長期生存和發展,必然要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加快轉型升級,積極調整經濟發展戰略,轉變發展模式,以增加企業自身競爭實力。
其次,當前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經濟發展,都表明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和結構升級,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是為政府著力于經濟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作為企業必需積極行動起來,響應國家政策降成本、去產能,加快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經濟轉型升級。
最后,近些年來由于人口老年化程度逐漸加快,勞動力缺乏導致企業依靠廉價勞動力獲得低價商品而取得的競爭優勢逐漸退去,所以以往經濟發展方式已經出現問題,導致經濟增長速度緩慢。因而,當前大數據革命到來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財務轉型提供有利條件,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更有利的信息。
(二)內部發展層面
企業過去的會計核算重心更多放在對事后結果的計量與記錄,側重于通過會計報告產生,向外部利益相關者提供財務狀況和盈利能力等相關信息。而利用有關財務信息向內部管理層提供經營管理決策的重視不足,這樣一來沒有更多地發揮管理會計的職能。
其次,財務部門利用信息化技術對業務財務信息整合程度不夠。雖然會計信息系統給會計人員減輕工作量、提高會計核算效率,但是大部分還是仿照手工會計業務流程。因此,大部分財務系統沒能與業務系統進行融合,無法彼此之間進行數據共享。
二、大數據背景下對財會人員的需求變化
(一)財務人才應當具備良好的外語應用能力
各企業財務人才要想參與到國際性財務管理當中,獲得最新財務信息,對于財務人才的外語能力就提出更高要求,不僅需要具備較好的外語翻譯和口語表達能力,甚至還要求具備良好的寫作功底。然而,當前大多數財務人才的外語水平能力不強,尤其是口語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較弱,這必然影響財務工作效率。因此新環境下,企業對于財會人員的英語水平有更高的要求。
(二)財務人才應當具備風險管理和思辨能力
由于經濟社會環境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于是規避財務風險的需求必然日益復雜。對此,轉型中的財務人員應當提升風險管理能力。轉型之后的財務人才更多不是記錄企業已經發生的經濟交易事項,而是需要從已有的數據和信息中發現企業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并能夠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來規避風險。倘若企業沒有專業財務人才對這類風險進行分析研究,那么任何變化都有可能讓企業陷入財務危機。
(三)財務人才應當具備業財融合能力
財務轉型的發展方向是從事后記賬核算轉到事前和事中參與經營管理決策,其最終的財務目標是實現價值最大化,而這個目標的實現需要落實到具體的業務層面。對此,財務轉型后的財務人才就需要精通業務的管控能力,把財務信息與業務流程緊密地融合起來,成為業務的合作伙伴,主動地參與生產經營各個業務環節。另外,業財融合的實現需要依賴數據分析,因此也對財會人員的數據挖掘、數據統計、數據整理能力提出要求。
三、基于大數據背景下高校財會專業教育改革路徑研究
高校作為財務人才的主要培養基地更應積極響應,對于大學生的專業教育應當緊跟時代背景,服務于新型財務人才的培養。使大學生畢業后能應對就業市場,適應企業轉型后對財務人才的新需求,高校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大學生。
(一)及時調整專業教育培養方案
新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商業環境不確定性逐漸增強,企業不得不迎接新的挑戰。于是企業對財務人才的職業能力需求緊跟環境在變化,但為企業創造價值的職業目標是不變的。對此,財務工作應以戰略管理為導向,全面參與企業經營活動并提供管理決策和價值管理。因此,高校財務管理專業教育目標應當立足于管理決策型人才的培養,將專業教育目標定位于復合型管理財務人才的培養。要重視對大學生通用能力和終身學習所需技能的教育,培養出能夠成為復合型財務人才的后備隊伍,為社會提供合格的財務人才。
(二)更新專業教育知識體系
基于復合型管理財務人才后備隊伍的培養目標,高校對于財務人才轉型的能力需求應當按照“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原則進行專業教育。在專業教育中應當融入通用知識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不斷優化調整專業課程體系。與此同時,需要緊跟時代步伐,注重企業發展中出現的熱點話題,并及時給學生更新知識。另外,還要注意加強內部控制、財務分析與決策等偏向管理和決策方面的專業知識教育。必要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雙語教學,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外語應用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學生國際思維能力。
(三)創新專業教育培養方式
轉型后企業需要復合型管理會計人才來完成財務分析與決策、內部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對此,高校應當加強專業教育培養方式的創新,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在實踐教學方面,高校不僅需要在校內建立實踐基地,而且需要跟企業聯合建立實踐培訓基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平臺。除此之外,需要聘請企業界實務專家來高校為學生進行實務技能講座,并傳授信息技術軟件操作技能,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實務操作流程。
參考文獻
[1]張慶龍,董皓,潘麗靖.財務轉型大趨勢[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8:3-8.
[2]田高良,陳虎,孫彥叢,劉揚.“大智移云物”背景下的財務轉型研究[J].財會月刊,2019(8):3-7.
[3]張軍.企業財務轉型的人才觀[J].中國總會計師,2017(3):54-56.
作者簡介:廖異潔(1996-- ?),女,江西省新余市,漢族,碩士研究生,江西工程學院教師。研究方向:企業會計與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