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曉燕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行,小學美術的課堂注入了新的元素:版畫。版畫教學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版畫以其獨特的優點成為了學生重視的一項學科。新課標對版畫教學提出了跨學科融合的要求,本文對小學版畫教學如何跨學科融合教學進行研究,希望為廣大教育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跨學科;融合;小學版畫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現階段,我國全面實行素質教育。小學版畫教育在素質教育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跨學科融合就是說在對學科差異認可的條件下,把各個學科之間界限進行突破,使各個學科之間的知識能夠相互交融,逐漸滲透。學科融合符合當下教育發展的趨勢。小學版畫通過跨學科融合進行教學,對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有著顯著的效果。
1.大膽滲透多學科視角教學
小學美術教師在進行版畫教學時,應該應用多學科綜合角度的觀念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學,這樣才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成果,并且學生的學習質量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師把跨學科融合版畫教學落到實處之前,需要對其他學科和版畫這門課程在實際教學期間的內容和關系有足夠清晰的認識。并且需要與其他學科的教師進行交流,找出比較科學合理的融合方法,然后再把其他學科與版畫教學的融合落實在實踐當中。在實際操作階段,教師需要對這個環節進行重視。教師要對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做到心中有數,還需要在實踐過程中,對各個學科進行有效的滲透和融合。并且需要對學生積極的引導,這樣才能夠把版畫教學與其他學科的融合工作做到位,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2.融合音樂藝術,讓版畫成為凝固的樂曲
音樂藝術能夠讓我們的耳朵受到洗禮,能夠讓人融入到音樂的世界當中,它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和豐富的想象力。音樂的跨學科融合已經在語文、體育等學科中廣泛的應用,但在版畫的教學中應用的還很少。以往,版畫的課堂都是十分安靜的。其實具有感染力的音樂能夠帶給人們無限的遐想空間,使人們被藝術所震撼,進而產生豐富的情感。版畫藝術帶給人們的是視覺上的沖擊。版畫是靜態的,并且有很明顯的空間性。音樂正好和它相反,是動態的,并且具有時間性。音樂與版畫相結合,一動一靜完美融合。教師在教學時,動靜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更好地融入到版畫學習當中。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對生活有著無限的幻想。音樂與版畫的融合,讓課堂變得有活力,有色彩。能夠把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的調動起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無限的創造性。學生被音樂所感染,把所聽見的、所思考的、所感受到的,都能通過畫筆體現出來,凝固成畫,最后帶給我們視覺上的沖擊。比如,教師在把音樂融入到版畫教學當中時,可以讓學生“聽音樂,畫音樂”。老師可以給學生播放《搖籃曲》,讓學生在聆聽優美的樂曲時,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讓自己的思維進行發散。大部分學生在聽曲子時會想到藍色和水粉色,因為它給人的感覺是靜靜的、淡淡的。然后老師引導學生用畫筆勾勒出音樂的美麗。學生利用各種色彩和線條,把心中的所思、所想都通過版畫呈現出來,展現音樂與版畫結合的魅力。
3.版畫與語文的融合,激發學生創作熱情
小學版畫教學與語文進行融合,是符合當前教育發展的需求的。孩子在幼兒時期就能夠通過畫畫來體現內心的世界,可以這樣說,學生的語言和學生的繪畫基本上是同一時期開始發展的。兩者對外體現時,都能夠把情景交融的意境創造出來。語文的故事情節能夠讓繪畫作品更豐富多彩,富有內涵。通過文章作品的曲折性、故事性以及形象性,語言知識的生動性來表達版畫的內容。教師通過把兩者進行結合,深入淺出的開展教學,能夠使學生舉一反三,完善學生的知識系統。教師在把版畫與語文融合進行教學時,需要讓學生對語文作品深入的理解,只有對語文作品理解透徹,才能夠將其中的精髓通過版畫呈現出來。
比如,學生在學習語文時有一章的內容是《雪地里的小畫家》。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四種動物的腳的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寫出了這些小動物在雪地里快樂玩鬧的情景。教師在開展版畫教學時,對《腳印的聯想》這一課的學習,就可以融入語文教材的《雪地里的小畫家》這篇文章。教師先帶領學生一起對這篇文章進行回憶,讓學生對文中所描寫的四種動物的腳印的形狀進行聯想。然后詢問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還看見過什么動物的腳印?這些小動物的腳印形狀是什么樣子的?通過這些腳印你想到了什么?因為這篇文章已經創建了相應的情境,學生對于動物的腳印有一個形象的認識。教師在進行版畫教學時,鼓勵學生大膽地發揮想象力,把自己聯想到其他動物的腳印和大家進行分享,然后對所分享的內容進行創作。教師可以從版畫的構圖方面和腳印的形狀以及運用的色彩等方面進行講解,讓學生能夠把自己所聯想的場景通過版畫來展現出來,獨立的創作版畫作品。教師在版畫教學中融入語文內容,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更直觀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可以把語文知識通過紙版畫的方式進行呈現,不但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提高學生對版畫創作的熱情。
4.版畫與數學的融合,提高學生作畫水平
學生在對版畫學習期間,會涉及到許多的數學知識。比如幾何圖形、對稱性等知識。這些知識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版畫課程的作畫水平。教師在向學生進行版畫教學時,融入數學知識是勢在必行的。如果學生對幾何圖形知識無法掌握,就阻礙了學生對版畫的學習。因此,教師在進行版畫教學時,需要注重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加強與數學的融合。只有學生把數學的這些基本知識完全掌握,才能更好的學習版畫,進而提高作畫水平。
5.版畫與德育相融合,推動學生素質發展
藝術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版畫作品的創作靈感往往是在生活當中汲取的,老師在版畫教學當中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當地各式各樣的橋,讓學生了解當地橋的文化特色。然后鼓勵學生通過版畫來創作自己心中家鄉的橋,讓學生以設計師的身份來宣傳自己的家鄉。老師通過把版畫教學與德育相結合,有利于推動學生的素質發展。
結束語:
以上所講,小學美術教師需要重視版畫教學與各個學科的融合。吸取各個學科內的養分知識,以此完成更好的版畫教學。藝術的根本在于生活,教師只有把版畫這門課程不斷的延伸,加入各種各樣的元素,增添學生的生活經驗,才能讓版畫的教學變得多姿多彩。
參考文獻
[1]孫華. 版畫基礎教學之我見[J]. 美術教育研究,2014(01).
[2]李晨輝. 抗戰期間廣西藝術師資訓練班的美術教育活動[J]. 藝術探索,2010(02).
[3]林敬敏. 淺談小學美術教學的主要內容和作用[J]. 美術教育研究,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