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靜 韋曉進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案例背景
(一)案例背景
很多家長因為外在的多種原因疏于對子女的管教,任何和教育相關的任務都依托學校和教師來完成,致使學生不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全面提高自身的整體學習素養。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以家校共育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不僅僅可以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里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還能夠強化家長同教師合作以協助學生發展的意識。
(二)案例目標
1.知識目標:在家校共育下,讓學生系統學習本單元詞匯和語法,基本掌握這些知識內容的含義和用法。
2.能力目標:能夠聽懂購物語言的表達,并可以從特殊疑問句中獲取主要的信息。能運用本單元詞匯和特殊疑問句型進行口頭表述,并可以結合購物話題進行簡單的交流。
3.拓展目標:強化家長協助教師完成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和提升的參與力度,讓家長意識到家校共育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
二、案例過程
(一)問卷征集,收集家長對跨文化的看法
教師在正式開展跨文化交際課堂之前,使用網絡問卷調查的方式征集家長對跨文化教學的看法,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設計問卷題目:
其一:家長對英語跨文化交際的認知情況。跨文化交際能力對學生個體的英語水平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家長是否跟學校一樣重視學生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發展?
其二:家長對“家校共育”的看法。是認為“家校共育”完全是學校在推脫責任,秉持無所謂的態度。還是覺得“家校共育”理念是一種有效的教育舉措,大力支持教師的工作。
其三:家長對開展“家校共育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建議。基于家長對自己孩子的了解情況,為教師有效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操作建議。
(二)趣味教學,結合家長的反饋設計情景
教師根據整合以后的家長意見和以往自身的教學經驗重構英語課堂,為學生創建一個可以自由發揮和表達的輕松學習環境,以真實的模擬購物情景加強學生對《What can I do for you?》知識內容的理解和口頭表達能力。
首先,組織學生將所有桌椅移動到四周,在教室中間預留足夠的空間擺放模擬售賣的物品,帶領學生進行模擬購物學習本章節英語知識。教師通過為學生一邊講解教材內容一邊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加深學生對本節課堂知識的練習印象。
片段一:
T:I will video the whole exercise process and send it to parents.
T:Collect parents' opinions on your performance and increase the opportunities for parents to participate in teaching
T:Don't be afraid to use English to simulate shopping activities. I will guide you all the time.
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會積極地投入到教師組織的情景練習中,以充滿趣味的模擬練習形式掌握對本節中“try on,how much,how many,save,anything......”一些新的詞匯的使用方式,促使教師達到在家長的建議指導下優化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三)游戲加入,實踐練習跨文化交際能力
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對特殊疑問句的使用方法以及新的英語詞匯、詞組的用法,接下來教師在基于家長對孩子了解的情況下提出的實踐練習教學活動中,充分的鍛煉學生的英語交際口語能力。“感恩節”馬上到了,教師以給家長“制作感恩禮物”的接力賽游戲活動組織學生親自動手參與。
教師先將所有的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詳細地為學生講解接力“制作感恩禮物”的游戲規則及各組成績評比的要求,每個組內成員需要接著上一名學生的描述,進行接力擴展延伸,直至完成整個制作禮物的過程,接下來為學生示范一遍游戲。
片段二:
T:What can i do for you?
T:I want to make a thank you card for mom.Do you have a nice paper?
T:How many do you need?
T:I need two and glue them together.
......
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會因為各種好玩的插曲而提高了英語課堂的歡快氣氛,學生在深刻的認識到了要感恩家長的辛勞付出的基礎上,有效的強化了自身的英語交際能力。
(四)作業拓展,將跨文化交際融入到家庭
教師在結合家長意見組織的跨文化交際課堂結束以后,為學生布置了一個可以和家長進行親密互動的開放性作業,以家庭作業為紐帶和學生家長建立共同提高學生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提升的機制。作業形式如下:
1.回到家主動問候家長,并以“What can i do for you?”和家長全程使用英語互動。
2.在互動的過程中,遇到不會表達的詞匯或者語句,和家長共同使用互聯網或者書籍進行查閱。
3.跟家長反復進行對話練習并將對話過程使用文字記錄下來,以便在第二天課堂上和大家分享。
學生和家長對話練習的過程,是家長能夠共同參與家校共育的機會,既能夠及時了解孩子在跨文化交際能力練習中的表現,又可以通過一起探究式學習的方式幫助其優化表達技巧,在親密的親子互動交流的過程中調動學生對跨文化交際練習的興趣。
三、案例成效
本案例是以家長和教師共同參與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提升的練習過程,在整體的教學過程中包含著家長對教師教學的建議和殷切期盼,對跨文化交際課堂的教學模式和練習活動提出了可行的建議,真正的站在了學生的主體練習位置進行了教學內容和游戲設計。
首先,學生在開放的課堂中以家長推薦的練習方式充分地掌握了基本的英語跨文化交際能,認識到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是隨時隨地的,學習場所不僅僅在學校,家庭也是進行英語跨文化交際的主營地。其次,這種學習方式也增強了學生和家長的親情凝聚力。最后,學生在課后的家庭作業練習中,因得到了家長的助力,進一步強化鞏固了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掌握,提升了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四、案例啟示
初中生跨文化交際水平的提高必須由家庭和學校教育的緊密配合來達成,這樣不僅可以讓家長深刻地意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積極影響作用,提高家長主動參與孩子教育的積極性,還能讓學生在家庭和學校兩個重要生活場所感受到良好的跨文化交際氛圍,為學生個體以后更加容易地進行國際化交流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家校共育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家長和學校的教育目標達成一致,以更好更快地促進學生的語言發展。從家庭和學校兩個層面均能夠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這樣,在家長和教師的及時互動、共同參與的教學模式下,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