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玲,李繼明 (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 214000)
德國職業教育實踐教學模式是以職業活動的行為過程為導向而展開教學,其中理論課程的教學內容淺顯易懂,以夠用為度;實踐課程門類較少,但課程內容幾乎覆蓋了專業所必需的所有實踐知識和技能領域,不僅涉及面廣、綜合性強,而且還有利于培養“操作型、技能型”的職業技術高級專業人才,教學過程采用雙元化教學模式。
加拿大職業教育中實踐教學課程設置采用“CBE”模式。企業確定專業必備的綜合職業能力,學校組織編寫教學大綱,在編寫教學大綱的過程中,首先將知識相近、相同的內容歸納在一起,構成一定時期內能夠完成的教學模塊,按照基礎—專業—實際工程進行排序,最后形成教學大綱。
從德國的“雙元制”和加拿大的“CBE”模式中,我們不難看出,發達國家在職業教育過程中能夠充分調動企業參與助學的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培養目標與實際需求相互脫離的現象,是較為實用且又便于操作的方法。
國內的高等職業教育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與市場經濟的要求相比,與高速發展的高等職業教育規模相比,現有高等職業教育尚未完全形成適應市場需要、獨具高等職業教育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
在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過程中,根據社會需求不同,國內的學者們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實踐教學模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實踐教學模式如下。
1.2.1 “三結合、三層次、三段式培養”的實踐教學模式
“三結合”指的是實踐教學活動中的教學、科研、生產實踐的有機結合。“三層次”指的是大學生實踐教學分為基礎實踐、專業實踐、社會實踐三個層次,實踐教學活動按照三個層次遞進的關系進行設計。“三段式培養”指的是把實踐教學培養過程分為校內“基礎階段”、校內“綜合實訓階段”和校外“頂崗實習”階段。
1.2.2 “驅動—控制—保障”的實踐教學模式
現階段,絕大多數學校將教學目標作為實踐教學體系的動力層面,它以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實踐技能項目的選取作為理論依據;教學管理體系構成了實踐教學體系的控制層面;教學保障體系構成了實踐教學模式的保障層面。
1.2.3 “內外一體的開放式”的實踐教學模式
校企共建校內實訓場所,共同管理、共同使用,引企入校,確保校內實訓場所的綜合應用,提高師生的專業實踐技能。校企共建校外實訓場所,把社會資源整合到校企合作實訓平臺,將其加入到較為開放的實踐教學體系中,形成內部和外部兩大要素,確保各專業實訓的有效開展,使學生逐步向專業人才進行轉變。
以上實踐教學模式雖然代表了絕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創新性,有效地保證了學生專業技能的提升,但三種模式的主要觀點都是遵循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傳統模式,把實踐教學中的各個要素簡單地聯系在一起。
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與環境工程學院以核心職業能力培養為背景,以高職土建類專業為例,細分專業實踐技能,從“點、線、面、體”的角度出發,不斷完善實踐教學培養模式,以此來突破傳統的實踐教學體系,形成新的立體化的實踐教學模式。
實踐教學模式,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是學生向職業人轉變的重要途徑,在高職院校生源質量下降,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部分優秀學生難以找到技能提升的途徑,教師的實踐技能水平難以提升的情況下,研究土建類專業“點、線、面、體”實踐教學的立體化培養模式,從人才培養目標、實踐資源開發、教學團隊的建設和教學模式的構建四個方面著手,逐步形成“興趣出發、基礎夯實、能力提升、啟發創新”的新思路。摒棄“一刀切”式統一培養模式,能夠凝練人才培養新理念。其研究價值在于:①厘清土建類專業技能培養的新路徑;②開辟土建類專業建設的新思路;③構建土建類專業立體化實踐教學新模式;④提升教師工程素養和學生技能水平;⑤探索土建類專業人才培養新理念。
傳統的實踐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是顯而易見的:采用統一培養模式而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培養目標過于單一,重知識的學習而輕技能的提升,“專而精”創新學生能力的培養缺乏培養路徑。而在立體化實踐教學培養模式下,教學更加靈活,既兼顧了學生個體的差異,又能夠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夯實學生的專業能力,與工程實踐進行無縫對接。依據專業技能性質不同,將專業技能劃分為:單項技能、綜合技能、崗位技能和拓展技能四種類型,有利于滿足不同層次的和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需求,為優秀學生的能力提升提供了培養通道。
實踐教學資源是開展實踐教學的基礎保障,依托項目研究,整合已存在的碎片化實踐教學資源,以學生興趣社團為基礎,打造“傳教結合、理實銜接、相互淘汰”的雙循環實踐教學培養路徑,增強學生技能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技能水平。
打造高素質“雙師型”教學團隊。通過新課程體系建設、工程生產實踐鍛煉,大幅度提高和改善教師知識結構,提高教師職業化的工程素養。
在教學資源整合的基礎上,將“職業技能競賽、創新創業”納入到實踐教學課程體系之中,構建“點、線、面、體”立體化實踐教學模式,不斷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參賽能力及參賽成績。
高技能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學生技能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在多年的技能競賽指導教學實踐中,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與環境工程學院土建類各專業始終將技能教學分層放在人才培養放在第一位,凝練出以學生為本,以技能為核心,以興趣為出發點的分層教學理念,不斷進行技能教學改革,探索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創新方法與實踐路徑。
3.4.1 細分技能訓練新層次
在實踐教學中,力求將學生的技能培養融入到課程實踐教學體系之中,重視學生實踐技能的漸進提升,在俱樂部模式的教學改革中,將專業技能進行細分,形成“四層次、三要素、兩階段”的點、線、面、體立體化實踐教學新層次,見圖1。

圖1 “四三二”技能訓練新層次
3.4.2 構建土建類專業“點、線、面、體”立體化實踐教學新模式
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成立技能競賽教學俱樂部。推行“傳、幫、帶”教學新路徑。新納入到俱樂部學習興趣團隊的學生,分兩條線同時展開工作:一是以技能訓練指導教師為主,講授技能基礎知識;二是以職業技能參賽獲獎學生為主,傳授相關技能。根據選手個人意愿、興趣點及學習毅力,進行自愿報名、自我選擇、教師初淘、選手復篩、綜合考評、實戰模擬等六個階段層層篩選,最終形成遞進式技能競賽團隊。
針對部分高職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動手能力偏低,部分優秀學生難以找到技能提升的途徑,從學生學習興趣點出發,以學生為本,構建“點、線、面、體”立體化實踐教學培養模式,見圖2。

圖2 土建類專業“點、線、面、體”立體化實踐教學模式框架圖
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學院依托無錫市建設職教集團進行土建類各專業“點、線、面、體”實踐教學改革,取得了豐碩成果和積極成效。多年來,土建類專業師生獲得各級各類獎項100多項,其中省級二等獎以上20多項,獲得江蘇省普通本專科優秀畢業設計一等獎2項。新生報考人數穩定,畢業生專業就業對口率超過90%。平均起薪為5000元左右,用人單位普遍反映我校土建專業群畢業生素質高、能力強,服務于區域經濟建設中贏得了社會同行和學生家長良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