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云,李炆珈,郭曉杰
(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光明<西院區>麻醉科手術室 廣東 深圳 518000)
門診手術室是醫院用來為患者提供手術的重要場所,按照有菌或無菌的程度或不同專科可以分為多種類型,而護理工作亦是手術室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了術前準備、協助醫師工作等重要內容,故對患者的手術治療情況亦起到較大的影響[1]。因此,如何確保護理操作的專業性、提高護理質量及保障安全性也是當前臨床工作者共同面臨的難題。細節化護理作為一種新的護理模式,通過將護理工作細化、優化來提升管理質量[2]。為了進一步了解細節化護理的臨床效用價值,本研究將其應用在門診手術護理中,探討對提高護理工作質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納入2020 年5 月—2021 年5 月由我院門診手術室收治的60 例手術患者,按收治時間段劃分為研究組(2019年6月—2020年3月,30例)與對照組(2020年4月—2021 年5 月,30 例)。對照組30 例,男性19 例,女性11 例;年齡19 ~72 歲,平均年齡(42.97±4.12)歲;研究組30 例,男性18 例,女性12 例;年齡20 ~67 歲,平均年齡(41.13±4.09)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納入標準:①結合臨床表現及相關檢查符合手術指征并同意進行手術;②溝通交流無障礙;③愿意配合研究。排除標準:①合并凝血功能障礙;②合并重要臟器功能嚴重不全;③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④因精神障礙等原因無法配合干預者;⑤處于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
對照組施行常規化護理干預,包括常規的術前宣教、術前準備以及術后基礎護理等。研究組施行細節化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建立細節化護理小組:在護士長的牽頭下建立,組員包括護理組長和全體護士。通過知網、萬方等平臺檢索關于手術室的相關護理文獻,結合醫院情況制定細節化護理的基本流程、注意事項以及護理方法,同時對護理小組的成員進行培訓,每月對全體成員進行一次考核,強化專業知識及操作技能,并針對考核中暴露的問題開展查漏補缺。(2)完善安全管理:由護士長負責監督,采用無縫隙交接班模式,合理配合護理人員,盡量縮短護理人員的訓房頻率;護理人員進行各項護理操作前均需做到“三查七對”,確保信息核對無誤之后再進行相關操作;同時采用人性化排班模式,防止疲勞值班影響工作效率,對于有無故請假、早退者應當給予一定懲罰,對于表現積極者給予合理獎勵,提高積極性。(3)加強術前訪視:護理小組的成員應在術前通過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況,從細微之處著手對其進行開導、宣教,并避免提及其心理抗拒的內容,從側面化解其恐懼,以及為患者營造舒適溫馨的病房環境。同時護理人員應在術前與主治醫師溝通患者的手術類型、手術方式等細節,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見,盡量保證患者的需要得到滿足。(4)手術室護理:護理小組成員應對手術室進行消毒,并清潔手術室內的器械和設施,并在手術開始20 min前再次進行檢查。同時維持手術室內溫濕度處于適宜狀態,注意進入手術室人員的手衛生等無菌操作細節,注意保障和更換手術器械,預熱手術臺及輸注藥液,嚴密監控患者生命體征等,完成手術后由專人負責看護患者,注意保護患者隱私,安全送入病房。
(1)護理安全合格情況:以《50 項護理操作技術圖解與評分標準》[3]評價護理安全合格情況,其中包括輸液輸血、病歷書寫、生命監測、導尿技術、心肺復蘇技術等項目,每項得分超過90 分則視為合格。(2)護理工作質量:采用本院設計的護理質量評分表為評價標準,其中包括基礎護理、無菌操作規范、應急處理能力、溝通能力及規范使用抗生素項目,每項總分均為10 分,得分越高視為護理質量越佳。(3)護理滿意度:以紐卡斯爾護理滿意度量表為評價標準,80 分以上為非常滿意、60 ~80 分為基本滿意、<60 分為不滿意。總體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 s)表示,行t檢驗。當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研究組各項護理安全合格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安全合格情況比較[n(%)]
護理后,研究組各項護理工作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工作質量比較( ± s,分)

表2 兩組護理工作質量比較( ± s,分)
組別 例數基礎護理無菌操作規范應急處理能力研究組 308.73±1.028.55±1.038.79±1.12對照組 306.29±1.567.13±1.247.29±1.30 t 10.0106.9457.459 P 0.0010.0080.006組別 例數溝通能力規范使用抗生素研究組 308.82±1.108.17±1.15對照組 307.15±1.197.10±1.16 t 6.4826.349 P 0.0100.011
護理后,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手術是常見的外科醫療技術,手術室是對患者實施治療及搶救的重要場所,也是醫療糾紛高發的科室之一。除了手術醫生、麻醉醫生外,護理人員亦是手術室的重中之重[4]。在一臺手術中,護理人員通常有巡回護士和器械護士,通常負責手術前各項物資的準備,人員安排、手術室環境維持等工作,對手術的成功與否、手術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社會發展、醫療技術的進步以及人們對手術治療效果要求的提高,如何提升門診手術護理工作的質量成為了臨床值得探究的問題。
多項研究顯示,手術室護理會極大的影響到手術運行及手術結果[5]。以往門診手術室護理多是在指示下機械性完成任務,久而久之護理人員積極性降低,易引起手術室安全隱患增加。本文結果顯示,研究組各項護理安全合格率及護理工作質量均優于對照組,提示細節化護理能夠提升手術室護理安全質量及工作質量。主要是因為細節化護理通過細節護理體系,使護理行為更為針對性,重視護理人員的培訓,加強專業知識及操作能力,直接從根本上提升護理綜合能力[6]。同時,通過合理的人員配置及排班模式,能夠在最大限度上發揮工作效果,并且在術前加強溝通增進對患者個性、喜好、病情以及生活安排等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心理疏導的效果以及各項護理操作能動性,促使患者主動配合手術[7]。本文結果中,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更高,說明患者對于細致化護理接受度較高,通過做到無縫隙護理操作,提升護理操作專業性,重視患者的人性化護理,能夠有效減少醫患糾紛發生情況。
綜上所述,細節化護理可以有效的提高門診手術護理工作質量及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