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芬,丁 輝,柏亞娟
(常州市婦幼保健院計劃生育科 江蘇 常州 213000)
隨著近年來經濟發展和青少年成熟期的提前,低齡未婚先孕的發生率逐年提高[1]。目前,未婚先孕尤其是低齡女性,在我國社會接納程度尚低[2],故此類患者多選用人工流產方式以終止妊娠[3]。由于患者年齡不足18 歲,且多為低文化程度、低技術等職業,人工流產對于其是一件較為強烈的心理、生理應激事件[4]。多數患者情緒復雜,心理壓力較大,無法以良好的心態面對手術和術后康復,影響預后及生殖健康[5]。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提高低齡人工流產女性手術成功率并在根源上降低未婚先孕發生率,結合80 例患者心理特點探討其未婚先孕性態度、性健康知識水平,分析兩者關系以為今后的性健康教育和臨床心理干預提供參考依據。
選取2017 年11 月—2020 年11 月我院行人工流產的80 例低齡女性。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華婦產科計劃生育分會人工流產手術指征;②孕6 ~10 周、年齡18 周歲以下;③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上,可配合完成各項調查;④均無手術禁忌證;⑤均知情本研究、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有手術禁忌證;②心理狀態過差無法配合研究者;③存在認知、溝通障礙、精神病史者。
本研究科研設計為現狀調查,并采用問卷法收集80 例行人工流產的低齡女性各項資料,責任護士發放問卷,調查對象進行不記名形式答題,且均于問卷填畢當場收回。具體調查工具如下:(1)心理狀態:分別采用焦慮、抑郁自評量表(SAS、SDS)評估心理特點,2 個量表均采用4 級評分法各20 個條目,SAS >50 分為焦慮、SDS >53 分抑郁,量表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6]。(2)性健康知識問卷:采用肖婷編制的性健康知識評估量表,該量表內可分為3 個維度(避孕知識、疾病知識、生理知識)21 個條目,采用Likert 5 級評分法(0 ~5 分),共21 條目進行評分,1 分表示完全不同意,5 分表示完全同意。該量表總得分21 ~105分,分數越高提示受評估者性健康知識掌握水平越高,該量表總Cronbach's α 系數為0.73。(3)性態度問卷:采用我院自制未婚先孕性態度知識評估量表,該量表共計21 條目,采用Likert 5 級評分法(0 ~5 分),共21 條目進行評分,1 分表示完全同意,5 分表示完全不同意。該量表總分21 ~105 分,分數越高提示受評估者性態度越保守,越低代表越開放,該量表總Cronbach's α 系數為0.485。
采用SPSS 23.0 軟件分析調查問卷所收集數據,計量資料用(±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經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未婚先孕性態度、性健康知識的影響因素,采用Pearson 相關分析心理特點與二者間相關性。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一般資料及未婚先孕性態度、性健康知識情況評分,見表1。

表1 一般資料及未婚先孕性態度、性健康知識情況
80 例低齡人工流產女性SAS、SDS 評分均值均高于國內常模(P<0.05),見表2。
表2 本組患者心理狀態得分與國內常模比較( ± s,分)

表2 本組患者心理狀態得分與國內常模比較( ± s,分)
人群例數SASSDS國內常模8037.22±7.3141.87±9.84本組低齡人工流產8051.61±6.4854.28±7.05 t 13.1769.170 P<0.001<0.001
以一般資料中指標為自變量,健康知識得分為因變量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文化程度、首次工作年齡、首次工作類型、父母婚姻狀況等因素與性健康知識水平存在相關性(P<0.05),見表3。

表3 低齡未婚先孕女性性健康知識得分影響因素分析(n = 80)
以一般資料中指標為自變量,性態度為因變量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得出文化程度、年齡等因素與未婚先孕性態度存在相關性,見表4。

表4 低齡未婚先孕女性性態度得分影響因素分析(n = 80)
低齡人工流產女性SAS、SDS 評分與性健康知識評分呈顯著負相關性(P<0.05);與未婚先孕性態度評分呈顯著正相關性(P<0.05),見表5。

表5 低齡未婚先孕女性性態度、性知識與心理狀態得分的相關性分析
隨著社會發展及性觀念的日益開放,低齡女性未婚先孕已成為重要社會問題之一,目前人工流產是終止妊娠的首選方法,但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同時對社會造成一定不良影響。多數患者存在羞恥恐懼心理,畏懼別人異樣的目光,不敢面對父母加之對手術的未知,常造成較為嚴重的心理負擔。因此分析低齡人工流產患者未婚先孕性態度和健康知識水平,探討相關因素及其與心理狀態的關系,以便更好地給予患者心理護理,改善其負性情緒。
本文結果顯示,低齡人工流產的未婚青少年性知識水平相當匱乏,雖然其已有性經歷,但能正確掌握避孕方法者尚不足15%,而關于性疾病傳播、生殖道感染等相關知識了解者更是微乎其微,與陳夏明等[7]調查結果類似。本研究中首次性行為中應用避孕工具的比例僅為20.07%,還有48.35%的研究對象從未使用過避孕工具,必然導致意外妊娠、生殖道感染及性疾病傳播的風險大大提高。本研究發現,包括文化程度、父母婚姻狀況、學校/社區宣傳在內的多個因素對低齡人工流產女性性健康知識、性態度有影響(P<0.05),故加強低學歷外來流動人口的管理迫在眉睫,需引起我市婦幼保健工作的高度重視。注重學校、家庭、社區的相互配合,強化重點人群的性健康知識普及和宣教,并根據不同文化程度、職業特點、家庭狀況選擇不同的方式進行講解,使得低齡女性盡量掌握生殖健康和避孕知識,從而達到保護自身健康的目的。
綜上所述,低齡人工流產女性存在較為嚴重的抑郁、焦慮情緒,與其性知識匱乏且未婚先孕性態度較為保守存在顯著相關性,應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