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銀花 單娜娜
(新疆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在我國農業發展的過程中成功引入了地膜覆蓋技術,對于促進農作物增產增收具有重要的作用。地膜覆蓋技術用于農業栽培,具有增溫保墑、防病抗蟲、抑制雜草,促進作物根系發育、改善作物品質等功能。地膜成為與種子、化肥、農藥同樣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源,并隨著地膜技術的推廣而被廣泛應用。我國如今所使用的農田地膜以聚烯烴類塑料薄膜為主,這種材質的地膜優點尤為突出,不僅具有較好的透光性和保溫性,并且質地輕盈便于使用。但如果應用不當或不注重回收,就容易造成土壤污染。殘留的地膜會搶奪農作物在土壤中的養分,使得農作物因缺少足夠的養分而生長受到影響。如果使用過的地膜不進行合理的處置會嚴重危害周圍環境,如部分地區為了盡快處理殘留地膜而使用焚燒的方式。焚燒地膜所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和殘留污染物會大大影響我國空氣環境質量和土壤環境質量。并且,如果牲畜誤食殘膜,極有可能會致死。由此可見,地膜在我國農業應用廣泛,如果殘膜處理不當則后患無窮。因此,對于農戶地膜治理技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新疆尉犁縣是自治區農田廢舊地膜綜合治理整縣推進縣,也是面源污染示范區和監測點,但由于地膜覆蓋面積廣,農戶類型多,回收技術類型多,造成地膜治理技術的應用、推廣困難。本文以新疆尉犁縣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制約新疆尉犁縣推廣地膜治理技術的主要影響因素以及如何解決在推廣中存在的問題。本研究運用理論研究和實證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區域的地膜治理現狀及影響地膜污染治理技術應用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也為其他學者在地膜污染這一議題提供參考。

表1 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

續表 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
226戶農戶中,支持地膜治理技術的有163人,占比72.1%;不支持的有63人,占比27.9%。在性別分布上,男性有136人,占比60.2%;女性有90人,占比39.8%。
由表2可知,認知因素和經濟因素均在1%水平上通過顯著性檢驗,這表明認知因素和經濟因素都會對農戶支持地膜治理技術的決策產生顯著影響,其中認知因素對支持地膜治理技術產生顯著負向作用,經濟因素對支持地膜治理技術產生顯著正向預測作用。從回歸系數看,認知因素的影響作用大于經濟因素的影響作用。

表2 認知因素和經濟因素二元邏輯斯回歸分析結果
從上文調研數據統計結果來看,農戶對于農田地膜治理的觀念和環保的意識還不到位,對于農田殘膜的處理技術和方法還缺少更全面的認識。從調研的區域來分析,可能是由于新疆地區在地膜的應用與治理技術等方面的推廣工作做的還不到位。缺少足夠的資金支持和有效的宣傳手段,導致農戶未能與時俱進,未能意識到對于農業發展的先進性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部分農戶仍舊保留傳統的農業的種植、生產方式,因為缺少先進的技術與設備的支持,所以在農業生產力方面必然要落后。嚴重影響當地農作物的產量和種植生產的效率。此外,也缺少專業的技術人員和設備推廣人員,地膜技術應用本身就具有兩面性。相關推廣人員不能單單介紹地膜的優勢特點和使用方式,同時也必須要加強對其合理應用和殘膜治理技術的相關介紹。當地的農業生產管理部門也應制定合理的地膜治理獎勵機制和違規使用、違規處理地膜的處罰措施。通過多措并舉的方式提升當地農戶對地膜治理的意識,培養其對環境保護的責任感。
3.2.1 加強宣傳督導工作,提升農戶對地膜治理技術的認識
農戶對于地膜技術的認識和環保意識的強弱直接決定著當地地膜治理技術的發展與推廣。只有高度的責任意識才能夠帶來更理想的治理效果,只有讓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深入人心,讓農戶意識到自身的責任與義務才更益于后期治理工作的開展。因此,相關管理部門組織專業的技術指導人員對農戶開展宣傳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并應當投入一定的資金和精力來落實監管督導工作。明確地膜使用與治理的相關管理辦法和懲處方案。讓農戶合理地處置殘留的地膜,杜絕私自焚燒、掩埋、隨意丟棄等不當處理方式。
3.2.2 合理應用農田地膜,減少地膜殘余
在確保農作物產量不受影響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地膜殘余所造成的污染,需要優化農田地膜的使用方法。結合實際情況和作物生長情況摸索提前揭膜最佳時間與接膜技術。改變傳統的農作物收獲后揭膜的方式,采用在農作物收獲前進行揭膜的方案。可以有效減少地膜殘余所帶來的危害,節約農田殘膜清理時間的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田殘膜的回收率。無論是在資源節約、成本把控方面,還是環境友好、減少污染方面都有所改善。
3.2.3 加強對地膜的回收利用
為了有效降低殘膜所造成的污染和對當地農業的發展造成的惡劣影響,目前最行之有效的地膜治理方式還是對地膜加以回收利用。在地膜使用較為集中地區應當建立地膜回收加工廠,采用將地膜集中收集、集中處理的方式。變廢為寶,重復利用。有關部門積極組織各農機機構進行技術革新,努力研制能夠進行除茬與整地相結合的高效地膜清理設備,提升殘膜的回收利用率和治理效率。此外,應積極推進獎勵、激勵政策與各回收加工廠的結合與落實,為更好地推進回收廢舊地膜的工作,可以通過提高地膜回收價格來激發農民回收地膜的積極性;或者采用上門回收、集中回收的方式,為農民回收地膜帶來便利性。
3.2.4 推進地膜技術的發展,開發優質環保的農田地膜
通過研究與探索,生物降解地膜的應用是解決地膜殘留污染問題的重要思路之一。近年來,我國在降解地膜研發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新型的生物降解地膜在環保性方面已經顯著改善。但是,目前降解膜的成本相較于傳統聚乙烯塑料地膜要高,普通農戶往往難以接受較為高昂的價格。而且,降解膜在增溫保墑方面相比于普通聚乙烯地膜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加之拉伸強度不夠,難以滿足農機覆膜要求。所以生物降解地膜的應用與推廣還面臨著較大的局限性。在未來一段時間,仍需相關技術人員進行研發與改良,并需政府的支持與推廣。
通過應用地膜技術使得新疆的棉花以及其它莊稼的產量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但是,農用地膜在增加莊稼產量的同時,也使得農田里殘膜數量不斷增加,在較長一段時間內,農田殘膜未能得到理想治理效果,不僅污染了環境,而且大大降低了土壤肥效。因此,必須要加強對農田殘膜治理技術的認識,提升環保的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秉持“遏制增量,減少存量”的原則,對農田殘膜進行綜合治理,在確保農作物有效增產的同時,將農田殘膜的危害降到最低。趨利避害,農戶地膜治理技術的發展為相關地區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