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7日凌晨,在英雄聯盟S11的決賽夜,中國電競俱樂部EDG力克韓國戰隊DK,奪得該項賽事的全球總冠軍。EDG的奪冠不僅打出其在英雄聯盟S系列賽中的最好成績,更捧回LPL賽區迄今為止最具含金量冠軍獎杯。在狂歡粉絲的熱情帶動及各大社交平臺的“狂轟亂炸”之下,EDG的奪冠使得電競再度破圈。本文采用用文獻資料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從EDG奪冠來引出分析我國電競產業現存的問題以及發展路徑。
關鍵詞:電子競技產業,電競運動產業,發展趨勢,體育產業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1.我國電競產業的基本內涵
1.1電競的定義
電子競技屬于體育項目,具有明確的統一比賽規則,絕不允許出現道具外掛等作弊行為。其通過回合制的競賽體制以及比賽選手的智力和體力決出勝負關系,充分詮釋著公平公正的體育競賽精神。在2003年,電子競技成為被國家體育總局承認的第99個體育項目。在2017年,國際奧委會宣布,由于具有競爭性質,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則,“電子競技”可以被視作體育運動。2020年全球電競人口達20億,只是我國就貢獻了5.3億。2021年11月5日,8款電競游戲入選第19屆亞運會的電競比賽項目。 [1]
1.2對EDG奪冠背后賽事的梳理
E EDG此次賽事奪冠如此讓觀眾振奮,不僅僅是冠軍本身就是稀缺唯一,而S賽總冠軍更是萬人矚目的焦點。EDG此次所參與的比賽全名為LPL(League of Legends Pro League),即英雄聯盟職業聯賽,英雄聯盟包含的賽事有: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最盛大官方賽事即S賽)——MSI季中冠軍賽——洲際系列賽——全明星賽(偏重賽事娛樂性)——亞運會(2022年將在杭州舉行)。在此之前EDG已經獲得了六次LPL聯賽冠軍六次德瑪西亞杯冠軍一次MSI冠軍,兩次亞洲對抗賽冠軍-次全球總決賽冠軍,此次S賽總冠軍使EDG成為LPL首位大滿貫冠軍選手。
2.我國電競產業現狀
2.1我國電競產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我國電競用戶已經達到4.28億人,而電競產業規模已經達912億元。據有關統計2020年,僅國內電競市場的規模已有1365.57億元,電子競技用戶增長至4.9億人,增長0.7億。截止今日,全國電競企業已有將近1.8萬家,2018至2020年數據發生巨大變化,注冊總量高達1萬余家,相當于總量的一半。有關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電子競技市場規模將增至1843.3億元。[2]
2.2我國電競產業存在的問題
一是人才缺乏,大眾固化印象仍然較深,目前看來,電競職業仍是被社會大眾所不能接受的工作,電競從業者仍會被大眾認為是“不務正業”、“不學無術”,家長會簡單地把電子競技與玩游戲劃等號,因此家長會比較抵觸,不愿意讓孩子從事電競行業發展。加上目前監管政策出臺后,未成年人的游戲時間被限制,未來電競人才的培養問題也是需要得到解決。
二是盈利不足,職業俱樂部發展困難。著名視頻作者起小點曾經談到:“一個普通的職業戰隊,一個月的開支至少都在十幾萬人民幣以上”目前來看,國內的職業電競戰隊盈利方面非常欠缺,主要收入來自賽事獎金、資金贊助、廣告代言以及簽約直播平臺收入,還有許多的戰隊處于收支失衡,甚至是燒錢續命的狀態。
三是立法監管不足,阻礙電競健康發展。目前能夠對對電競技發展各項工作做全面的規劃指導專門的電子競技管理中心非常短缺,國家隊電競行業立法缺失,市場監管不到位,也缺少電子競技協會來對電子競技產業的主導方(、主管方、參與方以及支持方等各個階層的利益進行協調保障。[4]
3.電競高質量發展推進路徑
3.1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專業型人才。
電競教育體系的建立是電競人才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與其他產業不同,電競產業時刻需要新鮮血液的注入,電競的玩家和觀眾都呈現出非常年輕的特征。首先,電競人才要根據電競市場的需求針對性的進行培養。其次,要改正國內電競教育體系的發展方向,打破發展不平衡的狀態,教育部門應盡快完善電競專業學科建設。最后,院校和企業應加強電競人才培養合作。電競專業旨在培養實踐型、技能型人才,因此院校和企業合作屬于互惠雙贏之舉。[5]
3.2政府積極布局,推進電競規范化發展。
電競教育體系的建立是電競人才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與其他產業不同,電競產業時刻需要新鮮血液的注入,電競的玩家和觀眾都呈現出非常年輕的特征。首先,電競人才要根據電競市場的需求針對性的進行培養。其次,要改正國內電競教育體系的發展方向,打破發展不平衡的狀態,教育部門應盡快完善電競專業學科建設。最后,院校和企業應加強電競人才培養合作。電競專業旨在培養實踐型、技能型人才,因此院校和企業合作屬于互惠雙贏之舉。
3.3完善賽事體系,打造完整產業鏈。
“英雄聯盟”制造商Fist Company敏銳的嗅到了電子競技的商機,著手構建了完善的“英雄聯盟”電競賽事體系,從區域聯盟到洲際杯再到全球總決賽。著手打造了全球著名的IP賽事,每年都為其帶來非常可觀的收入。作為一款網絡游戲“英雄聯盟”竟然保持了十年的全球流行,完善的電競賽事體系和成熟的電競產業鏈功不可沒。國家需進一步加強電競產業扶持和產業引導,搭建多層次電競賽事體系,重視游戲研發、發展電競周邊商品、塑造IP賽事、培養電競人才、凈化電競直播平臺等措施持續推動電競產業上下游發展,形成電競全產業鏈發展。
參考文獻;
[1]康益豪,王相飛,王真真,我國電子競技賽事新媒體傳播的現狀、問題及優化策略[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21,39(06),52-57
[2]趙琳琳,我國電競產業蓬勃發展未來有望迎來“全民電競”時代[J]中國產經新聞2021-11-13002要聞
[3]吳可仲,千億電競的另一面:盈利場景仍未打開 [J] 中國經營報2021-11-22 c04游戲[4李健,范安輝,譚建輝,郝宗繼,任重宇,后疫情時代我國電競運動產業發展趨勢與推進思路[J] 浙江體育科學2021,43(06),63-69
[5]喬婷婷,肖黔楠,王晨光,“-帶一路”背景下中國電競人才培養探析 [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1,29(10),
作者簡介:毛露瑩(2000年11月-),女,漢,河南安陽人,本科學歷,研究方向:體育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