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嘉淇 陳婧婧 吳佳偉 朱兆悅 李宇軒
摘要:伴隨AI、云計算、“互聯網+”等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突破傳統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的弊端,智慧管理模式應運而生。通過將“互聯網+”技術融合到高校圖書館里模式中,符合了新時代下智慧圖書館發展的新要求,不僅滿足了讀者的需求以及知識價值創新的要求,更實現了服務和管理功能一體化和智慧管理模式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圖書館、智慧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隨著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高校大學生查找相關學習資料和借閱書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這就意味著圖書館在圖書信息的整理和管理工作中需要解決處理的信息大大增加,其中主要包括圖書信息,借閱記錄,讀者需求和信息查詢等,這無疑是繁瑣且復雜的工作處理過程,大量頻繁的圖書信息和借閱動態,多方面、多時段的查詢需求對傳統管理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戰。
1.新時代高校圖書館智慧管理模式新要求
近些年來,AI、云計算、“互聯網+”等網絡技術迅猛發展,在未來20年內,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是‘人-網-物’三元萬物互聯[1],為了解決傳統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智慧管理模式應運而生。作為未來圖書館發展模式的新趨勢,智慧圖書館是將創新發展、轉型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三者進行有機融合的一種新型管理理念和重大的實踐嘗試。在《論未來圖書館的新模式——智慧圖書館》一文[2]中,論述了智慧圖書館這一概念的提出過程以及智慧圖書館的核心理念、主要特征和本質要求等內容,凸顯出了高校校圖書館智慧管理模式的重大意義。智慧圖書館是廣泛互聯的圖書館(館館相聯、網網相聯、庫庫相聯、人物相聯)﹑融合共享的圖書館(三網融合、跨界融合、新舊融合、多樣融合)[3]。故而圖書館也應迎合時代發展的需求,不斷創新其管理運行模式,為高校大學生提供更高效優質的智慧管理模式,對紙質書籍實現可數字化閱讀,由資源服務型向學科服務型進行合理轉化。通過多維度、多角度的轉化,結合運用互聯網+,為讀者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的資料搜索功能。除此之外,從海量的數據資料庫中精確查找所需要的信息是實現圖書館智慧管理模式的關鍵。智慧圖書管理模式要提高信息的檢索、分析和整合能力,需要依托RFID神經網絡等技術,提高信息服務系統的智能化水平[4],從而才能更好地為高校師生提供智能化、個性化和多元化服務。目前高校圖書館智慧管理模式還處于發展階段,要進行深入分析,不斷嘗試,探索出合理的解決策略,從而進一步推動高校圖書館智慧管理模式的創新與進步。
2.高校圖書館智慧管理模式的應用策略
2.1創新驅動,實現“互聯網+”智慧管理模式
由開放的大數據知識服務生態系統[5]引發對智慧管理模式的新思考,要促進“互聯網+”智慧管理模式的發展,需要從思維、制度、開放和創新驅動四個方面來著手,同時還要有機融合各類學科專業知識、技術行業和應用領域,尤其要建立對外開放式的智慧管理模式結構體系,實現對圖書館管理模式和學科領域內部體系的完善與改進,使其實現與外部體系的完美銜接與有機融合。“互聯網+”智慧管理模式最重要的兩大核心是開放性和生態性。為實現和推進“互聯網+”智慧管理模式的建設與發展,關鍵是要實施“兩步走”戰略。第一步是要著手解決阻礙創新發展的不利因素,將圖書館專業領域中的孤立式創新進行有效地聯結,使得圖書館管理模式與服務形式是根據讀者需求產生的。第二步是要始終確立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以讀者需求為根基,讓圖書館管理模式和服務形式實現創新產業化、技術資源化、知識價值化。這不僅符合新時代下智慧圖書館發展的新要求,更滿足了讀者的需求以及知識價值創新的要求。
2.2有機融合,構建“多元化”智慧管理模式
構建“多元化”智慧管理模式形態的創新表現為打造無時段和形式限制的智慧型圖書館。在書書相聯、書人相聯、人人相聯及館館相聯的這一重要前提下,高校圖書館將以新的形態呈現給讀者,讀者不僅在操作方式上有多種選擇,無論是傳統紙質書籍還是新型電子書,無論是前一代的數字閱讀還是新一代的移動推送閱讀,無論是互動型的文字閱讀還是多媒體呈現的閱讀,無論是索引文摘還是深度挖掘,這些都將讀者與圖書館設施有機的融合在一起,體現了智慧圖書館的全面互聯互通的服務管理品質[6],從而也構成了圖書館構建“多元化”智慧管理模式的新形態。
2.3綠色理念,實現智慧管理模式可持續發展
綠色發展理念將成為實現智慧管理模式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發展戰略。為實現智慧管理模式的可持續發展,可以從自然、環保和安全等因素考慮。首先是自然因素,綠色發展理念是將自然元素融入高校圖書館的建筑設計中,讓讀者和圖書管理人員在獲取知識信息的同時更真切的感受到身處大自然的氛圍。具體表現在高校圖書館的周圍以及敞蓬式廣場建種植數百平方米的綠色植物,一方面緩解了讀者因長時間閱讀和學習引起的視覺疲勞,而且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同時讀者在閑暇放松之余,也可以在這里散步和沉思、略微放松一下,呼吸新鮮空氣。其次是從環保的角度出發,綠色發展理念就是在高校圖書館智慧管理模式中注重資源的節約和有效循環利用。綠色圖書館的發展戰略表現為資源節約型圖書館的設計和管理。最后從安全方面入手,綠色發展理念就是在高校圖書館面向大學生和圖書管理人員的智慧管理模式中,將人與人的意識相互結合,將典雅大方與整潔衛生結合。
3.高校圖書館智慧管理模式創新的意義
3.1實現服務和管理功能一體化
高校圖書館的智慧管理模式的服務創新可以更好地為高校師生提供智能化、個性化和多元化服務,實現圖書館由資源服務型向學科服務型的有機轉變。目前,多數高校圖書館都擁有豐富的科研資源,但由于管理模式不足,覆蓋程度較小,參與人員逐漸減少,導致資源利用率低。因此建立高校圖書館智慧管理模式,不僅更好地搜集整理現存資源,不斷優化學科服務水平,給師生和科研人員提供更高效的保障;還能夠根據讀者的專業需求和自身發展,全面收集整合針對性的文獻資源,提供精準的資料查詢和個性化服務。同時,圖書管理人員也應向學術型方向拓展并不斷深入,組成以學科服務為核心工作的團隊,為科研、教學等提供高水平、深層次、高效率的多維度的管理模式,同時還要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不同發展需求。在“互聯網+”技術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的學科服務和管理功能要進一步提升,進行深層服務,可以結合“互聯網+”技術,以人為本,以讀者需求為驅動,通過搜集整合數據、信息檢索,為讀者提供更為準確的科創學術資源和資料。
3.2滿足高校圖書館管理需求
在信息化時代的催化下,高校圖書館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無法快速有效獲悉最新的多層次需求,而智慧管理模式能更好地滿足讀者的自身的發展需求和專業需求。為此,要在內容和形式上提供多元化、多層次、多領域的服務。這種管理模式下的服務可以使得讀者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快捷的方式獲得相關的文獻資料,為高校大學生提供高效準確的個性化服務。高校圖書館智慧管理模式所呈現的個性化服務覆蓋各類專業學科、知識體系、科創研究等多個方面。再根據科創研究的需要、專業學科需求,把信息資源經過歸納總結和分析整合,查詢出對最新的學術動態和發展趨勢的分析后,再將信息傳遞給讀者,以此達到為讀者提供多元化、深維度的途徑渠道的服務目的。借助更加先進的現代化網絡技術,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方法得到進一步改良。這些先進的智能化技術,在提升圖書館智慧管理模式的同時,也為讀者提供了更好的體驗,還能讓智慧管理模式規范化,以此滿足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需求。
3.3優化管理模式,全面建設智慧型管理模式
由于數字化資源和文獻資料的不斷更新,高校圖書館智慧管理模式需要及時準確的對信息進行錄入,針對各類專業學科,發展需求,科研方向,整理相關專業領域的文獻資料,可以更準確地為讀者提供個性化服務;同時將“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學習和借鑒其他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模式,各圖書館之間互相學習借鑒,共享資源數據,以此來充實館內信息資源,實現合作共贏。充分貫徹“以人為本”,根據不同的讀者不同的需求進行具體的分析,及時獲取讀者的多樣需求,以此為讀者制定個性化服務方案,從而為讀者提供更有效、更智慧的服務;根據讀者對各類資源的使用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根據所得數據進一步調整圖書館的館藏結構和資源配置,讓讀者能更方便地獲取所需要的資料。相信高校圖書館智慧管理模式由此來加強線上服務,提高服務效率,可使讀者更便捷地獲取所需資源,發揮圖書館的價值與意義。
4.結語
社會的進步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著圖書館創新發展。高校圖書館智慧管理模式是新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一個新的發展形式。總而言之,智慧管理模式就是實現管理模式的智能化發展,在這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必須要建設好智慧管理模式,切實的促進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的開拓延伸。
參考文獻
[1]汪磊,張德磊.人工智能技術在網絡空間安全防御中的應用探討[J].電腦迷, 2018(12):52.
[2]王世偉.論未來圖書館的新模式——智慧圖書館[J].圖書館建設,2011(12). ( Wang Shiwei. New pattern of future libraries: The smart library[J] . Library Development,2011(12). )
[3]王世偉.再論智慧圖書館[]/ /2012年第11屆海峽兩岸圖書資訊學學術研討會一-—開創兩岸圖書資訊學與圖書館事業新紀元論文集B集(大陸).臺北: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等,2012:141 - 145. ( Wang Shi-wei. On the smart library again [C]ll The 11th Cross-straits Conference 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2012一Proceedings B of Open a New Era for Cross-straits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Librarianship ( forthe Chinese Mainland). Taipei: Chinese Association of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Education,et al.,201141 - 145.)
[4]戴瑩.泛在信息社會下圖書館智慧化服務體系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8,40(9):52-55,70.
[5]郭自寬,張興旺,麥范金.大數據生態系統在圖書館中的應用[J].情報資料工作,2013(2):23-28.
[6]上自習前―先選座位:廈大圖書館將投入自動選座系統[EB/OL].[2011-11-15].http://www.xmnn.cn/dzbk/xmsb/epaper/htm1/2011-11/18/content_3416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