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宙杰
摘要:中小企業的會計信息化是我國信息化進程的重要方面,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企業應當重視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把會計信息化建設作為工作的焦點,在“互聯網+”的潮流中尋求自身發展的契機。但由于中小企業人力資源和管理經驗等各方面都存在局限性,加之缺乏充分有效的外部引導,導致其會計信息化水平較低。本文根據中小企業在不同發展時期的特點,探討如何因時制宜選擇會計信息化的手段,希望為其制定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信息化發展路徑提供參考,促進傳統會計模型和現代信息技術的融合。
關鍵詞:中小企業;信息化;云平臺;影響因素
1.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相關概念和理論基礎
1.1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概念
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是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會計手段的優化升級,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降低因會計信息供需矛盾而導致管理決策失誤的風險。
中小企業在實現會計信息化之后,人力、物資和信息流有機融合,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均可反映成相應數據進行可視化分析,不僅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也為標準化生產管理打下了基礎,便于對企業的運轉進行動態監控,規范管理行為,有利于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綜合管理水平。
1.2基本理論
1.2.1信息孤島理論
信息孤島,指企業中部門間信息不共享不互換,或交流不及時不規范而產生的信息壁壘,隔離各部門形成相互孤立的格局。沒有進行會計信息化的企業,財務信息和計劃信息往往只在內部流轉,且傳遞的方式沒有統一的標準和管理,在傳遞過程中容易出現錯誤或滯后,為企業的正常運轉增加不穩定因素,而且,基于滯后信息做出的安排,造成的損失難以挽回。
1.2.2信息共享理論
信息共享,指企業內部各部門間和與外部其他企業之間,通過特定的信息網絡和系統達成聯結,實現信息的及時共享,有利于統籌規劃多部門的協同辦公。在企業進行會計信息化改造之后,企業內部可以通過專門的內網和信息系統傳送相關會計信息,與供應商、客戶、銀行等外部各組織也可以高效地進行信息互換,對于企業的運轉而言,實現會計信息共享有利于減少信息傳遞過程中的重復勞動,避免因傳遞失誤造成的信息偏差,提高企業運轉效率,增強管理系統的穩定性。
在搭建信息共享平臺的過程中不僅要確保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還要制定一套符合自身實際的會計信息標準和傳遞流程,例如建立會計信息保密等級制度,不同權限等級的訪客只能訪問對應保密等級的資料,建立會計語言轉化機制,讓其他部門也能根據注釋看懂會計信息,這樣就使得會計信息的輸入、存儲和獲取都處于規則之中,一切操作都有理可依。
1.2.3云平臺理論
客戶、供應商和云計算服務構成了云平臺,在平臺上就可以進行相關服務的配置和操作,云平臺的意義在于提高企業內部管理的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但其建設成本對于中小企業而言較大,其費用一般包括如軟件系統的費用,硬件設備的采購、保養、維修、升級費用,組織項目指導和學習的人工成本等。
2.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的特點
2.1 會計信息化建設成本較低
企業進行會計信息化建設的目的是通過信息化平臺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生產研發、加強項目管理,精確客戶挖掘,增加員工激勵,提高企業運轉效率,節約經營管理成本。與大型企業更注重優化工作流程不同,中小企業更希望通過會計信息化改造壓縮生產管理成本,提高利潤空間。
中小企業往往規模較小,資金緊張、經營管理經驗有限,目的側重點的差異決定了中小企業在信息化建設的投入上往往秉持能省則省的原則,軟硬件成本和改造費用都壓制到最低水平,但就算如此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因此,信息化建設服務方對中小企業應當加強指導,例如全程輔助會計信息化改造,開展針對性的培訓活動等,承擔大部分技術服務上的人力投入,消除企業的可行性顧慮,增加效果期望。
2.2 會計信息化建設彰顯個性
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占所有企業數量的絕大部分,其種類繁多,遍布每個行業和領域。由于行業和領域的不同,所處地域的不同,其所生產的產品、提供的服務、面對的客戶群體和工作流程等都不盡相同,在長久的經營管理過程中,每個企業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所以,信息化服務要滿足企業在管理模式和業務處理上的個性化要求。
中小型企業往往市場競爭壓力大,必須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整管理策略和工作流程,這導致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需求側重點不斷發生轉變,需要的是功能全面的會計信息化產品,總而言之,中小企業的會計信息化是以市場為中心的信息化。
由于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需求的差異較大,且建設工作繁瑣復雜、利潤較低,所以會計信息化建設服務提供商大多只是在提供共性服務的基礎上,針對中小企業的個性化要求進行二次開發,但盡管如此,仍然難以完全滿足其個性化需求。
3.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現狀以及存在問題
3.1 中小企業對會計信息化的認識和投資能力
3.1.1 中小企業對會計信息化的認識
在2020 年中國中小企業信息化調查報告中顯示,大部分中小企業對會計信息化的認識都比較全面,不僅對財務軟件、局域網、企業網站、無紙化辦公等名詞耳熟能詳,還對內部郵件系統、ERP、電子商務、客戶管理等概念比較熟悉。企業發展路徑的關注點也從一味的壓縮成本,逐漸轉移到尋求優化資源配置的手段等方面,通過增加產品附加值吸引消費者消費,創造利潤。
調查報告還指出,半數以上的中小企業管理者認為,進行會計信息化改造能改善財務管理,精確把握市場需求信息,優化人力資源管理,加強經銷渠道管理,加強客戶管理,防止客戶流失,可以增強企業活力,全面提高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并且愿意在本企業進行會計信息化建設。
3.1.2 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投資能力
2018、2019、2020 年全國綜合景氣平均指數為 65.35、84.46、90.84,雖然都低于 100,但是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加之近年來,國家大力鼓勵、支持、引導中小企業參與信息化創新活動,并推出一系列相關的扶持、優惠、補貼政策,使得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對會計信息化的投資能力也不斷增強
3.2 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需求現狀
3.2.1業務數據處理需求
中小企業通過信息化建設期望實現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將簡單、繁瑣、低效的手工記賬、統計分析工作用信息技術高效完成,以此來解放人力資源,增加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3.2.2短期投資回報率
中小企業的發展問題就是擴大規模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前提就是保證充足的資金和人力資源,競爭環境的復雜,對市場的把握程度不高等原因也使得中小企業難以做出長期投資的決策。
3.2.3個性化應用需求較強
中小型企業的會計信息化建設在領域、地域、建設水平上都存在一定的差異。不同的工作流程和管理風格,以及人力資源和物資等方面的限制,要求信息化產品不僅便捷高效,還要可以靈活變更,實用全面。
3.3 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存在的問題
3.3.1對會計信息化理解不夠深入
中小企業的管理水平相對較低,很難解決不斷更新的業務問題,往往通過手動的方式來解決,但這樣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放任問題會給企業帶來更大的風險,但處于擴張期的中小企業關注點往往在其他方面,忽視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追根到底還是對會計信息化的理解不夠深入。
3.3.2會計業務流程缺陷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真實可靠及時,中小企業的會計電算化不能完全滿足這個要求,因為現有的會計業務流程基本上只涉及會計部門,沒有和生產、銷售、人力資源管理等部門相結合,不能實現信息的互通,達不到及時性的要求。再者,只有經過處理后的會計信息才能用來作為決策依據,
3.3.3短期投資回報率低
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會計信息化建設所帶來的效益需要長期經營才能在過程中逐漸體現出來,但其在復雜的競爭環境中,最需要的就是資金的支持,抽調大量資金去做長期投資不利于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也不利于企業的短期迅速擴張。
4.完善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措施
4.1 內部完善措施
4.1.1 保持與戰略目標的一致性
兼顧短期利益和長遠利益才是企業的訴求,會計信息化建設能給企業注入活力,使其在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始終保持動力,當會計信息化進程阻礙了企業階段目標時,會降低企業運轉效率,增加經營風險,所以,企業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會計信息化計劃。
4.1.2 梳理完善企業內部流程
會計信息化以企業固定的工作流程為根據,一旦確定就難以改變,因此,企業要根據各部門的實際情況,完善和規劃工作流程,用流程規范生產、銷售、管理等方面的經營活動,確保企業信息流的順暢循環,有力支持管理層決策。
4.1.3 合理分析投資回報率
中小企業在決定是否進行會計信息化建設之時,首要考慮的就是能否為企業創造更高的收益,降低生產經營成本,而且其收益的回報率和回報周期也決定了企業的投資規模,因此,中小企業在決定如何進行會計信息化建設之時,必須合理對投資回報問題進行細致全面的分析。
4.2 外部完善措施
4.2.1 供應商轉變服務意識
中小企業具有工作流程單一、經營規模小、人力資源緊張等特點,信息化服務產品的許多功能是不必要的,而且這些產品往往價格不菲,綜合來看性價比不高,所以中小企業會傾向于信息化外包服務。所以,供應商只有樹立服務意識,改變營銷策略,才能讓更多的潛在客戶轉化為用戶。
4.2.2 政府支持手段的多元化
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前提是低投入,要實現這一點可以通過與其他企業共同分攤這項服務的費用,例如搭建一個公共服務平臺,來支持中小企業之間的自由合作。政府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例如頒布鼓勵政策激發中小企業進行會計信息化建設的熱情,營造優越的政策環境;通過專家對成功案例的解讀與分析,介紹會計信息化對企業的重要性和現實價值,指出會計信息化建設中的注意事項和對策;開展對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的調查工作,深度了解中小企業的需求以及存在的問題,剖析中小企業的資源利用情況,完善中小企業信庫。
5.結論
加快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進程,不僅需要企業有強烈的意愿和堅持執行的實力,還少不了會計信息化服務提供商和有關政府部門的共同努力,只要三者齊心協力,達成互惠互利的合作意愿,就能大大推動會計信息化進程。綜上所述,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的有效路徑大致為:首先進行工作流程標準化規范化改造,綜合分析投資回報率的影響,再引導供應商服務意識的轉變,國家的政策和公共平臺助力信息化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林莉莉.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的云計算應用模式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4.
[2]喬瑞華.云計算環境下的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模式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4.
[3]錢大偉.云計算環境下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研究[D].南京大學,2016.
[4]孫玫.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之云會計模式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7.
[5]夏天文.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