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五英,成文靜,劉偉業
(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句容 212400)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教育領域異軍突起,成為高校教學改革發展的方向和熱點,在后疫情時代更顯常態化趨勢。自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大批學生陸續返校,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根據防疫工作要求及時大規模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文章對此進行了調查問卷分析[1]。
為充分了解非常態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實施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改進解決[2],本調查小組通過查閱、整理和分析關于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學習效果滿意度的相關文獻資料,科學設計“非常態下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學習效果影響因素調查問卷”,對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學生進行在線問卷調查及實地訪談,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梳理分析研究,以期根據分析結果,提出改進提升建議,從實質上提高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效果及滿意度。
為保證本次研究結論的客觀性、公正性,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提供切實可靠的數據依托,本研究采用在線問卷調查的方式,由調查小組對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匯總歸類,進而對非常態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效果滿意度進行分析研究。本次調查主要是通過“問卷網”在線答題,在2020年12月21日—2020年12月28日期間,由各班班干部向班級學生提供問卷調查二維碼,參與者通過掃碼進入界面答題。
問卷“非常態下線上線下教學滿意度問卷調查”由課題調研小組制作,調查對象為全體在校學生。此次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331份,參與答題的對象涉及全校8個二級學院的學生,其中大一學生占41.09%,大二學生占55.39%,大三學生占2.11%,其他人員占1.21%(見圖1)。
本次調查問卷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客觀選擇題,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學生是否有在線學習經歷,在線學習是否能夠自己改變學習態度、學習方式,在線課程資源是否完善,在線學習課前任務單的功能發揮度,混合式教學課前、課中、課后的融合度,學生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認可度等方面。第二部分為主觀問答題,希望參與調查的學生能夠從自身實際出發,對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提出更多可行性建議。
2.1.1 在線教學覆蓋率
接受調查的學生當中,有96.68%的學生有在線學習經歷,其余3.32%的學生沒有在線學習經歷(見圖2)。通過個別訪談了解得知,部分學生沒有在線學習經歷主要是因為疫情期間居家學習,處于偏遠地區網絡連接不暢,無法正常接收信號。統計結果表明,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在線教學的覆蓋率較高,絕大多數的同學具備在線學習的條件,學校的信息化教學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今后進一步推進混合式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對于地處偏遠山區由于網絡連接不暢,不能正常接收信號的學生,建議學校及時與相關政府和教育部門聯系,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并落實到位,為大學生適應現代化教育提供強有力保障。
圖2 在線教學覆蓋率
2.1.2 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滿意因素
從問卷調查結果來看,學生對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比較滿意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課程資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混合式教學模式既保留了傳統的課本圖書資料,又新增了各種微課視頻、慕課視頻、教學PPT、網絡音視頻或圖表等在線資源,教學視頻可以無限制回放,線上教學平臺資源共享,對線下課堂教學資源可以有效補充。線上線下資源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揮了二者的優勢,資源的多樣性及趣味性極大地轉變了學習者的學習態度。受調查的學生當中93.38%的人認為在線課程資源的質量對自己的學習產生了影響,其中14.2%的學生認為有很大影響[3]。
(2)在線學習便捷、靈活,線下學習合作性、指導性強,二者有機融合,形成優勢互補。在線學習最大的優勢是可以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自主學習,在線教學模式下,教師通常會根據具體教學內容精心制作課前任務單,給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方式提供一定的指引,充分發揮其導學功能,使學生在預習環節能夠有據可依、目標明確。但是學生在線學習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教師直接指導,同學之間缺乏團隊合作,遇到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時,不能得到及時地解決,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傳統的課堂面授環節加以彌補,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輔導,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困惑,更好地體現教學的針對性。傳統課堂模式下存在學習注意力比較集中,可以在實驗室親自動手操作等優勢。因此,混合式教學模式將兩者有機結合,相互取長補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4]。
(3)角色轉變、創新創造能力得到培養。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一般采用的是以講授為主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而在線教學的核心理念是將學習的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注重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教師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因此,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不再是單一的課堂傳授,在傳統課堂外還需要主動通過各種在線教學平臺汲取知識,系統構建知識結構體系。學生在多途徑汲取知識的過程中,創新創造能力得到大力提升,不知不覺中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
2.1.3 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不滿意因素
從調查結果來看,學生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不滿意因素主要集中在在線學習方面,包括:不能熟練使用線上資源(35.05%);多人同時登錄學習,容易出現網絡卡頓(65.26%);教學App太多,應付不暇(62.24%);在線學習容易分散注意力(43.81%);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容易產生視覺疲勞(58.31%);下載課程資源產生的流量費用太高(34.74%);在線學習無人監管,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容易懈怠(39.58%)等。線下學習方面包括:課堂教學的時間、地點比較固定,不便于其他時間安排(60.65%)等。
不可否認,線上、線下教學都存在著各自的局限性,但是從調查結果來看,這些問題都是可以通過協調、溝通或其他途徑加以解決的。比如:教師在實施在線教學之前進行適當的培訓,可以使學生熟練使用各種學習軟件;在線教學過程中盡量選擇一些功能比較成熟、完善的教學App,控制教學平臺數量和在線教學時間,勞逸結合,使學生更加便捷靈活地獲取和運用線上資源;通過簽到、搶答、主題討論、隨堂練習等途徑加強對學生在線學習的監控和管理力度。
2.1.4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支持率
盡管混合式教學模式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支持率為67.47%(見圖3)。
圖3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支持率
實踐證明,大多數學生已體驗到在線教學“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優勢,基本接受了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混合式教學模式將成為今后高校教學的新常態。因此,教育工作者應積極參加各類在線教學培訓,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和自身綜合素養,靈活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揚長避短,將在線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勢有機結合,循序漸進地把學習引向深度,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突出其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為了更充分地了解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期待與訴求,問卷還設計了主觀問答題:對于線上、線下教學模式,你有什么良好建議?學生可根據實際情況自由答題。參與調查的學生提供了諸多針對性的、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大體歸納為以下幾點:積極完善線上教育平臺,解決操作卡頓,視頻不流暢等問題;加強課程資源建設,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加強課堂教學設計,優化課前任務單,充分發揮其導學功能;提高線下實踐活動的比例,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我創新能力;發揮線上、線下教學各自的優勢,有效避免線下、線上教學的短板,提升師生的體驗感和獲得感。
總體來說,線上、線下教學有著各自不可替代的優勢,相較于線下學習,線上學習資源更加豐富,學習的時間、地點更為自由,教學方式較為新穎,單純的線下教學因其形式老舊、手段單一,已不能滿足廣大師生的需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則具有更多的優勢。因此,為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高校教師需要借鑒傳統教學模式的優點,結合線上教學的優勢,充分利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使兩者相互借鑒融合,形成優勢互補,促進教育資源的有效共享,從而深化師生之間的內在聯系,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充分彰顯現代教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