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本茹
(南京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江蘇 南京 210014)
“健康中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個重要國家戰略。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報告中首次提及“健康中國”,提出健康是群眾的基本需求,我們要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國。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2016年10月 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提出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將促進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實施的全過程,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把健康教育作為所有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提高全民健康素養。
健康素養是指個人能夠獲得、理解、利用和處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務,并通過運用這些健康信息和服務來維護和提升自身健康的能力。近年來政府出臺的文件已表明我國對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視,提高全民健康素養勢在必行。截至目前,我國在大力宣傳健康基本知識和理念,推進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提高公民基本健康技能等方面略有成就。
但目前而言,我國健康素養研究起步較晚,進展相對落后,研究成果多數為文獻綜述、現狀和影響因素,涉及面狹窄,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存在一定差距。鑒于此,本文將通過Citespace知識圖譜可視化分析來探究健康中國背景下我國的健康素養知識研究現狀、熱點和發展趨勢,以期為新時代促進全民健康素養深入研究提供參考意見。
本文選擇了CNKI數據庫為文獻來源,檢索條件為“keyword and abstract and title=健康素養”,時間跨度為2015-2021年,共檢索到1615篇參考文獻,剔除無效文件后獲得1604篇學術期刊論文作為本文研究對象。
本文借助Excel對下載的文獻發文趨勢、作者機構發文量等內容進行統計分析,同時借助Citespace(5.1.R6)譜繪制作者、機構合作圖譜、時間區圖等圖譜,探究新時代背景下領域研究路徑以及未來發展趨勢;通過關鍵詞共現等方法探究健康中國背景下健康素養研究現狀、熱點。
(1)文獻發文趨勢分析。
圖1為健康中國背景下健康素養研究發文量的時間分布圖。如圖所示,2015-2017年健康素養研究年度發文量呈穩步增長模式,2018-2020年處于快速增長時期,2019年開始年度發文量突破300篇。該折線圖增長模式符合線性增長模型:y=21.857x+181.71,R2=0.9631(R2>0.7表明該模型擬合度很高),表明該線性回歸模型對健康素養研究發文量趨勢預測可行度高,所以健康中國背景下健康素養研究年度發文量總體呈現上升趨勢,且2021年發文量預測高于2020年。

圖1 2015-2021年健康素養研究發文量時間分布
(2)作者合作網絡分析。
在Citespace作者合作網絡分析中,節點的大小反映了作者發文量的多少,節點間連線的粗細則反映作者間合作的精密程度,線條越粗表明作者間合作強度越高,反之則越低。作者合作圖中N為49,E為60,D為0.051,表明在健康中國背景下健康素養研究領域有49位發表文獻的作者,作者間有60條合作連線,其中李英華、聶雪瓊等人組成了一個7人的最大合作網絡團體,另有以張詩晨、常春等人為代表的3個5人團體等,表明這個領域內作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合作關系并已形成了穩定的合作團體,但團隊之間聯系較少。
(3)機構合作圖譜分析。
由數據可知,發文量排前三的研究機構分別是復旦大學(62篇14.9%)、中國健康教育中心(38篇,9.13%)和安徽醫科大學(36篇,8.65%)。研究發現排名前十的健康教育研究機構呈現地域分布不平衡的特點;研究機構中大多集中在華北、華東等經濟發達地區,而西北、東北等較偏遠地區的研究機構較少,基本無核心研究機構,由此可見,健康素養研究機構分布存在地域差異性。
在機構合作圖譜中網絡密度值僅為0.0102,子網絡之間相互聯系較少,多以同地域或臨近地域間與自身的附屬院校、醫院合作為主。如中國健康教育中心與同地域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研究機構緊密合作,延邊大學護理學院與自身附屬醫院緊密合作,出現在citespace繪制的科學知識圖譜研究前列。而跨地域進行合作的研究機構較少,比如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同研究方向的研究機構合作。綜上所述,作者合作網絡圖進一步說明了不同地域、研究方向的作者、機構之間缺乏合作。
(1)關鍵詞共現及引用詞頻分析。
在關鍵詞圖中可以依據節點等細節確定關鍵詞中心性,以關鍵詞共現圖揭示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和演變規律。
在關鍵詞共現圖中有573個節點,1013條連線,我們截取部分節點進行分析,首先圖中節點圓環越大,代表這個關鍵詞出現頻次越高,說明它是這個領域的研究熱點;“影響因素”是圖譜中最大的節點,另外“健康教育”、“居民”等節點也比較明顯,出現頻率較高,表明2015-2021年間我國健康素養研究熱點。其次關鍵詞共現圖中的外散的小節點,如“健康教育與促進”、“疫情”等節點反映近期我國研究學者在該領域的知識發展結構變化和前沿。其中節點間的連線表示關鍵詞共現關系,連線越粗則代表兩個關鍵詞之間關聯度越高;“健康素養信息”與《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規劃》等關鍵詞用紫色粗線條連接,表明它們關系密切。
在引用詞頻表中,中心性代表節點的重要性,常用來反映一個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方向。中心性數值大于0.1表明它是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研究發現中心性大于0.1的有健康教育(0.32)、影響因素和糖尿病(0.12),它們代表了2015-2021年健康素養研究最廣泛的關鍵術語,表明健康中國背景下健康素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健康素養影響因素、監測治理等方面。
(2)關鍵詞時間區圖分析。
Timezone時區圖又稱為主題路徑圖,是一種從時間跨度上展示知識演進的視圖,主要是用來分析時間序列下某個領域的研究路徑和研究熱點的轉變。圖中的圓圈節點代表關鍵詞出現的頻次,連線表示關鍵詞之間的共現程度,當兩個關鍵詞共同出現在同一篇或者多篇文獻中會出現連線,視圖下方的時間表示關鍵詞首次出現年份,即時區間內每一個時間段的關鍵詞均是該時間段內新出現的關鍵詞,如果與前面的關鍵詞共同出現在同一篇文獻中,將會有連線聯系起來。
如圖2所示,當我們在探究2015-2021年健康素養研究領域的演進路徑時,以關鍵詞“健康教育”為例,數據分析發現發現眾多高頻關鍵詞是在“健康教育”基礎上發展演進,它最早出現在2015年,與學生、健康知識、健康中國等關鍵詞連線,表明與這些關鍵詞曾同時出現在一篇或多篇文獻中;通過”健康教育“演進了“學生”、“健康知識”、“干預效果”、健康中國、全民健康等熱點詞;2019年首次出現了“全民健康”,打開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圖2 2015-2021年健康素養研究高頻關鍵詞時間區圖
縱觀健康中國背景下健康素養的研究趨勢,我們可以發現“影響因素”的關鍵節點最大,出現年份最早,出現時間靠前,即“影響因素”是永恒不變的研究主題。以2015-2016年為一個時間段,國家在發展經濟、科技的同時也重視人民的健康,其影響因素在此期間也備受關注,這一時間段的關鍵詞主要是影響因素、健康教育、居民、糖尿病、監測等,主要是圍繞這些角度展開;在2017-2019年間,因為2016年10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所以這一時間段內的關鍵詞主要是生活質量、健康中國、全民健康等;在2020-2021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國內研究學者的關注和研究熱點發生轉移,主要集中在“新冠肺炎”、“體育教育”、“logistic回歸”高頻關鍵詞上。
結合關鍵詞共現、聚類結果,將我國在健康中國背景下健康素養研究熱點整理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1)健康素養現狀和影響因素,此聚類包括影響因素、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問卷調查、監測等,研究對象范圍廣,包括青少年、老年人等,幾乎囊括所有年齡段人群,其中不同主體的健康素養水平自然不相同。教育程度、家庭居住地、生活方式與行為、學校類型、地區、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收入、職業、家庭關系、自評學習成績、性別等是影響個體與群體健康素養水品的影響因素;(2)健康素養干預與相關分析,此聚類包含了學生、干預、知識與技能、健康知識、健康生活方式、態度等關鍵詞。劉雯等學者研究指出健康素養、健康狀況與健康危險行為三者緊密相關,而學校教育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健康素養水平,應形成長效機制并進行綜合、有效干預;(3)慢性疾病、預防與管理量表,該聚類包括慢性疾病、健康管理、效度、健康管理量表等關鍵詞。研究顯示,現代慢性疾病導致的死亡率逐年提升,形式不容樂觀,現臨床治療模式正轉向以多系統參與、追求效益的預防為主的模式,以社區健康管理為主,多部門協作為輔的防控戰略受到國內研究學者的廣泛關注;健康素養管理量表在大腸癌初篩陽性劇名中具有較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評價其健康素養水平。我國在健康管理方面需直面評價工具急需完善、行業規范化、大數據系統整合等問題。
(1)從發文趨勢看,2015-2021年健康素養研究整體呈穩步增長模式,作者與機構的合作網絡表明我國健康素養研究領域已形成較穩定的合作團體,研究機構集中在政治、經濟、文化發達的華東、華北等地區,且作者、團體合作間具有地域性差異,多為同地域、研究方向相近,跨地域較少;
(2)健康中國背景下健康素養研究中,健康素養的影響因素、健康教育、干預、生活質量、糖尿?。约膊。┦冀K是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同時也反映了健康素養研究中健康知識與技能的提升、提高全民健康素養以及健康素養水平對慢性疾病患病率的影響都是該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
(3)在今后健康素養研究中,國內研究學者將聚焦在以健康中國為主的研究背景下提升青少年體質、全民健康素養水平等方面,而健康素養調查、影響因素分析仍貫穿其中,并關注后疫情時代不同主體健康素養管理、監測干預等方面。當前新冠肺炎、健康相關行為、健康科普是當前該研究領域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