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純

摘要:目的:探究腹股溝疝手術治療方案。方法:自2016年開展研究,期間收治60例腹股溝疝患者當作研究對象,將研究對象分成兩組,分別是對照組(30例,行疝環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與研究組(30例,行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對比療效。結果:在手術治療指標上,兩組數據間P>0.05,不存在明顯差異;在術后并發癥上,研究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腹股溝疝選擇疝環充填式或者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均能取得良好效果,相比下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安全性高。
關鍵詞:腹股溝疝;開放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6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1--01
疝氣主要指的是身體臟器組織由于和正常解剖位置發生偏離,并且進入到另一個部位后而導致的疾病,以腹股溝疝較為常見,當發生腹股溝疝后,需要盡快進行治療,以減少疾病危害。當前臨床首選手術方案治療,以無張力疝修補術為常用術式,其中疝環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與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為主要治療手段,兩種手術實際療效上存在差異[1]。本文筆者為了探討比較兩種開放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通過對60例患者的回顧性病例分析,得到了較好的效果,現在呈述如下。
1方法及資料
1.1一般資料
自2016年1月開始一直到2019年1月開展為期3年研究,將研究期間共接收60例腹股溝疝作為研究對象,利用抽簽法將患者分成兩組,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0例患者,資料間數據對比均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經臨床檢查,確診腹股溝疝[2];(2)年齡≥25歲,性別不限;(3)符合手術指征;(4)臨床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1)手術禁忌癥病人;(2)嚴重心功能不全;(3)慢性咳嗽、頑固性便秘、排尿困難;(4)臨床資料不完整;(5)年齡<25歲者。
1.2方法
對照組30例行疝環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連續硬膜外阻滯麻醉,術前半小時給于頭孢呋辛2g靜脈滴注預防感染,取仰臥位。手術過程中明確疝囊位置后,判斷腹股溝疝性質。如疝囊較大者將遠端的疝囊剪去,近端疝囊給于內荷包縫合結扎后回納到腹腔中,如疝囊較小者將疝囊分離至頸部后直接回納腹腔。疝囊頸使用下錐形入已還納疝囊的疝環中并加以固定,再用一成型補片置于精索后以加強腹股溝管后壁并固定。切口下給于止血徹底,關閉縫合切口。術后給于切口沙袋壓迫24小時。
研究組30例行經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連續硬膜外阻滯麻醉處理,術前半小時給于頭孢呋辛2g靜脈滴注預防感染,取仰臥位,在腹股溝韌帶中點上2cm與腹溝韌帶平行斜切口約5cm,切開皮膚及皮下脂肪,皮下脂肪給于止血,切開腹外斜肌腱膜。注意保護髂腹下神經及髂腹股溝神經。打開提睪肌,找到蒼白色疝囊壁,分離疝囊至疝囊頸部,術中以腹膜外脂肪為標志。術中確認疝囊頸位于腹壁下動脈位置,術中診斷是腹股溝直疝還是腹股溝斜疝。如疝囊較大者將遠端的疝囊剪去,近端疝囊給于內荷包縫合結扎后回納到腹腔中,如疝囊較小者將疝囊分離至頸部后直接回納腹腔。隨后,使用一適當大小的補片材料置于腹股溝管后壁固定補片,切口給于止血。逐層關閉切口。術后給于切口沙袋壓迫24小時。
1.3觀察指標
手術指標:出血量、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與住院時間;觀察并發癥發生情況
1.4統計方法
SPSS23.0處理分析,采用X2、t進行檢驗,并用(n/%)(x±s)表示,如果處理分析結果P<0.05,則可以表示統計學數據有差異。
2結果
2.1手術指標對比
對照組手術時間(39.48±5.82)min,術中出血量(8.14±1.97)ml,術后下床活動時間(1.03±0.35)d,住院時間(4.58±1.36)d,研究組各項指標分別為(38.45±6.78)min、(8.31±1.45)ml、(1.07±0.41)d、(4.24±1.65)d,數據分析,兩組患者的手術各指標并沒有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統計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統計顯示,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當前臨床中應用在腹股溝疝的治療方法有許多種,例如疝帶、疝托與中醫中藥等保守治療,雖然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癥狀,但是無法取得理想效果,只能適用年齡未超過2歲新生兒以及年老體弱患者。因此臨床首選手術方案治療,在醫療技術快速進步下,無張力疝修補術逐漸應用在治療之中。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術中用補片封閉恥骨肌孔及填充了腹膜前間隙,阻斷了腹股溝直疝及腹股溝斜疝突出部位,減少腹股溝疝復發可能。此次針對不同術式開展研究,結果發現,疝環填充式與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在手術治療指標上并不存在明顯差異,而在術后并發癥上,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發生率相對較低,手術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針對腹股溝疝治療,以平片無張力疝為首選方案,手術容易掌握、創傷較小、恢復快,是一種值的推廣的手術。
參考文獻:
[1]宋曉明. 腹腔鏡經腹膜前疝修補術與開放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成人腹股溝疝的效果比較[J].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17, 17(008):104-105.
[2]梁明超, 梁盛枝, 吳躍銳,等. 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疝修補術與疝環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療效比較[J]. 海南醫學, 2018, 029(012):1744-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