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乾宇
摘要:音樂已經發展成為當前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而唱歌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始終都擁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美聲作為一種“舶來品”對于我國的演唱事業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聲樂演唱方法,這種演唱方法相較于民族唱法來說對于歌唱者有著更為嚴苛的要求,所以說在美聲表演里如何進行聲情并茂的表演對于歌者來說至關重要。因此,本文就如何在音樂表演中運用美聲技巧,為聽者提供一場盛大的視覺盛宴展開討論和分析。其也是每一個歌者都必須思考以及探討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美聲音樂;音樂表演;聲情并茂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就目前來看,我國大多數的人都是將唱歌看作是一種藝術行為,并不能深刻的體會到唱歌藝術的精髓以及內涵。實際上歌唱本身就是一種為了傳遞情感而形成的藝術,尤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些耳熟能詳的歌唱作品,其之所以能夠達到聞者動情的音樂效果,就是因為其包含著情感。美聲音樂表演起源于歐洲,隨著世界物質文明的融合發展,這種表演藝術逐漸發展并流傳到了世界不同的地方,其不僅僅能夠為人們帶來聽覺上的享受,并且由于這種表演模式注入了不同的情感表達,其也使得演唱表演具有了比以往其他藝術表演形式更高的影響力。
一、美聲表演無法“聲情并茂”的原因
就目前來看很多美聲表演者并不能做到“聲情并茂”的表演,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大多數人都更愿意去研究美聲表演的形式或者是唱歌技術,反而很少有人去在意演出過程中情感的投入,進而很難給人們帶來一場絕佳的音樂作品。此外,演出者無法進行“聲情并茂”的美聲音樂表演還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文化差距。相較于民族唱法具有悠久的歷史而言,美聲唱法最先起源于歐洲,不論是演唱形式,還是演唱技巧、吐字、情感以及文化表達等方面其都與我國有著顯著的差異,再加之漢語文化的特殊性以及復雜性,其在演唱時也容易表現出乏力的感覺。所以說我國的很多歌唱家很難利用美聲音樂為大家帶來一場“聲情并茂”的音樂演出。
(2)理解不具體。美聲唱法最開始從書籍翻譯中傳入我國,所以說在理解上很難與美聲音樂的內涵以及核心相契合。讀者在閱讀這類書籍時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幫助,因此對于美聲音樂的理解也會過于片面。其中不乏有一些歌唱家認為美聲音樂的演出多以夸張的動作以及表情為基礎,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歌者的表情以及動作都應該與演出歌詞的內容以及曲調情感相契合,才能夠激起聽眾的共鳴,達到“聲情并茂”演出的最根本目的。
(3)動作、表情掌握不到位。美聲表演的欣賞點并不在于聲音,其往往需要與歌者的動作以及表情結合起來。所以說從客觀上來講,美聲表演的演出者需要掌握演出內容以及音樂旋律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并不是依靠過于夸張或者平淡的表情以及動作才能夠表達出作品的內涵,所以說應該深刻掌握美聲演出過程中的動作以及表情。如若不然將很難達到“聲情并茂”的演出效果。
二、美聲表演中“聲情并茂”的重要性
美聲表演中所追求的“聲情并茂”主要是為了激發觀眾的共鳴之情,一個演出是否完美其最主要的評價指標就是能否讓聽眾產生共鳴之情,如果歌者能夠激發起觀眾的共鳴之情,那么其將不僅會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還能夠通過音樂與歌者建立起一種情感以及情緒上的彼此交融,就好像兩個平行時空的陌生人在人生旅途中發生的一次奇妙的交錯,這種感覺美妙而奇特。這也是“聲情并茂”音樂演出所能給觀眾帶來的樂趣。
在美聲表演中只有“聲情并茂”才能夠將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以及內容表現出來,做到完美詮釋,而往往如果一個歌者只是將表演停留在唱法技巧上,那么這場演出終將是一場平凡的演出,無法傳遞給聽眾音樂作品的內涵以及本質。而只有“聲情并茂”的音樂演出才是一個好作品最佳的表現形式,這就要求歌者能夠提高自己對自身的要求標準,并珍愛自己的音樂作品。
“聲情并茂”的演出是一場完美演出的升華,其能夠讓整個演出的境界得以提升,這也是“聲情并茂”演出的可貴之處。能夠讓觀眾在演唱者的表演中感受到音樂的真正魅力。而歌者應該牢記音樂表演是表達演出情感的一種重要手段,只有其能夠發揮出“聲情并茂”演出的最佳優勢,才能夠讓聽眾感受到演出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進而為整個演出注入靈魂。
三、如何在美聲表演中做到“聲情并茂”
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對于一個優秀的美聲演唱家來說其必須要有良好的文化素養,確保其自身的文化素養能夠達到一定的高度,這樣才能夠將整個美聲表演提到一個更高的層次,進而對演出曲目進行深層次的詮釋。而一個優秀的歌者要想做到“聲情并茂”,可以通過多了解有關美聲發展的歷史背景以及發展起源,尤其是要多學習一些著名美聲歌唱家的唱法技巧和人文知識與文化,只有充分了解其發展的歷史才能夠從根本上吃透有一門藝術,只有足夠的了解與之相關的文化背景才能夠將各種文化知識整合起來為己所用。
深入研究音樂作品的內涵。美聲表演能夠打動觀眾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優秀的音樂作品,如果歌者不能夠深入了解作品的內涵,那么不論具有多么高超的演唱技巧,整個音樂演出也只會流于表面,很難激起觀眾的共鳴之情。音樂作品本身就包含著作者對于整個作品的心血和理解,其從根本上就蘊含了深層次的東西,所以說一個優秀的美聲表演者就應該在演出之前做好準備工作,深入研究作者的創作心態、作品的背景以及歌詞的內容等等。走進歌曲作品的世界,進而去了解作品的內涵,使得整個演出最終到達“聲情并茂”的演出效果。
做好技術技巧工作。俗話說的好“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一個優秀的美聲演出歌者離不開扎實的表演以及演唱技巧。表演者在臺下應該每天都練習自己的基礎技能,把握好發音、氣息、節拍的基本特點,強化形體以及表情上的演出技巧,使得自身的演出技巧能夠有整個演出作品融會貫通,最終使得整個作品表現出“聲情并茂”的演出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聲情并茂”的演出效果需要歌者從基礎技能、情緒表情、自身文化素養等多個方面入手,并專注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認真研究美聲作品的內涵,才能夠使得整個演出得到本質上的升華,進而為更多的聽眾提供一場視聽上的盛宴,激發聽眾的共鳴之情。
參考文獻
[1]黃勇. 探究美聲音樂表演里的"聲情并茂"技巧[J]. 文學少年, 2021(10):1.
[2]劉強. 淺析美聲音樂表演里的"聲情并茂"技巧[J]. 北方音樂, 2017, 37(23):1.
[3]張蓮. 聲情并茂技藝結合--淺談歌唱中對情與技的理解[J]. 科學咨詢,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