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效利 楊海亮
摘要:中職機械專業開設的目的就是培養出一批高質量、高素養、高技能的人才,但是從當前課程教學的情況來看,仍存在很多的弊端。教學模式的落后、雙師型教師的缺乏、實際操作機會少等問題都對中職機械專業開展課程教學產生了不良影響,導致教學效果越來越差。本文結合實踐經驗,將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應用到中職機械專業課程中,即對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進行了完善和探究,旨在促進中職機械專業課程的改革和進步。
關鍵詞: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中職機械專業;應用
引言
國家大力推進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時代,如果一直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將無法適應現代社會對中職學校教育教學所提出的要求和緊迫性。改變現有模式,促進中職學校歷史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和發展等成為中職教學需要引起的主要課題。
一、布置課程教學的目標和任務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想要中職機械專業課程中應用,需對教學的內容和教學目標等進行重新設定,為了完成教學目標以推進該教學模式的應用。例如:以機械專業的金屬加工基礎課程為例,金屬切削機床、切割加工等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應布置合理的教學目標。即讓學生掌握切削理論知識(尺寸公差、行位公差、粗糙度)等基礎理論知識,還需結合實際要求,掌握滾齒、車削等軸類加工的一些方法和工藝、掌握圖紙運用的能力、操作的規程等,從而有效推動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發展,并奠定起基礎保障。
二、教學模式的應用和創新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換言之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更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設置新的教學目標和任務,以讓師生之間邊學、邊做,達到提升教學質量,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在布置教學目標后,需采用多種理論+實踐的一體化教學模式:
(一)項目教學的方法
項目教學法就是教師將教學內容進行分解成為一個項目后,并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師進行主導,帶領學生們共同完成教學的任務。這種教學方法主要以學生為主體,項目為主線,讓學生能夠在項目實踐中增強自身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職業成長。例如:《金屬加工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將課程中的內容分為若干個項目之后,由專門的小組成員完成課程任務,學生們之間相互協助和相互創作后,幫助學生掌握相關基礎知識,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例如:機械專業課程教學時,教師和學生結合“零件加工過程安全事項”開展課題的討論,通過派發各個小組解答問題的任務、搜集資料的任務等,讓學生們結合實踐調查活動,將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匯總和分析,使學生在實踐中養成合作的能力,增強教學的效率。
(二)案例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主要是以案例為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設置真實的情境等,使學生全面置身于案例之中,然后學生在案例中開展討論和研究,并結合案例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案例教學方法應用的目的就是通過組織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自主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找出問題解決的方法和路徑,使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交流的能力得到明顯增強,挖掘出學生的創造潛能。例如:為了能夠讓學生了解齒輪軸運用和功效,教師將工廠中齒輪運用的具體情況進行演示和示范,學生們在了解齒輪的每一個尺寸、齒輪的類型和齒輪的功效等基礎內容后,教師第一時間對學生在操作中提出的問題等提出改進對策,使學生在案例分析后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模擬教學方法
模擬教學方法主要是指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模擬職業身份,以開展問題的探討和知識的學習。這種教學方式就是將現實工作情景搬到模擬課堂中,使學生在模擬情景教學中增強自身的職業技能。例如:在學習機床操作時,教師講解關于操作的工藝和規范之后,為了讓學生掌握規范操作的要點,教師創設一個真實的企業情境,學生們扮演成企業員工的角色,并在真實的情境中開展機床操作工作。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案例分析,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操作能力,使學生掌握更多企業生產和企業管理方面的內容,提升企業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例如:學習車床上測試一個大零件時,通過模擬,幫助學生掌握工種操作的要領。同時學生還能夠在情境模擬時,了解到操作失誤將會對一個企業帶來的不良影響;讓學生身體體會到企業真實的生產氛圍和需要遵循條例、行業規范等,從而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職業素養。
三、積極構建第二課堂實踐活動
除了日常的教學方法,中職機械專業教學過程中還應積極開展第二課堂,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相關知識和實踐技能。例如:中職機械專業結合校企合作開展第二課堂,以發揮出合作育人的作用。校企合作為中職機械專業開展校外實訓奠定了基礎保障和資源支撐,校企合作基礎上學生通過將自己掌握的基礎知識應用到具體的實踐中,促使學生具備較高的崗位職業能力,并在以后的未來職業生涯中更快的適應當前的工作。
四、完善教學考核體系
理實一體化教學注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發展。因此,中職機械課程教學過程中,應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開展考核。一方面,中職機械專業在日常的考核時,要對學生專業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等進行考核。同時,中職機械專業通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項技能大賽、考取相關證書等,以幫助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掌握更多基礎知識,提升學生職業技能。另外,在考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以學生為考核主體,讓學生在考核過程中對自身職業能力、崗位勝任能力等進行考核,從而幫助學生第一時間找出自身的問題,保障中職機械專業構建起良好的人才培養體系。
總結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運用到中職機械課程中,通過完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創新教學模式和開設第二課堂、構建教學考核體系等,以充分發揮出學生主體地位,全面調動起學生工作積極性,實現理論與實踐教育的一體化發展,為增強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等奠定堅實的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魏引輝.中職機械課程教學模式創新探索[J].教育藝術,2021(04):42.
[2]金海波.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職業學校專業課程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風,2019(25):52.
[3]周連梅.機械基礎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探索[J].職業,2019(19):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