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5G發展的新窗口,5G新技術帶來的是召喚萬物互聯的時代,推動著社會全行業的改革洗牌和創新發展。雖然在新冠狀疫情的影響下,全球經濟都受到了不可避免的沖擊,特別是對剛畢業的大學生創業帶來了阻力。但如果高校大學生能抓住5G發展機遇,就能在5G這個創業風口上一飛沖天。
關鍵詞:5G時代;大學生創業;發展機遇;面臨挑戰;
引言
5G時代給高校大學生創業帶來了豐富互聯網資源,實現真正的智能化,改變了創業的方向和商業的模式,提供了千行百業的創新創業機會。5G不只是包括移動通信,也涉及了更多物聯網方面的應用場景,也創造了很多創業機會如智能家居、電商、人工智能、文化產業、VR行業等。同時,5G時代也讓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面臨著諸多的調整,只要能轉變觀念,建設好、利用好5G+技術,提高高校大學生的綜合創業素質,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就能夠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主動性和成功率。
1 5G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面臨的新機遇
5G時代的創新創業項目領域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快速發展,中國5G未來發展逐漸成為全球的領跑者。5G技術逐步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促進用戶體驗需求的重大變革,進一步激發出新的創業項目和創業領域。5G技術將滲透進消費、生產和服務等各個行業,催生出很多創業項目,為大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創業環境。無論是“萬物互聯“,還是智慧空間,5G技術創新的需求空前高漲。大學生可以摒棄舊的創業模式帶來的局限,創業機會、資源、推廣和銷售方式可以利用互聯網得到最大優化。因為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各個行業的秘密都暴露在“陽光下”。尤其對于互聯網行業與傳統行業來說,互聯網的滲透率越來越高。未來已來,5G時代將迎來新的創業契機。高校大學生站在新時代互聯網的發展風口,借著5G的東風,運用系統思維和創新理念,利用5G+技術開展創業。
高校大學生依托職業教育發展,在各專業以5G+為切入點尋找創業項目,利用高速發展的互聯網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性實驗項目。例如動態廣告專業,傳統的媒體傳播技術已經滿足不了人民對信息獲取的需要。根據互聯網大數據的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商家選擇互聯網廣告形式做推廣宣傳。廣告+5G,絕對是個大趨勢。
1.2“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環境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列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雙引擎”之一,國務院先后下發數十份“雙創”文件。在就業壓力已經逐漸成為新時代社會發展趨勢下全社會關注的問題的時期,創新創業是新時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政府、企業和學校三方聯動,為大學生創新創業保駕護航。
第一,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加大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支持力度”。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教育體制改革,注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造就規模宏大、富有創新精神、敢于承擔風險的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對此國家出臺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對學生創業給予資金、技術和稅收優惠的政策,解決了大學生創業初期遇到的資金困難等問題,增加了大學生的創業熱情和創業成功率。以廣西為例,在2017年印發的《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文件表明,要大力激發扶持創業孵化基地活力促進大學生創業,利用眾創空間創業載體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完善創業服務體系。對畢業5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在創業期間給予一次性5000元的創業扶持補貼。國家加大對學生創業的政策扶持和服務力度,鼓勵創業、扶持創業,引導大學生畢業之后以創業促就業。
第二,企業玩轉全新模式,幫扶大學生創業。成熟的企業在“公益”核心的基礎上,制定“幫扶”方案,幫助大學生明確創業目標,制定創業計劃。并且提供企業實踐崗位,打開大學生創新思維,積累工作經驗,為創業打牢行業基礎。大學生創業不再是無頭蒼蠅,有企業作為領“老師傅”,借鑒成功企業的企業文化、制度管理和商業模式,讓創業少走彎路。
第三,在2015年5月國辦發布的《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文件中指出,創新人才培養目標和模式、人才培養質量標準體系、健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深化改革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強化創新創業社會實踐等一系列措施要逐步完善。高校將創新創業課程作為促進學生就業的重要目標,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在理論課教學、實驗實踐環節、創新創業項目及各類競賽中開展了多方位育人的嘗試和探索,提高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質量。從2015年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已是高校大學生展現自我和創新創業的重要載體和平臺,大賽為學生實現創新創業夢想提供起步的支點。通過比賽讓大學生盡早了解科學研究、項目開發、工藝改進和社會實踐等創新創業活動,增加創新創業的主動性。
在全社會共同的支持和協作下,為大學生營造更好的創新創業環境,構建更加完善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2 ?5G時代發展下的高校大學生創業挑戰及應對措施
2.1 5G發展在高校的挑戰
大學生相比其他社會群體,在創新創業時更具有知識與創新優勢。但5G技術為信息傳輸所帶來的革命性進步對于大學生來說也是面臨著很多問題和挑戰。
首先,5G技術雖蓬勃發展,但在高校的普及率不足。5G基礎建設的不斷推進,覆蓋范圍從重點一線城市到普通二三線城市發展,但想通過5G技術打造教學教研、校園管理深度融合的智慧5G高校還是不能如人愿。5G技術和教育的融合剛剛起步,高校作為創新創業的主陣地,由于資金和技術的限制,教育模式不能與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廣泛結合起來。學生對5G還非常陌生,體驗感不強,整體認知停留在表面階段,認為5G只是使網絡運行速度更快。
其次,5G技術作為新興事物,高校缺少專業技術人才,導致不能開設前沿課程,人工智能以及大數據等專業的技術應用不能與時俱進。高校教師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各學科還是以實驗和實踐為基礎,以教師為中心主講,學生聽的灌輸型模式。由于教師缺少5G技術的專業技能培訓,不能采用5G+教育的教學模式改革,導致5G的第一主戰場--課堂并沒有發揮實際的作用。5G技術會在課堂上開啟我們甚至無法想象的大門,最終將賦予學生更大的成功、更積極參與的能力,并讓他們接觸高等教育和新的職業道路。
最后,國內外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產生的重大影響,在日趨復雜的國際形勢下中國面臨的巨大挑戰,高校大學生作肩負著實現中國夢的歷史重任。2019年之后,社會進入“5G+”時代,互聯網發展重心由商業互聯網、內容互聯網轉到還未完善的產業互聯網。新的時代催生了新的人才需求,大學生們如果不關注變化,體驗變化,融入變化,就會被時代變化甩下。當代大學生是幸運的又是不幸的,面臨的不僅僅是復雜的時代變化,還有社會人才輩出的創業就業壓力。
2.2 大學生創業的新路徑
首先,學校要推動人工智能與教師發展的合作探索,要注意技術變革對教育領域帶來的挑戰和機遇,注重教育理論的建設,探索新技術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把5G技術和實踐帶入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成為與時俱進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學生創業打下技術基礎。其次,5G時代開啟的新信息革命必將催生一批新產業,新業態,對技術技能人才提出了新要求。高校要與時俱進開設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信息安全等專業,并把傳統的廣告、傳媒和物流等專業融合5G技術,豐富學生的創業項目。最后,大學生必須要努力創造,成為復合型人才,認真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比如情商、智商、領導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等,了解新技術,適應社會的發展,以迎接5G時代的挑戰與機遇。
當代社會對應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與日俱增,表面上看5G市場波瀾不驚,實際上從人才到技術都在醞釀極大的變革,所謂的機遇與挑戰也都在其中。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需要認真學習相關專業知識,掌握基本專業技能,以應對5G時代新浪潮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參考文獻:
[1]郭凌,張良杰,鐘石根,趙歡,邱麗娟.5G時代創新創業方向的研究與分析 [J].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7(02)
[2]張焱焱,冉祥金.5G時代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J].中國市場. 2020(14):174-175.
作者簡介:廖艷(1994-10),女,廣西合浦人, 漢族 ?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 ?助教,本科學歷, 研究方向:大學生就業指導和創新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