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桂芳,樊 超
(珠海市香洲區第十六小學,廣東 珠海 519070)
“頂層設計”一詞在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中被首次提出,會議指出:明確頂層設計改革的優先順序和重點任務。隨后2011年全國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再次提出“頂層設計”,并強調: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由此,頂層設計(工程學術語)正式成為當前政治界和學術界的新名詞。這一新概念的出現,給我國許多領域的改革帶來了很大的刺激,并被學者們用于解決各領域的改革難題,如校園足球改革等。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出臺了關于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諸多文件。隨著一系列政策文件的頒布,青少年校園足球的頂層設計基本完成。其中,關于“校園足球文化”相關內容在各個文件中也多次被重點提出,并將其定位重點任務來完成。(表1)
從表1各項政策文件中可知,國家非常重視青少年校園足球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同時也為校園足球文化的相關研究提供了政策基石。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錢穆先生曾言:所有問題,皆由文化問題產生,也由文化問題解決。積極健康的校園足球文化是校園足球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驅力。基于此,認識和理解青少年校園足球文化的內涵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表1 “校園足球文化”相關內容文件
馬克思文化觀認為,文化是實踐活動的結果和產物,文化的本質應體現人的主體性。《辭海》將文化界定為: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及社會意識形態與其相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從《辭海》中可知,文化包含了“精神”“物質”“制度”3個方面;從馬克思文化觀中可知,文化是由作為主體的人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創造而來的,那么人在實踐過程中必然滲透著人的主體行為屬性,也就意味著文化還具有人的意識行為性。此外,通過整理前人研究發現,文化還具有4種特征,即傳承性、群體性、約束性、意識行為性。筆者發現這4種特征囊括了物質、精神、制度和意識行為4個方面。綜上,文化擁有制度、物質、精神和意識行為4種屬性。
2009年,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印發《關于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通知》,該通知的發布意味著我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正式拉開帷幕。侯學華認為,校園足球是面向廣大學生,以所有足球活動相關內容為培育途徑,旨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五育”全面發展。劉夫力的研究提出,校園足球是以學校為活動場所,以游戲或比賽為核心和主導的多種多樣足球活動的統稱,它是學校體育的組成部分。綜上所述,校園足球可界定為:以學校為載體,以足球為媒介,旨在全面提高廣大青少年學生的體質和體能,普及足球知識和技能,促進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所進行的一系列教育實踐活動,其本質是“足球育人”。
趙傳勇的研究認為,校園足球文化屬于校園文化的子集,是以校園為固定區域場所,以足球活動為紐帶將校園師生連接起來,通過校園足球教學、訓練、比賽及足球社團等為載體,所開展的一系列校園足球實踐活動的過程。侯學華運用“四分法”將校園足球文化定義為:校園足球文化是校園足球相關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的總和。張興泉認為,校園足球文化是在校園場域內形成的、以足球為主題的、在代際間傳承、具有群體共享傾向的生活方式系統。學者胡慶山認為校園足球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校園為空間、以足球活動為內容、以校園足球精神為特征的一種校園群體文化。
綜上,從不同角度出發,學者們對校園足球文化的界定也不盡相同。筆者認為,既然文化由人創造又服務于人,其核心依然是“以人為本位”,因此,校園足球文化是以學校為依托、以師生為主體、以各種形式的足球活動為內容形成的具有群體性特征的并在代際間傳承的有形和無形產物(包括政策制度、物質條件、精神內涵及行為方式),并體現出群體意識和行為。
近年來,國家在頂層設計層面確定了我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的政策框架,并將其提升為國家戰略。依據文件可總結出我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開展的主要任務有健全校園足球工作機制、推進校園足球普及、深化校園足球教學改革、完善校園足球競賽體系、培育校園足球文化。其中,培育校園足球文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相較其他任務更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沉淀,原因在于這方面缺乏前期的學術實踐工作經驗。文化是校園足球的內核,是校園足球建設的核心工作。培育校園足球文化是校園足球發展的關鍵,是校園足球可持續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可以說,校園足球文化環境的好壞決定著校園足球發展的水平。那么,如何培育校園足球文化。歸根結底,我們還得先從它的內涵出發。
通過整理上述概念可知,文化具有傳承性、群體性、約束性和意識行為性4種特征,這4種特征囊括了物質、精神、制度和意識行為4個方面。筆者認為,校園足球文化的內涵可從文化的特征視角出發,因此,校園足球文化的內涵可直觀體現在校園足球制度文化、校園足球物質文化、校園足球精神文化、校園足球行為文化4個方面。需強調的是,校園足球文化在形成的過程中離不開“人”的主體性存在。
校園足球制度文化是建立在校園足球制度基礎上的一種文化形態。校園足球制度是對所有校園足球工作進行約束的各種關于行為的規章制度,是學校師生員工在校園足球管理、足球教育教學、訓練、比賽及科學研究等活動中所應遵循的行為準則,是學校管理者、決策者提高校園足球管理工作效能的必要保障。校園足球制度是具體的,校園足球文化是抽象的,校園足球制度的建設本質是為師生服務的,只有從學校師生主體的利益出發,得到師生的普遍認同和接受,二者才能結合成為校園足球制度文化,使其發揮約束、規范和主流價值引導的作用,推進校園足球文化健康發展。
校園足球制度文化貫穿于校園足球的管理、教學、訓練、比賽及其他足球相關實踐活動的始終。按照此邏輯可進行如下分類(圖1):管理層面包括校園足球工作組織管理制度、足球發展規劃、足球俱樂部管理制度、足球社團管理制度、場地器材管理制度、經費管理使用制度和校園足球監管工作制度;教育教學層面主要體現在校園足球教學制度上;訓練層面包括校園足球訓練制度和足球運動員選拔制度;比賽層面包括校園足球聯賽制度、學生外出比賽制度、學生裁判制度;其他層面包括校園足球運動風險保障制度、足球運動員行為守則、足球教師行為守則、外聘教練制度、足球教師培訓制度和校園足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

圖1 校園足球制度文化結構圖
校園足球物質文化是由校園足球教育教學、訓練、比賽等實踐活動所需的物質條件及其活動中所衍生出來的物質構成,是能被人客觀感受到的實體文化。因此,校園足球物質文化是校園足球文化的組成要素之一,是校園足球文化的外在表現和符號,是物質化的文化形態,是校園足球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意識行為文化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校園足球物質文化的出發點和目標要體現出“以人為中心”,突出人文關懷。校園足球的培育目標和價值取向可從校園足球物質文化中體現出來。校園足球物質文化環境可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興趣、喚起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及其個性的發展。因此,校園足球物質文化在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過程中發揮著潛移默化的教育功用。
校園足球物質文化是學校各項足球活動的物質載體。其具體分類如下(圖2):保障性層面包括足球場地器材、足球書籍及視頻、足球師資力量、足球經費、足球裝備;宣傳性層面包括足球宣傳欄、足球廣播系統、橫幅口號、足球文化墻、足球文化長廊;符號性層面包括足球雕塑、足球隊徽隊標、班徽班旗;活動衍生物層面包括足球榮譽墻、足球冠軍墻、足球展覽館、比賽成績榜、足球比賽照片等。

圖2 校園足球物質文化結構圖
校園足球精神文化是學校師生主體及其所擁有的生活方式在從事校園足球文化活動時體現出來的思維活動和共同的認知狀態,是學校師生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的體現,是校園足球文化的靈魂主導和方向引領。校園足球精神文化賦予了校園足球生命活力,反映了校園足球的辦學特色和精神風貌,是校園足球文化中最具有滲透性的影響全校師生主體行為的文化,具體影響包括主體成員的思想道德、行為習慣及價值觀念。
校園足球精神文化可分為3個層面(圖3):一是認知層面,包括校園足球理念、校園足球指導思想、校園足球目標、足球口號、足球理論知識、足球意識等;二是情感層面,包括足球心理素質、意志品質、拼搏精神、足球名人名事、校園足球氛圍等;三是價值觀層面,包括足球價值、足球道德觀念和校園足球品牌等。

圖3 校園足球精神文化結構圖
行為,是形成“行為文化”的根源,行為文化產生于主體行為的長期積淀。校園足球行為文化是學校師生在教學、訓練、比賽及其他足球相關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特定行為方式和行為結果的積淀。教師和學生作為校園足球文化中的主體,在校園足球行為文化的形成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園足球行為文化體現著行為主體的多樣性、主體行為方式的多樣性及行為觀念的復雜性。校園足球行為文化的主體主要包括教育者——教師和受教育者——學生;校園足球行為文化的主體行為方式的多樣性和行為觀念的復雜性源自他們在其目標追求和價值觀念等方面存在著認知上的差異,他們在足球實踐活動中參與角色的不一樣決定了校園足球行為文化在形式上呈現出動態多樣性特征。
作為校園足球行為文化主體之一的教師,其作用主要體現于所擁有的知識價值觀及情感態度觀對另一主體(學生)行為的知識價值觀和情感態度觀的影響。教師的知識價值觀主要受3個因素的影響:一是教師的教育科學素養,主要包括學歷水平、品德修養、廣博學識、教育教學能力、教育教學理念、教育創新意識等;二是教師的足球專業素養,主要包括運動員等級、運動比賽經歷和成績、教練員等級、執教經歷和成績、足球系統理論知識等。教師的情感態度觀,包括工作態度、意志品質、對足球教育事業的熱愛以及足球理想等。學生的知識價值觀主要受其足球素養的影響,包括足球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足球的技能水平等。另外,學生的足球素養又受其自身身心狀況的影響,包含其身體生長發育程度、身體素質情況、心理健康情況及心理發展特征。學生的情感態度觀包括足球學習、訓練和比賽態度、對足球的喜愛程度、意志品質和足球夢想等。除此之外,從學生角度出發,學生家長對足球的態度(如喜愛足球的程度、是否支持孩子踢足球等)在很大程度上亦能影響學生的足球行為觀念。
校園足球行為文化是校園足球文化中最活躍的動態層面,包括教學科研活動,如足球課堂教學活動、足球教研活動、足球校本課程開發等;賽事組織工作,如足球趣味運動會、足球大課間比賽、校園足球聯賽、校際足球比賽、其他外出活動比賽等;課外文化活動,如足球手抄報、足球知識競賽、足球沙龍、足球征文、足球嘉年華、開展校園足球冬夏令營、足球文化節等;其他活動,如足球梯隊建設、足球啦啦隊建設等。(圖4)

圖4 校園足球行為文化結構圖
校園足球行為文化相較其他靜態文化而言是以動態形式存在的,它在校園足球精神文化的指引下、物質文化的支持下、制度文化的保障下進行各種足球實踐活動的同時又創造出新的校園足球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它在校園足球文化的總體構建中處于核心地位,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