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燦權 楊燕華 林碧惠 蔡艷
社區獲得性肺炎是小兒的一種常見感染性疾病,尤多見于嬰幼兒,也是<5 歲小兒死亡的首位原因,嚴重威脅其身體健康[1]。由于嬰幼兒年齡及氣道生理及免疫功能發育等特點,嬰幼兒更易發生肺炎并進展為重癥肺炎[2]。患兒機體存在免疫功能紊亂、機體免疫細胞及血清細胞因子的變化可能與本病的發生、發展及其預后有著密切的關系[3]。因此本研究通過收集嬰幼兒重度社區獲得性肺炎患兒的免疫相關檢驗指標,觀察機體在這一時期免疫應答變化,并記錄分析患兒的預后轉歸等資料,希望能通過此臨床研究初步對重度社區獲得性肺炎嬰幼兒的免疫功能變化有進一步了解,為疾病的早期診斷及轉歸等提供依據[4,5]。
1.1 一般資料 選取佛山市南海區婦幼保健院2019 年2 月~2020 年8 月就診的嬰幼兒重度社區獲得性肺炎患兒120例,將患兒按照年齡分為A 組(0~3 個月)、B 組(4~6 個月)、C 組(7 個月~1 歲)、D 組(1~3 歲),每組30例。另選取同期接受治療的普通肺炎患兒30例作為對照組。
1.2 診斷標準 根據《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 修訂)》[4],符合以下任何一項的社區獲得性肺炎患兒即可診斷為重度社區獲得性肺炎:①一般情況差;②有拒食或脫水征;③有意識障礙;④呼吸頻率明顯增快;⑤有發紺;⑥有呼吸困難(呻吟、鼻翼扇動、三凹征);⑦肺浸潤范圍:多肺葉受累或≥2/3 的肺;⑧有胸腔積液;⑨脈搏血氧飽和度≤0.92;有肺外并發癥。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 修訂)》重度社區獲得性肺炎標準病例;②嬰幼兒患兒,0~3 歲,性別不限。
1.4 排除標準[5]①不符合重度社區獲得性肺炎標準;②不能配合完成抽血實驗者;③病情需要轉院難以記錄完整數據者;④患有遺傳代謝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及嚴重心、肝、腎臟疾病的患兒;臨床資料及相關數據不完整的患兒。
1.5 方法 收集并比較五組患兒的臨床資料,包括血常規指標(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計數及比例)、體液免疫指標(IgG、IgM、IgA、B 淋巴細胞計數)、細胞免疫功能指標(T 淋巴細胞計數、NK 細胞)、C 反應蛋白、降鈣素原等檢驗指標。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A組、B組、C組、D組、對照組患兒的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計數及單核細胞比例、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水平呈下降趨勢,IgG、IgM、IgA、B淋巴細胞計數、T淋巴細胞計數、NK細胞水平及總有效率呈上升趨勢,五組患兒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計數及單核細胞比例、IgG、IgM、IgA、B淋巴細胞計數、T淋巴細胞計數、NK細胞、C 反應蛋白、降鈣素原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五組患兒血常規指標、體液免疫指標、細胞免疫功能指標、C 反應蛋白、降鈣素原比較()

表1 五組患兒血常規指標、體液免疫指標、細胞免疫功能指標、C 反應蛋白、降鈣素原比較()
注:五組比較,P<0.05
嬰幼兒時期容易發生重度社區獲得性肺炎,治療困難,醫療成本較高,給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和精神負擔。目前臨床上的研究缺乏橫向對比及多方面的免疫功能應答數據,缺乏免疫應答對疾病發展影響進一步分析,且對發病時病原種類有無免疫反應應答差異或自身免疫系統特異或非特異免疫應答有無表達偏移暫無相關研究。更為重要的是國內外均缺乏嬰幼兒重度社區獲得性肺炎免疫應答狀態分析的相似研究。而重度社區獲得性肺炎相對于傳統重癥肺炎而言,可以更早及更靈敏的識別出病情嚴重患兒,為疾病的盡早干預及治療提供依據[6]。故明確這一時期的肺炎患兒免疫應答狀態對揭示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及指導治療有十分重要作用。本研究中,五組患兒的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計數及單核細胞比例、C 反應蛋白、降鈣素原水平呈下降趨勢,IgG、IgM、IgA、B 淋巴細胞計數、T 淋巴細胞計數、NK 細胞水平呈上升趨勢,五組患兒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計數及單核細胞比例、IgG、IgM、IgA、B 淋巴細胞計數、T 淋巴細胞計數、NK 細胞、C 反應蛋白、降鈣素原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普通肺炎患兒相比,重度社區獲得性肺炎患兒體液免疫指標及細胞免疫指標均較低,提示重度社區獲得性肺炎患兒存在免疫功能低下[7,8]。同為嚴重肺部感染,年齡越小,體液免疫及細胞免疫數據更低,考慮與患兒免疫發育有關,年齡越小,免疫發育不完善,故免疫應答低下。血常規、C 反應蛋白、降鈣素原結果提示,由于嚴重的肺部感染,患兒存在明顯的炎性應激反應,機體炎性細胞產生大量炎性介質,炎癥因子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相關[9,10]。
綜上所述,嬰幼兒重度社區獲得性肺炎患兒的年齡越小,免疫應答越差,其嚴重程度與肺炎預后相關;隨著患兒年齡的增加,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功能提升,預后轉歸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