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婉娟 黃莉青
冠心病患者在進行PCI 術時,需要大劑量使用造影劑,進而使得腎臟對造影劑毒性的耐受能力下降。合并早期DN 患者往往腎臟耐受能力較未合并DN 患者差,PCI 治療后更易發生腎功能損傷。為避免發生造影劑腎臟損傷,臨床通常給予碳酸氫鈉治療,但隨著患者病程的延長,會出現單藥控制不佳的情況。維生素C 是體內多種酶反應途徑的重要輔助因子,能夠保護巰基以及促進谷胱甘肽的恢復[1,2]。碳酸氫鈉聯合維生素C 或許可產生協同效應。基于此,本研究將其應用于冠心病合并早期DN 患者PCI 術后,探討臨床應用療效。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 年9 月~2020 年9 月收治的108例冠心病合并早期DN 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4例。對照組男27例,女27例;年齡45~68 歲,平均年齡(50.21±5.94)歲;病程2~4 年,平均病程(2.23±0.60)年;心功能分級:Ⅰ級22例,Ⅱ級22例,Ⅲ級10例。觀察組男24例,女30例;年齡46~69 歲,平均年齡(50.12±6.30)歲;病程2~5 年,平均病程(2.34±0.89)年;心功能分級:Ⅰ級24例,Ⅱ級21例,Ⅲ級9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經冠狀動脈造影術確診為冠心病;②臨床診斷為早期DN;③心功能分級為Ⅰ~Ⅲ級;④患者及家屬同意本研究。排除標準:①心功能Ⅳ級;②對藥物過敏者;③術后生命體征不穩定。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碳酸氫鈉治療,術前1 h 靜脈注射1.5%碳酸氫鈉注射液以3 ml/(kg·h)輸入,1 h 后改為1 ml/(kg·h)持續輸入至操作后6 h。觀察組給予碳酸氫鈉聯合維生素C 治療,維生素C 片口服,1~2 片/次,3 次/d 碳酸氫鈉用藥方案同對照組。兩組共治療4 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治療前后臨床指標、不良反應(惡心、水腫)發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血糖水平恢復至正常,不良癥狀均消失;有效:血糖指標部分恢復,不良臨床癥狀部分恢復;無效:血糖水平未得到恢復,不良癥狀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3]。臨床指標:干預前后抽取靜脈血2 ml,離心分離血清,采用免疫化學發光法檢測TC、BUN。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
2.2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TC、BUN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TC、BUN 水平均較治療前下降,且觀察組TC、BUN 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指標對比(,mmol/L)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指標對比(,mmol/L)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aP<0.05;與本組治療前對比,b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治療期間,觀察組發生惡心2例、水腫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56%(3/54);對照組發生惡心2例、水腫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41%(4/54)。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53,P<0.05)。
隨著碘造影劑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越來越多的應用,PCI 已成為治療冠心病合并早期DN 的主要方法。PCI中使用的造影劑會加重腎功能的損害,各種臨床狀況很容易加重患者的狀況,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容易導致死亡。臨床通常選擇碳酸氫鈉,可使尿液呈弱堿性,促進尿酸的排出,并減少造影劑對腎功能的損害。由于患者患病時間較長,單一用藥對脂肪代謝的恢復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對腎功能的改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對患者較為關鍵。
維生素C 是一種水溶性物質,可促進氧化型谷胱甘肽的還原,一定程度上減少細胞膜中的過氧化物質,減少氧化應激以及自由基的堆積對機體腎臟組織損傷[4]。碳酸氫鈉及維生素C 的組合可降低抗氧化的能力,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的凝集,促進血液向腎臟的流動機腎臟的灌注能力。
本研究中,觀察組總有效率94.44%高于對照組的81.4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碳酸氫鈉聯合維生素C 治療可提高患者的效果。維生素C 能夠減少自由基產生和促進自由基的清除。對血脂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同時能夠達到抗脂質的作用。因此,可部分延緩患者病情的發展[5]。碳酸氫鈉聯合維生素C對尿白蛋白方面具有顯著的協同作用,造影劑的補充液體可以降低因大量造影劑的使用而導致的滲透性利尿,水合可以抵消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降低血液中造影劑的濃度,從而減少腎血管收縮,抑制機體的氧化應激反應。
TC、BUN 分別是評價冠心病合并早期DN 患者術后的常見臨床指標[6-8]。本研究中,治療后,兩組患者TC、BUN 水平均較治療前下降,且觀察組TC、BUN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碳酸氫鈉聯合維生素C 可有效調節患者的脂代謝紊亂,究其原因:碳酸氫鈉聯合維生素C 可通過增加腎血流量,機制機體過度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釋放,維生素C可降低機體內的氧自由基失活,將其轉變為脫氫抗壞血酸,達到抗氧化作用。同時研究發現通過維生素C寫的治療可降低造影劑對腎臟的損傷,改善患者術后的腎臟功能[9-11]。除此之外,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碳酸氫鈉聯合維生素C 治療不良反應少,其結果與夏奇奐等[12]研究相符。
綜上所述,對于冠心病合并早期DN 患者PCI 術后患者使用碳酸氫鈉聯合維生素C 療效顯著,可緩解腎功能損傷,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