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強,孫墩坡,滕光紅,楊曉明
(南京中醫藥大學連云港附屬醫院1.眼科,2.治未病中心,江蘇 連云港222004)
白內障是發生于晶狀體的常見疾病,任何晶狀體的渾濁均可稱為白內障。相關研究報道,白內障是視力殘疾、致盲的常見原因,人群患病率高達25%[1]。手術治療可有效重建患者視功能,但也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創傷,部分患者術后會出現異物感、眼睛干澀等并發癥,長久會造成角結膜病變即干眼癥[2-3]。目前臨床多采用人工淚液、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hEGF)衍生物滴眼液等西藥治療白內障術后干眼癥,但治療效果仍需進一步提高[4-5]。相關研究報道,杞菊地黃丸對干眼癥具有養肝明目、滋陰益腎的作用。目前杞菊地黃丸聯合rhEGF衍生物滴眼液治療白內障術后干眼癥的臨床療效尚不明確[6]。因此,本研究將其聯合治療白內障術后干眼癥的效果。
選取2018年6月—2021年1月南京中醫藥大學連云港附屬醫院收治的92 例白內障術后干眼癥患者(92 眼)。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聯合組,每組46 例(46眼)。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齡43~72歲,平均(50.87±8.65)歲;干眼病程6 個月~2年,平均(1.47±0.51)年;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16.38~27.43 kg/m2,平均(23.02±3.58)kg/m2。聯合組男性22 例,女性24 例;年齡41~75 歲,平均(51.28±8.97)歲;干眼病程5 個月~2.5年,平均(1.52±0.58)年;BMI 16.33~27.58 kg/m2,平均(23.45±3.87)kg/m2。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n=46)
1.2.1 納入標準 西醫診斷符合《中華眼科學》[7]干眼癥的診斷標準:①存在眼皮有沉重感、異物感、癢感、眼睛干澀、流淚、疼痛、視物模糊、畏光、眼紅、視疲勞、分泌物增多等慢性癥狀(≥2 項);②角膜熒光色素染色顏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 FLS)評分≥1 分;③淚膜破裂時間(tear film break-up time, BUT)<5 s,基礎淚液分泌量(basal tear secretion, SIt)≤5 mm/ 5 min;同時具備上述3 項情況即可確診為干眼癥。中醫診斷符合《中醫眼科學》[8]干眼癥的診斷標準:①年齡>18 歲;②單眼發病;③首次采用本研究藥物治療;④依從性良好;⑤近3 個月無精神類或雌激素類藥物使用史。
1.2.2 排除標準 ①有藥物、酒精依賴性者;②合并嚴重沙眼、淚道阻塞、結膜瘢痕化或外傷所致白內障者;③合并嚴重肝、腎及心腦血管疾病者;④合并類風濕關節炎、干燥綜合征等免疫疾病者;⑤合并惡性腫瘤或精神異常者;⑥娠妊或哺乳期婦女;⑦有眼局部其他疾病史者;⑧對本研究所有藥物過敏者;⑨治療依存性差者;⑩合并精神疾病或認知功能障礙者;?先天性無淚腺、無淚癥者。
1.3.1 對照組 給予rhEGF 衍生物滴眼液(深圳市華生元基因工程發展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40006,規格:3 ml∶15 000 IU)治療,1滴/次,3次/d,連續治療12 周。
1.3.2 聯合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杞菊地黃丸(南陽市仲景宛西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41021905,規格:240丸)治療,8丸/次,2次/d,連續治療12周。
1.4.1 中醫臨床癥狀評分 治療前后對所有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評分。中醫臨床癥狀評分包括主癥:眼干澀畏光、視物易疲勞、白睛有淡紅血絲、視物不清,次癥:腰酸膝軟、耳鳴頭暈、易怒煩躁、口干咽喉燥、舌苔薄黃、脈細數。依據《中醫眼科學》[8],采用4 級評分,主癥每項0 分、2分、4 分、6 分,次癥每項0~3 分,總分0~42 分,分數越高表明病情越嚴重。
1.4.2 FLS 評分、BUT 及SIt ①FLS 評分:患眼結膜囊內滴入1 滴熒光素鈉溶液,囑患者眨眼數次,觀察4 個象限染色情況,將無著色、散點狀著色、彌漫點狀著色及片狀著色分別評為0分、1分、2分、3 分,總分0~12 分,分數越高表明病情越嚴重。②BUT 檢查:患眼結膜囊內1 滴入滴熒光素鈉溶液,采用裂隙燈鈷藍色濾片觀察最后一次瞬目至角膜第1 個黑斑出現的時間,重復3 次,取平均值。③SIt:分別于治療前后行淚液分泌實驗,將測試濾紙首端于折線標記處反折后置于患眼下眼瞼中外1/3 交界處的瞼結膜囊顳,患者雙眼閉眼5 min 后取出濾紙并測量濾紙浸濕長度。
1.4.3 臨床療效 依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9]判定臨床療效。①治愈:臨床癥狀評分降低≥90%,裂隙燈檢查結膜角膜及淚液情況正常;②顯效:臨床癥狀評分降低70%~90%,結膜角膜、淚液情況較治療前明顯改善;③有效:臨床癥狀評分降低30%~69%,膜角膜及淚液情況較治療前有所好轉;④無效:臨床癥狀評分降低<30%,裂隙燈檢查結果與治療前無明顯改變。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4 不良反應 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情況。
數據分析采用SPSS 23.0 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比較用配對t檢驗或t檢驗;等級資料以等級表示,比較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主癥、次癥及總分比較,t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主癥、次癥及總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組低于對照組。見表2。
聯合組治療前后主癥、次癥及總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4.751、29.086 和23.303,均P=0.000),治療后均降低;對照組治療前后主癥、次癥及總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8.875、24.54和18.267,均P=0.000),治療后均降低。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n=46,分,±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n=46,分,±s)
注:?與治療前比較,P <0.05。
組別聯合組主癥治療前16.21±3.12治療后4.05±1.17?次癥治療前9.85±1.51治療后2.76±0.65?總分治療前26.06±5.43治療后6.81±1.38?對照組t 值P 值15.85±3.08 0.575 0.567 6.48±1.36?9.482 0.000 9.75±1.43 0.337 0.737 3.94±0.73?8.451 0.000 25.60±5.21 0.428 0.670 10.42±2.15?9.891 0.000
治療前兩組患者FLS 評分、BUT 及SIt 比較,經t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FLS 評分、BUT 及SIt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FLS 評分低于對照組,BUT、SIt 高于對照組。見表3。
聯合組治療前后FLS 評分、BUT 及SIt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0.950、24.376 和28.246,均P=0.000),治療后FLS 評分降低,BUT、SIt 升高;對照組治療前后FLS 評分、BUT 及SIt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0.990、20.345 和30.027,均P=0.000),治療后FLS 評分降低,BUT、SIt 升高。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LS評分、BUT及SIt比較 (n=46,±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LS評分、BUT及SIt比較 (n=46,±s)
注:?與治療前比較,P <0.05。
組別聯合組FLS評分治療前10.06±1.48治療后3.12±0.35?BUT/s治療前5.03±0.85治療后12.38±1.86?SIt/mm治療前3.87±0.51治療后10.35±1.47?對照組t 值P 值10.12±1.56 0.195 0.846 4.98±0.57?19.465 0.000 4.96±0.78 0.425 0.672 9.82±1.42?7.658 0.000 3.92±0.58 0.453 0.651 8.81±0.94?6.178 0.000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經秩和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5.438,P=0.016),聯合組高于對照組。兩組總有效率比較,經χ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842,P=0.028),聯合組高于對照組。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46,例(%)]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干眼癥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淚液分泌異常或動力學異常,使淚膜穩定性降低,同時伴發眼表組織病變、眼部不適等,多表現為視物疲勞、眼干癢等臨床癥狀[10-11]。目前臨床多采用rhEGF 衍生物滴眼液治療干眼癥,雖然可緩解臨床癥狀,但是療效還有待進一步提高[12-14]。中醫認為白內障屬“白澀癥”范疇,其病機主要為肝腎陰虛,致使陰血不足、目失所養,導致眼干澀。現代中醫學認為,白澀癥的發生主要與肝、腎、肺三臟有關,肝開竅于目、肝受血則可視[15]。故治療肝腎陰虛型干眼癥應以補氣養血、養肝滋陰、益精明目為主。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聯合組主癥、次癥及總分均低于對照組,rhEGF 衍生物滴眼液中的表皮生長因子,能夠提高角膜上皮細胞增殖速度,加快創傷修復。本研究中采用的杞菊地黃丸中的枸杞子味甘,性平,具有滋腎、潤肺、補肝、明目等作用;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具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的功效;熟地黃味甘,性微溫,具有滋陰,補血等作用;酒萸肉味酸、澀,性微溫,具有補腎益精、滋補肝腎等作用;牡丹皮味辛、苦,性寒,具有清熱、活血的作用;山藥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等作用;茯苓味甘,性平,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等作用;澤瀉味甘,性寒,具有利水、泄熱等作用;全方共奏健脾化痰,燥濕之效,有利于改善臨床癥狀。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枸杞子中的活性成分具有調節免疫功能、護肝及抗氧化等作用[16-17];菊花富含的維生素A 具有抑菌、消炎等作用。rhEGF 可刺激淚腺細胞增殖,并促使角膜上皮細胞再生、淚腺分泌[18]。劉蘊劼等[19]研究發現,采用玻璃酸鈉聯合rhEGF 凝膠治療白內障術后干眼癥療效較好。杞菊地黃丸聯合rhEGF 衍生物滴眼液治療白內障術后干眼癥效果優于獨立使用,可近一步緩解干眼癥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療效。
FLS 評分是臨床評估表皮細胞完整性的常用指標[20]。BUT、SIt 可反映患者淚膜的穩定性、淚液分泌情況[21-22]。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聯合組FLS評分低于對照組,BUT、SIt 則高于對照組,提示杞菊地黃丸聯合rhEGF 衍生物滴眼液治療白內障術后干眼癥有利于保護角膜上皮細胞的完整性,提高淚膜的穩定性,并增加淚液分泌。王科等[23]也研究發現,中藥熏蒸聯合杞菊地黃丸治療白內障術后干眼癥可通過保護角膜上皮細胞的完整性,提高淚膜的穩定性,同時增加淚液分泌,改善淚液分泌質量,近而提高療效。本研究中,聯合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杞菊地黃丸聯合rhEGF 衍生物滴眼液治療白內障術后干眼癥可提高臨床療效。同時,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未發生明顯不良反應,安全可靠。
綜上所述,杞菊地黃丸聯合rhEGF 衍生物滴眼液治療白內障術后干眼癥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保護角膜上皮細胞的完整性、提高淚膜的穩定性,增加淚液分泌,提高臨床療效,且安全可靠,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