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賀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開展實境課堂教學模式,是深化校企合作、加強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所謂“實境課堂”就是把學校的課堂按企業的運行特點來建,即引入企業的設備、文化、管理等,讓學生在“企業化”的課堂環境中感受企業的工作過程,并實現“教、產、研、學、訓”的結合,從而使職業學校的課堂環境體現出“企業與教室、學生與學徒、教師與師傅、作業與產品”相融合的特征。
一、實境課堂實施的必要性
《國際貨代實務》是中職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國際貨運代理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推進現代學徒制的實施,需要校企的深度融合。目前,大多數院校能夠做到的就是把企業的真實案例引入教學課堂,受到港口、碼頭、機場等管理的限制,學生沒有辦法到企業跟崗實習。海陸空各個航線的業務崗,也是在公司的辦公室辦公,接收不了大量的學生,且學生即便跟著師傅學習,也只是靠觀察學習,很難有動手操作的機會,這樣的學徒制浮于表面。
同時,學校運作機制和企業運作機制、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存在較大差異,還沒有真正融合,也制約了校企之間的深度合作以及受教育者從學員、職業人到社會人的角色轉化。很多學校由于地處偏僻、周邊沒有合適的企業,考慮到學生安全問題、專業不適合企業無法接受大批量的人,而企業接收大量的人的專業又不符合學校等等問題而讓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二、實境課堂實施的內容
(一)在現代學徒制基礎上雙導師共建“實境課堂”教學模式
為了確保現代學徒制的有效實施,校企聯合成立了實境課堂工作小組,設立組織機構并制定了實境課堂實施指導方案,包括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及課程標準及考核評價方法等。貨運代理課程根據指導方案結合企業工作實際,將貨代企業管理制度、貨代企業文化、工作流程、績效考核、工作現場融入到課堂,開發具有專業特色的“實境課堂”教學管理模式。“實境課堂”實施過程中學生即員工、教師、企業導師即師傅、成績即業績、學分即工資,各公司根據貨代企業實際工作任務情境布置任務、制定計劃、進行決策、實施、檢查實施效果、評估效果,構建一個完整的“實境課堂”教學模式。
(二)校企共同開發“實境課堂”模塊化課程體系
校企首先對貨代公司的典型工作崗位進行能力分析,開發行動領域和學習領域。貨代公司分享實際工作中的任務、典型工作過程分析、工學單元形成以及企業真實案例,校企雙導師根據企業的工作實際總結歸納典型工作崗位,再開發行動領域,總結學習領域,根據學習領域確定貨運代理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將原有的國際貨代實務課程進行課程重構,從貨代業務承攬、客戶管理、業務咨詢、報價、簽單、租船訂艙、拖車、做箱、報關報檢、裝船到結算,將完整的貨代工作流程展現給學生學習,并把企業工作環境1:1再現到課堂呈現給學生,用企業的崗位標準要求學生,達到完善模塊化課程體系的目的。
(三)建立虛擬工資制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
貨代課程的實境課堂的考核由貨代公司評價、學校考核、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四方構成。同時實境課堂考核是模擬工資績效的考核,實施過程性考核,將學生的勞動紀律、工作業績貫徹整個教學過程,通過企業“布置真實工作考試情境”、“抽取工作崗位”和“模擬崗位實操”為主要考試流程,學校綜合考核評定,教師組織實踐操作考核和學生自評考核結果為考核標準。整體評價體系由出勤20%,平時成績(學校考核、教師評價、學生自評)40%,期末成績(企業考核)40%構成。考核評價貫穿整個學習過程,考核嚴格,學生重視。
(四)將貨代企業文化融入班級文化
融合班級文化和企業文化,培養學生職業素質是中職教育發展的要求,學生們不僅要學會職業技術技能,更應了解職業理念、職業行為規范和職業道德,學生的思想修養、行為規范、做人原則、敬業精神、合作精神,以及活動能力、組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是他們將來競爭上崗的基本要求。不僅僅是學習企業案例,也要把貨代企業的口號、理念、價值觀、企業的組織結構、管理制度、員工風采等融入班級文化,通過企業文化來引導和規范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使學生逐步了解、習慣和自覺遵守相關職業的素質要求,認可企業,實現校企零距離過度。
(五)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推動實境課堂實施
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結合貨代企業當前的EDI等前沿技術,操作企業真實的工作流程以及運用各種報單系統完成制單、申報等項目工作,完全使用真實軟件,讓學生對貨代企業的業務處理變得更加熟練。
三、形成了不一樣的“貨代課堂”
通過實施實境課堂,學生對貨代企業更加了解、企業忠誠度有效提高,工作熟練度、工作質量顯著提升,現代學徒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促進了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
第一、通過實境課堂教學,學生對企業制度、工作態度、團隊協作精神、交往溝通能力、服從力和執行力等企業文化素養明顯提高,也明確了未來的發展目標。例如:班級文化中融入企業文化的元素;晨會喊口號、商貿談判、禮儀訓練等。第二、真實的工作情境和任務使得企業實際工作1:1搬到教學課堂,完全復制企業業務,實現對學生的精準培養。貨代企業對學生的英文能力要求較高,同時對學生的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服務精神有較高的要求,學生同時也要學習各國的文化習俗,能夠進行跨文化交流,尊重各國豐富習慣,堅定民族自信,培養愛國情懷。從貨代課堂走出的學生,一看就是做貨代工作的人。
2.發揮了“貨代人”為社會服務的功能
第一,與企業合作完成企業工作任務。實境課堂的實施不僅提高了學生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和企業文化的感受,而且完成了學徒制企業的工作任務,如幫助企業審單、錄單,能夠為企業進行大數據分析等;第二,為社會培訓提供達1000余人次;利用專業良好的實訓環境為兄弟院校、社會人員進行培訓。第三,每年除為在校生職業技能考證培訓百人次外,還為地方企業提供崗位職業資格證書培訓200多人次,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凸現了貨代教學的“新、特、奇”
通過實境課堂的實施,讓貨代教學呈現了新、特、奇。新,在于課堂模式新,學生在校即在企,學習興趣高漲;特,在于教學內容、管理方式有特色,“工單式”、“工資制”都讓貨代教學特色顯著;奇,貨代學生很“奇怪”,每天西裝革履,不像在上學,事實上在學校里已經在完成各項企業工作。這種實境模式,讓學生能夠學到真東西,更能夠掌握新知識新技能,帶來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河北省職業教育科學研究“十四五”規劃《基于現代學徒制下中職物理服務與管理專業“實境課堂”實踐教學研究》(JZY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