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在門外的鑰匙
咚咚咚,敲門聲將晚飯后在臥室床上抱貓閉目養神的枝子嚇得一激靈。而在客廳里看足球比賽正入迷的丈夫阿彪根本沒有覺察到。
難道是自己的錯覺?枝子這些天腦海時常會出現一些異響,神經一直緊繃,總感覺像有什么事情要發生。枝子在一家醫院精神科工作,是一名出色的心理醫生。
枝子趿著拖鞋來到客廳。咚咚咚,這次枝子聽得真切!
快,看看,是誰敲門?枝子將阿彪從電視機前拽到門口。
經商的阿彪回到家里有倆愛好,一個是看體育比賽,一個是打游戲。那么大的人了,有顆小孩心。
阿彪來到門鏡前。向外一瞧,啊,確實有人,是個染著一頭黃發的小伙子。
你快看,認識不?不認識可不能開門呀!枝子神情有些緊張。
阿彪搖了搖頭。那,不管他,敲門也不能開,誰知道是什么人啊!枝子小聲卻堅決地說。她以前常這樣告誡阿彪及親朋好友,現在社會上人員流動大,秩序混亂,有人叫門千萬要注意,一般情況下盡量別給開門。
咚咚咚,敲門聲還在持續。誰,誰呀?!干什么?!沒容枝子做進一步反應,性急的阿彪便朝外面大聲喊道。
哦,鑰匙,你們的鑰匙!門外的黃毛應道。從門鏡里,枝子看到了阿彪粗心的結果,一串鑰匙,其中的翡翠樹葉是那么熟悉。你進門時鑰匙忘拔了?枝子瞪著阿彪。
阿彪一吐舌頭,“我手里抱著東西,一著急就……嗨!”言畢猛地打開房門,呼嘯而出的他驚得門外小伙子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一步。
我是樓上的,回來時發現你家鑰匙掛在門外,就想敲門告訴一下,誰知叫了半天你們才開門。小伙子用手指著樓道解釋。樓上是頂層的閣樓,上下樓要在阿彪家門口乘坐電梯,這阿彪是清楚的,不過眼前小伙子他真沒見過。阿彪沒有多想,接過鑰匙,道了謝,便和枝子回到屋中,繼續看起了電視。而枝子卻說什么也靜不下心了。
這個黃毛到底是不是樓上鄰居,怎么有些賊眉鼠眼的?他就那么好心腸,還等了好長時間?鑰匙在他手里,能不能再另配一把或者壓個鑰匙模啥的?哎喲,枝子越想越感覺可怕,后背直冒涼風,翻來覆去折騰一宿也沒怎么睡著。
趁第二天休班,枝子在阿彪出門后便開始了行動。她從貼在門外面的小廣告上找到開鎖公司的電話號碼打了過去,不一會,一個背著工具箱的年輕人就來到枝子面前。
“大姐,您把房門鑰匙弄丟啦?”面孔黑黑的年輕人問。
“嗯嗯,是是,是呀。”枝子沒好意思說出真相,便含混回答。
“那鎖芯換好的還是一般的?鎖芯分A級、B級和C級,C級又叫超B級,一般企業或單位用……”黑小子嘴里打著機關槍。
“換好的,換最好的!”枝子腦袋有些嗡嗡作響,也許與昨晚沒睡好覺有關,但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了。她解決了很多病人的心理問題,自己的狀態卻越來越差。
其實小偷的技術也是水漲船高,不過我給您換的鎖芯是安全可靠的,但要記住一條,出門一定要反鎖。當然這樣的鎖芯對于專業人士來講,那是不在話下的!黑小子滔滔不絕。
哦,這么說,你們開鎖很容易唄?!枝子有些驚訝。
但我們是公安局備案的,那是講誠信的!黑小子見枝子有些異樣,忙解釋道。
那如果……枝子沒有再問下去,她記下了黑小子的姓名、個人電話和公司地址。晚上,阿彪見枝子先斬后奏來了這一手,也只好認同般地說,換了好,這下安全了。
不過枝子依然沒有放松警惕,她要尋求一種保證。在又一次休班時,她按圖索驥找到了黑小子的公司,公司里的人說他昨天已經辭職了。她隨即撥打了黑小子的電話,聽筒里卻傳來停機的聲音。
枝子感到仿佛跌下了懸崖,深一腳淺一腳也不知怎么回的家。她心中的疑團像冬季的霧霾,越擴越大,塞得胸腔滿滿的。枝子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和誰也不想交流。阿彪領著她來到枝子的科室,主任診斷其患了抑郁癥,但癥狀較輕,需及時介入治療。處方為:藥物加運動療法。
阿彪替妻子請了假,將公司交給其他人打理,全心陪妻子康復。他慶幸讀初中的兒子在學校寄宿,要不可真分身乏術了。不過讓阿彪納悶的是,呆愣的枝子手中攥著一樣東西。
阿彪連哄帶騙費力分開枝子的手,他看到了翠綠的翡翠樹葉,還有連在一起的那把掛在門外的鑰匙!那是幾天前阿彪摘下來的。
阿彪的鼻子一陣陣發酸,他拽起枝子,嘴里說了句,走,運動去!他知道,另一把更加重要的鑰匙,攥在他的手里呀!
一個故事的三個層次
此時這個故事才剛剛開頭,你看,王武征的小眼睛又瞇成了一條縫。年過半百的他性緩語遲,謙卑和善,人們都笑稱他“王無爭”。
爭什么呢?三十多人的一個小集體,能聚到一起都是緣分啊。再說了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還沒有硬性任務,大家你親我愛,好好工作,豈不優哉游哉。王武征常常這么想。
“今年評優經過職工不記名投票,已經產生。張嬌排名第一,李曉熙排名第二……”單位一把手“眼鏡孫”表情莊重而又語氣輕松地公布評優結果,同時偷偷拿鏡片后面的余光掃視眾人。
職工們神態各異。有的交頭接耳、有的竊竊私語、有的“吧嗒”“吧嗒”嚼口香糖,有的目光斜視窗外。康凱這小子不知是早有預謀,還是憋了半天終于挺不住了,竟“噗”的一聲放出一個很響的屁來。這下職工們注意力統一了,“嘩”的一下笑翻了。
當然,也有一直豎起耳朵目不轉睛地盯著“眼鏡孫”的,那是張嬌、李曉熙們。用領導的話說她們可都是上進心極強的人。身材婀娜的張嬌常到“眼鏡孫”辦公室請示工作,手里拿著一塊毛巾,將領導的桌椅以及心情擦拭得陽光燦爛,盡管單位已有專人按時保潔。風姿綽約的李曉熙擅長娛樂項目,打麻將、跳舞、臺球等樣樣精通。更拿手的是揣摩領導意圖,從領導的一顰一笑中就知道是想打麻將了還是想上舞廳,當然自己絕對是體貼備至的之一或唯一。
也許是感到她們付出的實在太多,在年終評優時,當然不止年終評優,“眼鏡孫”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她們。起初是由班子研究決定,后來覺得不妥,就改由辦公室組織群眾劃票打分(當然,都是會后統計分數),但不管方式怎樣變化,她們年年是優秀卻幾乎沒有變過。而另外一些指標,也常常被“中層”霸占。久之,開會時職工們由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指指點點、直至大聲喧嘩、無所顧忌,就像眼下的會議現場以及康凱放出的響屁一樣,象征意義只有一個——不舒服!
再看王武征呢,不聲不響,將眼睛瞇成一條縫,靜靜地望著“眼鏡孫”口若懸河。但在屁響后他卻立刻收攏了笑容,危襟正座。在單位,他工作能力強、文字功夫好,沒少被指使差遣,但就是性格太過懦弱,膽小怕事。想到這,他在心里暗自笑了。自己的短處,就像長處一樣明顯哩。
第二天,當提起昨日放屁一事,有人說就一個人當場沒笑,那就是王武征。
“好人啊!”
“正人君子!”
張嬌、李曉熙以及其他人都發出了一片贊嘆。
本來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樂也樂了,笑也笑了,會也開了,很圓滿的。
可這時偏偏有人說起他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于是就引發了本故事的第二個層次。
“王哥那才是真優秀呢,卻年年連個邊兒都沾不上!”
“對對,評優應該選他才是!”
一些人義憤填膺。
“哼,就他那樣,唯唯諾諾的,都拿不起個兒。” 李曉熙嗑著瓜子,翻著白眼。
“可不是嗎,跟個木頭人似的,呆頭呆腦的,還優秀呢。”張嬌品著茶,撇著嘴。
這些對話從開著的門縫飄進了王武征的耳中。他本想過去和大家聊一會,但聽到大家談論自己,就沒好意思進門。眼下張嬌們卻拿“錐子”捅破了他平時小心翼翼保護的“羽毛”,流出一攤被輕蔑覆蓋的污血。王武征只覺得渾身發熱,氣沖腦門,在門外三次平復心情,心說不跟她們一樣的,也沒能壓住心中升騰的怒火。他“哐”地一聲踢門而入,雙眼噴火般地將她們兜頭蓋腦大罵了一頓,然后摔門而去。此后,想起這事他就有種沖過去扇耳光的沖動。耳光倒沒扇成,因為她們總是躲著他。即使碰了面也是低眉順耳,假裝屈服,讓他有火發不出。雖然背后會罵他:“老流氓!”“精神病!”
那天王武征如果不去商場,去了商場如果不買剁肉刀,買了剁肉刀如果沒在單位門前碰到“眼鏡孫”,也就不會有本故事的第三個層次了。老婆叨咕了很多天讓買把剁肉刀,終于達其所愿,王武征心里正高興著呢。沒想到“眼鏡孫”偏偏刨根問底,問他買的是什么,他便從挎包里拿出來給他晃了晃。“眼鏡孫”頓時一怔,臉上抽搐一下,說了句“好好好”便頭也不回地走掉了。年終,單位呈報市級優秀共產黨員的指標給了王武征!
王無爭呀,王武征。眼拙手笨的他也不是一個善編故事的人啊,卻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一波三折地闡釋了一個故事可以有三個層次。
秦福利的福利
秦福利那天早晨真是太幸運了,怪不得出門就撞見喜鵲“喳喳”叫。當時上班路過一家糧油店門前,一低頭,見一張蓋著印章的卡片躺在地上,他麻利地撿起來,左右看了看見沒人注意,便舉到眼前仔細觀瞧,“某某單位糧油領取券”,再一看領取地點和期限,哦,就是眼前這家店,還有一個多月才到期呢。他的心“怦怦”狂跳起來,他撿到“福利”了!
200斤大米、200斤面粉、20斤豆油,不多,但也不算少。現在就去領,那不是自投羅網嗎,雖然沒著個人名字,還寫著遺失不補,但人家失主若是告知了店家呢?店家再反復盤問呢?不行,得再過一段時間,等他們把這件事情都淡忘掉了,再去領。于是,秦福利把這張“糧油領取券”放在一個隱蔽的地方保存了起來。
54歲的秦福利工作在一家很清閑的事業單位,平時翻翻報,喝喝水,抽抽煙,上上網,然后便開始搜集福利。哪家商場搞活動,哪里有義演,哪個農貿市場的菜便宜,他都能及時掌握,并告知給同事,特別是女同胞們。單位年節搞福利,他也幫著張張羅羅走到前頭,雖然只是個普通職工,但操的心并不比工會主席差。除了擅論國家大事和時事政治外,可以說秦福利最拿手的,就是搞福利了,這也正切合了他自己的名字。福利呀,什么時候再給大家搞點福利呀?同事們有時會逗他。好說,好說。秦福利吸了口煙,用手捋了捋頭頂已成地中海的鬢發。由于吸煙過猛,常嗆得一陣咳嗽,以致流出了眼淚。
少抽點煙吧,要抽都是抽點好煙呀!抽煙是秦福利的唯一嗜好,同事們怕嗆,也是心疼他,便勸他說。老秦抽的煙總是最便宜的,這個牌子的煙抽停產了,便換另一個牌子的廉價煙抽,每次調換他都得好一段時間才能適應過來,期間咳嗽流淚打噴嚏都是難免的。
能抽一口這個就不錯了,還要啥自行車!秦福利咧開厚嘴唇,露出一口黃牙笑著說。妻子輕度抑郁,勉強能自理,女兒掙錢有限,勉強夠自用,家里日子過得緊緊巴巴。同事給的一件黑夾克衫,都退色成灰的了,老秦還在穿。他平時不湊酒局,雖然也喜歡喝酒。不參加娛樂活動,雖然也喜歡熱鬧。而這一切只因怕回請,怕花錢。秦福利業余時間最大的愛好,便是為自己搜集福利了。想到福利,秦福利猛然記起了那張放在隱秘地方的“糧油領取券”,他嚇得幾乎要跳起來,記憶中好像馬上要到領取期限了!
他急忙到存放處翻找,啊,領取券不見了!怎么回事呀,他記得放在辦公室抽屜一角的鐵盒中了,怎么沒有了呢?秦福利像個急屁猴似的,捶胸頓足,抓耳撓腮,唉聲嘆氣。嘖嘖,怎么就沒有了呢!
你這是干嗎呀,牙疼啊?同事馮軍見狀笑著問。
哎,不能是這小子搞的鬼吧。老秦瞅著兩只小眼睛滴溜溜亂轉的馮軍,心想難道是他拿走啦。這小子常常當面一套,背后一套,單位年終搞測評,他給別人打的分總是最低的,還口口聲聲說自己與世無爭。你看見我的福利券了嗎?秦福利大聲喝問。
什么福利券,我不知道,你自己記不清了可別賴我呀!小馮沒好氣地說。
也許不是他,對了,昨天同學張北來過,還坐在辦公桌前貌似無意地拉了幾次抽屜。這小子也不咋地道,吹噓做這買賣做那買賣,還總張口借錢,秦福利錢沒借給他,倒是白搭了幾頓飯店。哎,昨天你把我的糧油券拿去了吧?!電話里老秦幾乎是喊了起來。
啥啥啥,我不明白你在說什么,你可不能隨便侮辱我的人格呀!老同學激烈地反擊他。
那,會是誰拿走了呢?還是記錯了放的地方?
晚上回到家里,秦福利一頭扎進室內,像個無頭的蒼蠅東翻西找,將柜子里、盒子里、抽屜里的東西折騰得到處都是,這一狼狽相被前來串門的小舅子武進撞了正著。玩躲貓貓呢!小舅子逗他說。
什么躲貓貓,我的糧油券八成是你給偷走了吧?!秦福利兩眼噴著火。
得得得,你可別冤枉我,我走我走!小舅子嚇得趕緊告辭。
秦福利想挽留下武進,一伸手卻碰倒了寫字臺上的舊茶杯,茶杯里掉出了他為之瘋狂的那張糧油領取券。
老秦小心翼翼將那“福利”包好放在枕下,翻來覆去一宿都沒睡好,老伴直罵他夢見鬼了。
第二天一早秦福利便來到那家糧店,店老板攥著“糧油領取券”凝視片刻,慢悠悠笑著吐出這樣幾個字:小兒淘氣,將十年前舊券的0改成2了……
努力進取
吳曉還在盯著領導耳旁的黑痣看,似乎想從那上面看出點什么。見對方有所察覺,扭頭看了他一眼,才假裝若無其事地笑了笑。
領導名羅列,是單位新來的一把手,也就是院長。今天是他第一次主持全體職工大會,散會后吳曉就不緊不慢地跟在年輕的領導身側,嘴里品味著剛才會上的講話,無意中也盯上了那塊陌生的黑痣。
不去想了,腦袋都有些生疼。還說要努力進取,以前我沒有進取嗎?工作十多年了,現在也還是個大頭干事。積極上進,這話什么意思?誰不上進啊?回到科室解讀領導的講話,吳曉越想越覺得無趣。哪個領導都說得那么好,但做起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對,吳曉暗中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里子,領導的話不能光從字面上理解呀,要結合場合、環境、背景,深刻解讀背后的含義。自己咋這么笨呢,以前竟然一點都沒考慮過這些。仿佛開了竅般,吳曉緊握并揮動了一下拳頭,一定要克服被動懦弱的性格,抓住單位新換領導這難得的良機,大展宏圖,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晚上回到家將自己的想法和妻子小麗一說,小麗欣然贊同。那就快點行動吧,努力進取,進取多少?一巴掌夠不夠?小麗做個鬼臉。
夠了,夠了,不少了!吳曉連忙說,唯恐小麗再往上漲。父母體弱,看病沒少花錢,家中不寬裕呀。
翌日,詢問單位司機,探得院長家住址,當晚便叩開其家門。相談少時,吳曉便掏出紅包,欲表敬意。
羅院長一驚,連忙制止住。隨即拉著吳曉坐下,遞煙勸茶,并將單位的發展構想和吳曉進行了熱烈交流。吳曉暗自佩服,不愧叫羅列,羅列得真好。還鼓勵吳曉努力工作,開拓進取,相信組織一定會合理使用人才的。
一番交談下來,使吳曉熱血沸騰,激動不已。在積極努力工作的同時,也盼望著晉升機會的到來。
不久,單位一中層副職崗位上的老同志退休,吳曉得知后眼里煥發出興奮的光芒。遂將單位欲實行競聘上崗的消息告訴了小麗。
小麗問,還需不需要再努力進取一下?
領導講機會均等,擇優提拔。話是這么講,我的理解還是得努力進取一些。吳曉說。
夫妻倆商議一番后,晚上吳曉又拜訪了羅院長。兩人相談甚歡,羅院長又是一番羅列。當談到這次中層競聘的事時,吳曉表示自己有參加的意愿。羅院長當下表示支持,鼓勵他好好準備。吳曉趁機掏出心意,誰知羅院長比上次更加嚴肅地進行了制止。并強調雖然這次競爭很激烈,但組織是不會讓有品德有能力的合適人選旁落的。說得吳曉心潮起伏、信心倍增。
不過,吳曉后來還是輸給了一個比他能力更強的、資歷更老的同事,雖心里不大是滋味,也終究無話可說。
吳曉自嘲說這是一次磨礪。他無懼風浪,通過這些,讓他身心得到了一次洗禮。這話也傳到了羅院長耳里,羅院對此表示出贊許。就像有意考驗吳曉似的,沒過幾天,他竟又面臨著一個新的抉擇。上級要求單位選派一名優秀干部,去下屬縣、市、區農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單位進行了動員,符合條件的十多個人,竟無一人主動報名申請。
羅院長的目光落在了吳曉身上。吳曉條件暫時不夠,剛入黨,尚未滿預備期,如獲批準,需在履職前通過轉正程序,不過這不成問題,他再有一周多就到轉正期了。吳曉抓耳撓腮、思前想后了好一陣子,怎奈自己大話說出去了,還是要履行承諾的呀。和妻子商量,小麗欣然支持,遂提出申請。羅院大喜,班子研究后上報相關部門,兩個月后便前往所包村履職。
由于自幼成長在農村,吳曉躬下身子卷旱煙、喝井水,把村子當成自己老家經營,三年時間下來,使所包村的村風村貌發生了顯著變化。他還總結出了“人到位、心到位、行到位、扶到位”的“四到位”幫扶經驗,在全市總結大會上作為先進典型發言。
吳曉人變黑了、變瘦了。小麗逗他說,看來你進取的還不錯,結實了不少,精干了許多。
吳曉對小麗說,你也有進步,一個人帶兒子從小學升入初中,撲騰了三年,還沒有垮掉。
羅院長對吳曉說,苦和累才是進取的階梯,其余別的神馬都是浮云。努力進取,努力進取,沒有努力,怎能晉取呢?
回單位后不久,又一中層崗位騰出空編,吳曉順利競聘為該部門副主任。那天參加中層以上干部會議,吳曉看著羅院長耳旁的黑痣,感覺是那么溫柔可愛,仿佛是長在他自己身上一樣。
再灑脫些
鴻鈞整整想了一個下午,雖然更多的是反思,但還是明確了改進方向,一定要灑脫些。
妻子總說自己木訥,即使沒有惡意,心里也不舒服。其實自己從小受到父母嚴格管教,一說話就臉紅,就低頭,做事有些循規蹈矩,躡手躡腳。這本沒什么不妥,按理說還是千金難買的好品質呢。可是四十多年過去了,竟然活得窩窩囊囊,被人瞧不起,這就未免有點太殘酷了。
晚上赴朋友李君的宴請,酒局開始沒一會,瘦弱的鴻鈞就悄悄將上衣全脫了,在北方初冬的季節里,他那并不強壯的身軀炫耀般泛著白晃晃的光。
哎喲,你……坐在對面的李君驚訝得像看見了蟒蛇。
你小子太牛了!
呀,別說,出息啦,火力旺了!
我先敬大伙一杯!鴻鈞沒有理會眾人的表情,站起身來,端起酒杯,朗聲說道,以前如有冒犯諸位的地方,請大家海涵;今后如有對不住大家之處,請多多諒解!言畢,一口干掉滿杯白酒。
厲害了,我的鈞!
不錯,爽極!
行啊,佩服!
以前不管在什么場合,鴻鈞基本上是不被人注意的。今天大家射來的卻是驚訝和敬佩的目光,看來該出手時還真得出手。只是不一會,鴻鈞就有些眩暈,酒量平平的他急忙來到洗手間,趁四下無人,手往嗓子眼一摳,“哇”的一下來個翻江倒海。他曾多次看過號稱酒仙的老郝就偷偷溜到洗手間干過這事,唉,可惜自己覺悟的晚啊!
這次脫衣明誓后,鴻鈞走路身板挺直了不少。
不久,岳父過生日,舉辦家宴。酒桌上,看見岳父頭戴生日帽,威嚴地端坐主位,鴻鈞渾身一陣拘謹,不過他反復告誡自己,要灑脫些。
嗯哼,嗯哼。鴻鈞假裝清清嗓子。酒桌氣氛有些壓抑,鴻鈞覺得快要窒息了。妻子曉敏飛快地瞪了他一眼。
我說,我……鴻鈞想打破這種氛圍。曉敏又剜了他一眼。
是啊,這種場合哪能輪到他首先發言呢,大家都在靜待岳父開口講話。由于家境貧寒,鴻鈞婚后一直居住在岳父家閑置的樓房里,直到孩子都讀高中了,才購置了一套小戶型。為此岳父明里暗里沒少嘲笑他能力差,讓鴻鈞在他們一家人,特別是在岳父面前始終抬不起頭來。差嗎,兩個小公司職員的身板,還能跑得過房地產大老板的步伐?鴻鈞始終不服氣。還冷嘲熱諷,你不就是仗著在政府部門里當個什么破局長嗎,再說早都退休了,有個屁用。
想到這,鴻鈞再也控住不住自己了,本欲再次脫光上衣灑脫下,一想場合、環境都不對。于是他便故意揉揉鼻子,打出了個很響的噴嚏來。
哎呀,你看你!妻子曉敏嗔怪道。
注意點,還讓人吃不吃飯了!大舅哥乜斜他。
捂著點嘴。丈母娘態度稍好,卻也不無埋怨。岳父拉下臉,神態明顯不悅。
我說諸位,今天岳父大人過生日,咱們都應該高興點才對是吧?我提議,咱們唱個生日歌吧。鴻鈞不管別人反應如何,說完自己拍手打掌大聲唱了起來,眾人只好隨他同唱,氣氛頓時活躍許多。
隨后點蠟燭、切蛋糕,給岳父岳母夾菜、敬酒。鴻鈞破天荒地喝了三杯白酒,也到洗手間里摳了三次嗓子。期間由于肚子灌進涼風,席上放了三個響屁。放在以前鴻鈞打死也不敢這么做,屁再多也得硬憋回去,現在卻鼓足氣故意放大了聲響。
岳父、岳母一干人等由驚訝、驚喜而至驚愕,后來覺得他還有點詼諧和幽默。
就這樣,鴻鈞在生活中不斷地灑脫些,再灑脫些,不久就使自己的形象有了很大改觀。單位還想像以前那樣往他身上壓擔子,他將不該干的活全部退了回去,還朝主任臉上吐了三個煙圈,問,服不服?主任點頭哈腰說好好好,你堅持原則,沒錯呀。
只是時間一長,有的朋友就說了,鴻鈞這小子有點愣啊。
親戚們特別是岳父說,這小子是不是有點傻呀。
同事們則說,沒想到這小子這么狂。
鴻鈞聽到了這些議論后,長長嘆了口氣。當妻子責怪加疼愛的目光射向他時,他臉刷地紅了,頭又像以前那樣深深地低了下去。
作者簡介:于柏秋,吉林省農安縣人,1987年畢業于長春師范學院,現供職于長春市文聯。文學創作二級,長春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在《作家》《青春詩歌》《詩歌月刊》等報刊發表小說、散文、詩歌等各類文學作品1000余篇(首)。多篇作品獲國家級各類文學征文獎。詩集《仰望記憶的天空》獲首屆“長春君子蘭文藝獎”提名獎、第四屆長春文學獎銅獎。
(責任編輯? 陳增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