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醫院日前宣布,該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李宏義聯合院內外多學科團隊,經過16年研究發現了人體存在第三種循環網絡——人體組織液循環網絡。
李宏義表示,該團隊從2006開始采用醫學磁共振示蹤成像技術和高分辨率生物成像技術,在健康受試者、遺體標本和動物模型中進行了大量實驗,發現了“人體組織液循環網絡”的解剖學結構,并且發現“人體組織液循環網絡”與中醫穴位有密切的關系。
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解剖組胚學系主任馬超認為,組織液循環廣泛存在于人體中,并形成一個遍布全身的組織液傳輸網絡,以及人體組織液傳輸路徑與穴位分布有密切聯系,這兩個發現都為穴位和經絡的研究提供了新視角。
北京醫院副院長張烜表示,李宏義研究團隊的原創性發現提示,人體內很可能存在這樣一個龐大的組織液循環網絡,對于精細維持和調控沿途相應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全面深入系統解析其中奧秘和功能,將重新認識和理解心血管循環系統以及人體各個器官系統的生理學功能及其異常在疾病中的作用,展開全新的研究篇章。”張烜說。
據報道,加拿大初創公司Cobionix宣稱,他們研制出了全球首款能注射疫苗的機器人——Cobi,其能以自主、無痛且無針頭方式注射疫苗。
Cobi由一個帶有藥瓶儲存區的機械臂和一個與接種者互動的屏幕組成。人們可以通過這個觸摸屏在系統中登記,一個攝像頭會錄入接種者的身份證或證明其已經預約接種疫苗或接收藥物的證件。
在人們完成接種登記手續后,Cobi會拿起一個裝有藥劑的小瓶,并使用其激光雷達傳感器識別接種者的身體。這個激光雷達傳感器通過發射人眼不可見的光脈沖來測量它與某物體之間的距離。
Cobionix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尼瑪·扎馬尼解釋稱,該系統基于人工智能創建的三維數字圖來定位手臂,并確定注射時的理想位置。機械臂的設計可適應每個人的身高,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
在接種疫苗時,很多人害怕針頭,這可能引起頭痛,甚至使他們感到恐懼。研究顯示,三分之二的兒童害怕針頭。但使用Cobi注射并不疼,因為它不使用針頭,而是通過壓力噴射來注射疫苗。藥物被裝入帶有噴嘴的一次性容器中,給藥部分由一個活塞和一個環繞著一圈金屬絲的磁鐵組成,當施加電流時,磁場推動活塞,擠壓小瓶,通過噴嘴強力噴出藥物,并穿過皮膚毛孔,進入身體。
扎馬尼解釋說:“研制Cobi的目的是緩解醫療保健方面的勞動力短缺,其自主特性大大降低了人們對醫療基礎設施的要求,這將有助于覆蓋偏遠地區人群。”
Cobionix公司表示,Cobi目前還只是一個工作原型,可能需要兩年或更長時間才能上市,而疫苗接種只是它可能執行的眾多任務之一,使用人工智能和3D視覺來觀察患者情況的Cobi有朝一日可以為人類進行超聲波檢查、抽血和活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