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瑞
橋本甲狀腺炎是最常見的甲狀腺疾病之一,是一種慢性炎癥,病程較長,可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或亢奮,甲狀腺功能被過度破壞后,機體正常的代謝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患者機體呈過慢或過快代謝狀態[1]。據相關研究顯示,由于橋本甲狀腺炎發病隱匿,早期一般無明顯臨床表現,致使多數患者確診時常伴甲狀腺功能減低[2]。而且,橋本甲狀腺炎伴甲狀腺功能減低發病率呈逐年逐年增長趨勢[3]。近年來,針灸治療在該病的治療上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在改善本病患者臨床癥狀、降低甲狀腺抗體等方面療效顯著[4]。為提供參考依據,本文就針灸治療橋本甲狀腺炎伴甲狀腺功能減低患者應用價值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1基本資料 選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橋本甲狀腺炎伴甲狀腺功能減低患者78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將78例患者分為對照組(n=39)和研究組(n=39)。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齡26~70歲,平均年齡(42.33±5.34)歲;病程0.3年~4年,平均病程(1.46±0.88)年;研究組: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齡27~70歲,平均年齡(42.86±5.63)歲;病程0.5~4年,平均病程(1.51±0.92)年。
1.2納入標準 (1)臨床資料完整無缺漏者;(2)皆滿足《中國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甲狀腺炎》中關于橋本甲狀腺炎伴甲狀腺功能減低標準者[5];(3)患者對研究內容知情了解且自愿參加。
1.3排除標準 (1)既往存在藥物過敏者;(2)合并多個重要器官或系統感染、腫瘤等疾病者;(3)為單純性甲狀腺腫、甲狀腺癌或者低熱原因不明者;(4)排除合并精神疾病,不能進行溝通、配合檢查的患者;(5)處于妊娠或哺乳期女性;(6)身體局部皮膚有破潰、過敏、水腫等無法予以針灸治療者。
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4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左甲狀腺素鈉片(生產廠家:德國柏林化學股份公司;規格:50μg;批準文號:H20110178)進行治療,方法:晨起空腹口服,1次/天,50μg/次。持續治療3個月。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針灸治療。穴位處方:足三里、三陰交、豐隆、合谷、太沖、太溪。操作方法:患者取仰臥位,對針灸部位進行常規消毒,采用規格為0.25×40mmd 刺針,進針直刺30mm,施以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隔日1次,共治療3個月。
1.5評價指標 (1)臨床療效: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①顯效:經過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甲狀腺功能相關指標基本恢復正常水平;②有效:經過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顯著改善,甲狀腺功能相關指標改善超過80%;③無效: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癥狀及甲狀腺功能的相關指標無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甲狀腺激素及甲狀腺相關抗體: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激素及甲狀腺相關抗體指標水平。治療前及治療后抽取空腹靜脈血5mL,高速離心10min后分離血清后將其置于-70℃冰箱貯存以待檢測,使用化學發光免疫法檢測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reeTriiodothyronine,FT3)、游離甲狀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狀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兩組患者血清的甲狀腺過氧化酶抗體(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甲狀腺球蛋白抗體濃度(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水平。(3)對比兩組治療期間發生的不良反應。

2.1臨床療效 研究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89.74% VS 69.23%)(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T3、FT4、TSH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FT3、FT4、TSH水平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FT3、FT4水平明顯上升、TSH水平明顯下降(P<0.05),其中以研究組最為顯著(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T3、FT4、TSH水平比較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POAb、TGAb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TPOAb、TGAb水平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TPOAb、TGAb水平明顯下降(P<0.05),其中以研究組下降最為顯著(P<0.05)。詳情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POAb、TGAb水平比較
2.4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三大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等檢查均處于正常范圍,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據不完全統計,橋本甲狀腺炎的病發率約為2%,好發于女性群體,是一種器官特異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7]。由于患者血液中出現針對甲狀腺細胞的特異性抗體,致使甲狀腺組織遭受到的大量漿細胞及淋巴細胞的浸潤,造成部分甲狀腺濾泡細胞的破壞,造成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少,繼而引起甲狀腺功能減退,給患者的身體健康構成嚴重的影響。
目前橋本甲狀腺炎伴甲狀腺功能減低的治療,常予以口服左甲狀腺素鈉片為主,該藥物可顯著改善患者甲狀腺功能,但對促進甲狀腺相關抗體濃度降低效果欠佳[8]。長期服用該藥物還可能誘發心血管系統、骨代謝等相關并發癥[9]。近年來中醫治療疾病成為廣大學者的關注重點。中醫根據橋本甲狀腺炎伴甲狀腺功能減低的病機情況以及臨床表現將其歸納為“癭病”、“虛勞”范疇。癭為發生在頸部的一種疾病,因頸部瘀血、痰飲、濁氣等留結而成,造成頸部腫大,且該腫大常為良性的贅生物,并認為橋本甲狀腺炎伴甲狀腺功能減低屬于該范疇[10]。因此治療應以疏通經絡著手,可采取針灸方式。
洪秀瑜等[11]學者通過對橋本甲狀腺炎伴甲狀腺功能減低患者采取針灸治療進行研究,發現此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調節免疫功能。且有研究發現,針刺可雙向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保證機體免疫功能達到動態的平衡狀態以及內外環境的協調[12]。為此,本研究采取針灸治療橋本甲狀腺炎伴甲狀腺功能減低患者,并根據病在上者,下取之,以及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診治原則,取穴足三里、三陰交、豐隆、合谷、太沖、太溪。觀察針灸對橋本甲狀腺炎伴甲狀腺功能減低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顯示研究組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這與上述的研究報道結論相符,證實了針灸治療在臨床上的可行性。對比FT3、FT4、TSH水平以及TPOAb、TGAb水平發現,研究組治療后的FT3、FT4、TSH水平以及TPOAb、TGAb水平改善程度均優于對照組,再次證實了“針灸治療橋本甲狀腺炎伴甲狀腺功能減低的效果較好,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甲狀腺激素水平及甲狀腺相關抗體水平。用藥性安全性顯示,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這說明治療的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針灸治療橋本甲狀腺炎伴甲狀腺功能減低患者的療效確切,能有效調節甲狀腺激素及相關抗體水平,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