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苑 楊利華 鄭鳳萍
真菌性外耳道炎屬于耳鼻咽喉科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是因真菌感染所致,疾病發病后患者會出現耳內發癢、聽力減退、耳道腫脹等一系列癥狀,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并且還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所以需采取及時有效的方式進行治療[1-2]。在對疾病的治療上,隨著耳內鏡系統的應用,耳道沖洗的治療效果被證實,而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發現聯合用藥治療可取得更為滿意的效果,進一步配合相應護理干預可使絕大多數患者病情得以緩解,改善患者生活質量[3-4]。本次研究中納入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了耳道沖洗治療與聯合用藥治療的效果及護理,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治療的100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經耳內鏡檢查、臨床癥狀分析證實,患者均出現程度不一的耳內發癢。耳鳴癥狀,部分患者甚至出現腫痛。(2)精神狀態良好并且具備良好溝通交流能力。(3)患者本人或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鼓膜穿孔的患者。(2)外耳道濕疹的患者。(3)無法耐受研究藥物治療的患者。(4)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觀察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13~65歲,平均(37.12±2.26)歲;病程4~25個月,平均(13.14±1.45)個月。對照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齡12~65歲,平均(36.95±2.32)歲;病程5~25個月,平均(12.96±1.51)個月。比較兩組患者在性別與年齡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單純治療方式,主要是給予耳道沖洗治療,治療方式主要是取患者半側坐位,保持患耳向上,借助吸引器吸出耳道內的膿性分泌物,將事先預熱到37℃的0.9%生理鹽水溶液經注射器抽吸并注入到一次性抽吸管內,經耳內窺鏡注入耳中,以20~60kPa的負壓進行多次沖洗,完全清除膿性分泌物。
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用藥治療,主要是在沖洗后應用棉拭子將復方酮康唑乳膏(上海通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3366,規格10g)涂抹在外耳道,2次/d,持續7d。
1.3觀察指標 (1)療效評價標準?;颊叩陌Y狀均消失,外耳道干燥清潔,涂片檢查結果陰性為顯效;癥狀明顯緩解,外耳道輕度糜爛、充血,涂片陰性為有效;癥狀未見改變并且涂片陽性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總數×100%。(2)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具體包括眩暈、耳癢、耳痛與外耳道紅腫等。

2.1療效比較 經過為期7天的治療,臨床療效上,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00%,對照組為82.00%,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n(%)]
2.2不良反應 觀察組在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上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3.1耳道沖洗聯合用藥治療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效果 真菌性外耳道炎常見的致病因素包括以下幾方面:①正常人群耳道處在偏酸性環境,而如果耳內進水或者不合理用藥會使外耳道PH值發生改變,則各樣有利于真菌孽生;②游泳與挖耳可引起外耳道炎癥,外耳道分泌物堆積及刺激使得真菌得以孽生及繁殖;③全身慢性炎癥疾病及機體抵抗力降低、長期應用抗生素為真菌孽生提供條件。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癥狀主要為耳道瘙癢、聽力減退及疼痛等,這均會對患者正常生活造成巨大影響,因此需要給予患者有效的治療[5]。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在治療總有效率上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應用耳道沖洗與聯合用藥治療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效果滿意。分析原因主要是耳道沖洗治療上,治療人員利用耳內窺鏡輔助,可以清晰觀察到患者耳內基本情況,尋找外耳道殘留膿性分泌物、脫落上皮,在而內窺鏡下經合理負壓進行吸引可在有效緩解癥狀的同時,避免對鼓膜造成的損傷。而沖洗治療的基礎上進一步配合復方酮康唑乳膏外用治療可以發揮明顯抗菌效果,達到提升疾病抗炎抗過敏、止癢功效,緩解癥狀及提高治療效果[6-7]。本次研究結果也顯示在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上,觀察組總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也提示聯合治療方式的安全性高。但是同樣需注意的相關事項是復方酮康唑乳膏中含有的激素成分丙酸氯倍他索可引起一些不良反應,因此在外用藥物的時候需要控制好使用劑量,盡可能的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3.2護理 真菌性外耳道炎治療期間,可能出現一些不適及依從性差的情況,這均可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造成影響,所以為了確保治療的順利進行也還強調做好患者的相關護理干預工作,具體干預措施如下。
3.2.1健康宣教 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的治療期間,容易因為認知出現依從性不佳的情況,這樣影響治療效果,需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8]。具體可為患者講解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發病原因、治療方法、治療期間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在健康教育方式上,考慮到很多患者的理解能力與掌握能力不高,因此為了達到滿意的宣教效果,可通過發放健康手冊、播放多媒體視頻及健康講座等方式講解,提高患者的認識。在宣教過程中可以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疑慮并且及時解答,提高患者認識及治療積極性。
3.2.2耳浴護理 在進行耳道沖洗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做好相關的護理干預工作,具體是指導患者在治療的時候需要保持合理體位,在使用藥液的時候要緩慢傾倒,藥液的使用量是應浸泡到外耳道口。若是冬季需要對藥液進行事先的預熱,溫度在37℃左右[9]。在治療后還需要告知患者由于外耳道上皮存在一些損傷,明確耳浴的初期可見瘙癢感及發熱感,但這些均屬于正常的情況,應告知患者無需過度擔心,在等待一段時間觀察上皮基本修復相關癥狀就會消失。
3.2.3飲食指導 對患者進行科學的飲食指導,具體是可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評估,營養師根據評估情況以及患者飲食喜好制定出合理飲食計劃,總的飲食原則是“清淡高營養”,囑咐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建議少食多餐,并且還應避免進食辛辣及刺激性食物,避免對患者耳道造成不良的刺激,讓耳道內上皮盡快修復。
3.2.4用藥及生活指導 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患者癥狀輕微,無需住院治療,而在患者居家治療期間需要特別注意,告知患者正確的生活習慣,具體做到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居家期間需要嚴格遵醫用藥,因為真菌難以徹底被殺滅,只有堅持用藥及維持足夠療程方可減少疾病復發情況,改善患者預后[10]。同時在居家康復期間,還需要告知患者保持干耳的重要意義,主要是真菌這一物質極容易在潮濕環境中生長繁殖,因此維持耳道的干燥清潔即為重要,需告知患者避免在炎癥完全未消除前進行游泳,并且杜絕挖耳行為,這樣主要是避免炎癥加重及新的感染發生。
3.2.5心理護理 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癥狀明顯并且容易反復用發作,這樣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不適,因此焦慮、抑郁、恐懼等負性情緒的發生。負性情緒與疾病會因果,因此有效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非常重要。相關護理人員需加強同患者的交流溝通,采取循序誘導式的語言鼓勵患者交流溝通,結合患者實際情況予以科學心理疏導,可教導患者輕壓耳廓緩解癢痛,緩解不適及不良情緒,同時也可同患者家屬進行交流溝通,借助家庭關懷與支持提高患者治療信心。
綜上所述,應用耳道沖洗與聯合治療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效果滿意并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而為了保證治療效果,治療期間也應做好相關護理干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