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旗,張 森,何鵬飛,賈莉娜,王斌全*
1.山西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山西 030000;2.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
研究顯示,我國嗓音疾病患病率相對較高而且在不同地域存在差異,且主要集中于教師,以咽炎、聲帶疾病等最常見[1-7],我國嗓音疾病的治療方式主要包括手術治療及藥物治療等保守治療[8],治療后復發率較高[9]。國內外研究表明,嗓音訓練對于預防術后嗓音疾病(如聲帶疾病)的復發有顯著作用[10-11]。嗓音訓練是將特定的訓練方法作為改善發音方式的一種手段,目的是治療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嗓音障礙,達到嗓音康復的目的[12]。目前,嗓音訓練病人獲取相關知識只能通過醫護人員講解的途徑,由于缺乏專業人員,普及專業的嗓音訓練知識還有一定的困難。對嗓音訓練病人,如聲帶疾病病人進行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嗓音訓練健康教育后,其嗓音訓練的積極性明顯提高[13],對聲帶小結病人進行時機理論的嗓音訓練健康教育后,可改善病人生活質量、音質[14],甲狀腺術后單側聲帶麻痹病人進行嗓音訓練后,聲帶閉合程度改善、嘶啞程度減輕[15]。因此,了解我國嗓音訓練病人的嗓音訓練知信行現狀并根據病人的情況進行實踐性的健康教育顯得非常重要,但目前國內外尚無系統的嗓音訓練知信行調查工具。本研究旨在研制嗓音訓練知信行問卷,以期了解病人的知信行水平,不僅為嗓音訓練病人進行有目的性的健康教育提供評估工具,而且為以后其他嗓音疾病病人的嗓音訓練知信行問卷的編制提供借鑒。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1.1.1 函詢專家 于2020年9月選取太原市17 位專家進行函詢。納入標準:①具有中級或高級職稱;②嗓音訓練師,與嗓音訓練相關的護理工作者,與嗓音訓練相關的臨床工作滿10年;③愿意配合此次研究。其基本情況詳見表1。

表1 函詢專家基本情況(n=17)
1.1.2 調查對象 于2020年9月—12月采用便利抽樣法對太原市某三級甲等醫院病人進行調查。納入標準:①年齡>18 歲;②通過喉鏡檢查或醫生診斷為嗓音相關性疾病且在嗓音功能室進行嗓音訓練的病人;③自愿參與本調查。排除標準[16]:①呼吸、神經系統疾病及聽力障礙等病人;②聲帶腫瘤、喉部手術或外傷病人;③喉咽部反流失控;④在嗓音訓練過程中接受任何需要插管的手術。病人基本資料詳見表2。

表2 病人基本資料(n=205)
1.2 問卷的制定
1.2.1 制定初始問卷 本研究邀請1 名嗓音專業的副主任醫師、2 名從事嗓音工作的主管護師、1 名嗓音專業的研究生組成研究小組,以知信行理論為框架,以“嗓音治療”“嗓音訓練”“嗓音行為治療”“嗓音健康教育”“嗓音衛生教育”“語音治療”“言語療法”“voice therapy”“voice training”“voice behavior therapy”“voice health education”“voice health education”“voice therapy”“speech therapy”“知信行”“依從性”為關鍵詞,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書籍[12,17-22],經討論初步構建嗓音訓練知信行問卷條目池,包括嗓音訓練基本知識與專業知識相結合、對待嗓音訓練的態度、執行嗓音訓練的行為3 個維度,共28 個條目(知識部分15 個條目、態度部分7 個條目、行為部分6 個條目)。
1.2.2 專家咨詢 根據初步構建的嗓音訓練病人的嗓音訓練知信行問卷條目形成第1 輪專家咨詢表。采用紙質版問卷及郵件方式發放和回收專家咨詢表,保留重要性評分均數>4.0 分且變異系數<0.25 的條目,將“您會在出現問題時主動咨詢您的嗓音訓練師嗎”中的“嗓音訓練師”改為“嗓音專業的臨床醫師”,將“共鳴練習”修改為“振動練習”。整理后發放第2 輪專家咨詢表,第2 輪專家咨詢結束后,專家意見趨于一致,故結束函詢。最終形成包含28 個條目的問卷。
1.2.3 預實驗 采用便利取樣的方法,選取2020年9月—12月在太原市某三級甲等醫院嗓音功能室嗓音訓練病人30 例,指導其閱讀問卷,聽取其對問卷可用性的評價意見,大多數病人對于條目的表述都能理解,為以后調查掃清了語言障礙。
1.2.4 正式調查 嗓音訓練知識部分采用單選題和多選題相結合的方式對病人進行評定,單選題選對得5 分,選錯及選擇“不知道”得0 分,多選題選對1 題得1分,選錯及選擇“不知道”得0 分,得分越高說明病人的知識水平越高。嗓音訓練態度部分采用Likert 5 級評分,依次計1~5 分,得分越高說明病人對嗓音訓練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嗓音訓練行為部分采用Likert 5 級評分,依次計1~5 分,得分越高說明病人對嗓音訓練的積極性訴求越好。采用問卷星方式進行正式調查,共發放問卷205 份,回收有效問卷205 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2.5 統計學方法 采用Excel 2007、SPSS 23.0 軟件對數據進行錄入與分析。用百分比、均數、標準差等指標進行統計描述。采用題目與總分相關、臨界比率、Cronbach's α 系數進行條目的增刪,效度檢驗采用內容效度和結構效度進行分析。信度采用Cronbach's α 系數、折半信度進行信度分析。檢驗水準α=0.05,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專家函詢結果 第1 輪發放專家咨詢表19 份,收回17 份,第2 輪發放專家咨詢表17 份,收回16 份,回收率分別為89%和94%,表明專家積極程度較高。兩輪專家權威系數(Cr)分別為0.897 和0.900,表明專家權威程度較高。第1 輪專家函詢各條目重要性評分均數為3.82~4.94 分,變異系數為0.05~0.23,滿分比為0.17~0.94;第2 輪專家函詢各條目重要性評分均數為4.25~5.00 分,變異系數為0.00~0.12,滿分比為0.25~1.00。兩輪Kendall's 和諧系數分別為0.238 和0.245,經χ2檢驗,P均<0.001。第2 輪咨詢結束后,專家意見趨于一致,故結束函詢。
2.2 項目分析
2.2.1 題目與總分相關性 反映該題目與問卷整體的內部一致性,通過計算各題項與總分的Pearson 相關系數來增刪,刪除標準:P>0.05 且r<0.20[23],條目3 與總分的相關系數<0.20 但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暫不刪除。其余題目與總分的相關系數為0.315~0.838,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予以保留。
2.2.2 臨界值比 主要考察問卷題項的辨別力,205份問卷按總分高低排序,得分前27% 為高分組,后27%為低分組,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兩組得分差異。根據統計結果判斷臨界比率,條目14 的臨界比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認為其不具備鑒別不同被試者的應變能力,考慮刪除。其余條目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予以保留。
2.2.3 Cronbach's α系數 若刪除某條目后,Cronbach's α系數比整體Cronbach's α 系數大,表明該條目與測量的概念屬性不同。根據問卷整體Cronbach's α 系數為0.900,除條目3 外,刪除某項條目并不能使得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數有大幅度提升,考慮刪除條目3。綜合考慮項目分析結果,將滿足2 種刪除標準的條目刪除,最終刪除條目3 和條目14。
2.3 效度檢驗
2.3.1 內容效度檢驗 根據專家評議結果計算初始問卷各條目的內容效度指數為1,問卷總體的內容效度指數為1,滿足問卷總體的內容效度≥0.8,問卷各條目的內容效度≥0.78[23]。
2.3.2 結構效度檢驗 探索性因子分析:正式施測樣本量共205 例,有效數據205 份,符合探索性因子分析樣本量大于變量數5 倍的要求,經探索性因子分析,KMO 和Bartlett 球形檢驗得出KMO=0.911,χ2=4 953.862,P<0.001,表明適合做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值>1 的因子,采用Kaiser 標準化最大方差法進行正交旋轉,旋轉6 次迭代后收斂,保留因子載荷≥0.4 的條目[24],刪除條目22。第2 次行因子分析提取3 個公因子,依次命名為知識部分、態度部分、行為部分,累計方差貢獻率為65.234%,最終形成包含25 個條目的問卷(見表3)。

表3 嗓音訓練病人的嗓音訓練知信行問卷因子分析結果
2.3.3 驗證性因子分析 除擬合優度指數(GFI)與標準化擬合指數(NFI)指標外,其他指標均達到擬合標準(見表4),說明上述因子分析模型是合理的,因子模型見圖1。

圖1 因子模型

表4 驗證性因子分析結果
2.4 信度檢驗 采用Cronbach's α 系數作為反映內部一致性信度的指標,該問卷總體Cronbach's α 系數為0.900,各維度的Cronbach's α 系數分別為0.914,0.915,0.868,折半信度為0.885,具有較好的可靠性。
3.1 問卷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以知信行模式作為理論框架,結合國內外相關文獻及書籍等形成包含29 個條目的初始問卷,選擇病人進行預實驗以便檢驗條目的可讀性、實用性并進行相應的修改,選取嗓音訓練師、與嗓音訓練相關的護理工作、與嗓音訓練相關的臨床工作領域專家進行兩輪專家咨詢,本問卷專家的內容效度為1,表明專家對問卷內容較認可,并根據專家意見進行條目修改,形成包含28 個條目的初問卷,知識部分包含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的結合,態度與行為部分包含心理、身體以及從住院延續到家庭等方面,內容豐富可以全面反映病人的真實情況。此外,利用臨界比率法、題目與總分相關性分析進行條目篩選,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Cronbach's α 系數、折半信度、進行信效度檢驗,充分考慮到統計學結果及條目的臨床意義,最終形成包含25 個條目的問卷,整個編制過程符合量表研制的基本程序,問卷信效度較好,有利于保證問卷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3.2 本問卷編制的意義 隨著各種原因導致的嗓音病人的增加,嗓音訓練作為一種康復手段顯得愈發重要。研究表明,嗓音疾病病人通過一定時間的訓練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0,25,26]。但是許多進行嗓音訓練的病人對于嗓音訓練相關知識缺乏了解,促使研究者研發一種工具。本研究針對的病人較為局限,只是為幫助研究人員編制適合更廣泛嗓音訓練病人的問卷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本研究可以幫助嗓音訓練病人了解嗓音訓練的基礎知識,幫助其在訓練過程中加深自己對患病的原因等的認識,促使其對嗓音訓練產生興趣,加大對訓練的依從性,從而較為容易地接受嗓音訓練師或嗓音臨床醫師指導的具體內容并自主進行訓練,改善部分病人的焦慮情緒,幫助病人盡快恢復嗓音。
本研究構建的嗓音疾病病人嗓音訓練知信行問卷以知信行理論作為框架,涉及內容較全面,編制過程符合量表編制流程。經檢驗問卷信效度較好,可以用于測評嗓音訓練病人的嗓音訓練知識、態度、行為水平。但本研究僅調查了1 所三級甲等醫院,遴選的專家所在區域主要集中于山西,可能存在選擇偏倚。此外,本研究尚未做重復測量,需在今后的研究中擴展研究區域,并進行重復測量,進一步完善問卷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