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媞
乳腺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該病發病的確切原因目前還不是十分明確,和個人體質以及家族遺傳易感性等都有一定的關系,該病一般以中年女性發病較為多見,大部分以乳腺部位的異常腫塊為首發表現[1]。經過臨床總結發現,多數患者以乳腺部位的異常腫塊為首發表現,可伴有皮膚的改變以及腋下淋巴結腫大等,具有浸潤生長以及轉移的生物學特性,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出現轉移[2]。乳房內腫塊有良性以及惡性之分,對于較為明顯的腫塊還應及時進行病理檢查,明確具體的性質[3]。如果患者沒有及時接受治療,一般乳腺癌患者到了中晚期可能會出現腫瘤引起的食欲不振,甚至惡液質的狀態,導致患者出現消瘦、乏力、貧血及嚴重營養不良的表現[4]。而且到后期還會出現遠處轉移等,出現多器官病變,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本院觀察彩色多普勒超聲的診斷價值,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6 月~2020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共60 例,年齡19~73 歲,平均年齡(45.26±25.97)歲
1.2 方法 60 例乳腺癌患者均實施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選用邁瑞DC-8EXP 彩超診斷儀,頻率調整至6~10 MHz。患者取仰臥位,上肢肘關節保持直角自然放在頭部兩側,將乳房位置充分暴露。將探頭置于乳房皮膚位置,順時針方向以乳頭由內向外做放射狀檢查,對于觀察過程中疑似腫塊的位置進行詳細記錄,記錄內容包括腫塊大小、邊界、形態。
1.3 觀察指標 以病理檢查為金標準,觀察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乳腺癌不同病理類型的診斷符合率,乳腺癌病理類型包括浸潤性導管癌、髓樣癌、浸潤性小葉癌、早期導管內癌、黏液癌、炎性乳癌、腺癌等。分析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乳腺癌的特征。
2.1 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乳腺癌不同病理類型的診斷符合分析 病理檢查顯示:浸潤性導管癌17 例,髓樣癌7 例,浸潤性小葉癌9 例,早期導管內癌8 例,黏液癌10 例,炎性乳癌6 例,腺癌3 例;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浸潤性導管癌的診斷符合率為94.12%,髓樣癌的診斷符合率為100.00%,浸潤性小葉癌的診斷符合率為88.89%,早期導管內癌的診斷符合率為87.50%,黏液癌、炎性乳癌、腺癌的診斷符合率為100.00%,總診斷符合率為95.00%。見表1。

表1 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乳腺癌不同病理類型的診斷(%)
2.2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乳腺癌的特征分析 60 例乳腺癌患者中,形態不規則、呈現鋸齒樣患者51 例,占比85.00%;邊界模糊不清、呈毛刺樣患者24 例,占比40.00%;后方回聲較弱且不均勻患者50 例,占比83.33%;病灶在外上象限患者47 例,占比78.33%;病灶在外下象限患者10 例,占比16.67%;病灶在內上象限患者2 例,占比3.33%;病灶在內下象限患者1 例,占比1.67%;L/T>1 患者27 例,占比45.00%。
乳腺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該病發病的確切原因還不是十分明確,和家族遺傳易感性以及個人的體質等都有一定關系,其中有家族乳腺癌病史的乳腺癌發病幾率會相對較高。建議應當加強鍛煉,在提高自身免疫抵抗機能的前提條件下正確認識,保持精神樂觀,心情舒暢,合理采用針對性中成藥辨證施治,這樣才可以達到徹底痊愈。建議平時定期體檢若發現有異常情況應積極治療,一般早期乳腺癌積極治療預后較理想。告知患者放松心情,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壓力,不要胡思亂想,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如有不適及時就診。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臨床醫療水平也在不斷的提升,超聲影像技術在臨床中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種疾病的診斷當中。彩色多普勒超聲不僅具有B 超的基本功能,還能夠利用多普勒效應檢測動靜脈的血流及頻譜情況。并且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也屬于超聲波檢查,通過超聲在人體的傳播過程中是沒有任何輻射和副作用的,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的損傷。分析回聲頻率與發射頻率之間的差,檢出多普勒信號,加以分析和處理,經過放大或者檢波在示波器的熒屏上顯示出來,是利用多普勒效應成像的一種無創性的超聲檢查方法[5],最后得出診斷結果。在乳腺癌疾病的檢測當中彩色多普勒超聲能夠清晰顯示乳腺內有低回聲的結節或者腫物,而且回聲大多數是不均勻的,對患者的臨床診斷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6]。病理檢查顯示:浸潤性導管癌17 例,髓樣癌7 例,浸潤性小葉癌9 例,早期導管內癌8 例,黏液癌10 例,炎性乳癌6 例,腺癌3 例。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浸潤性導管癌的診斷符合率為94.12%,髓樣癌的診斷符合率為100.00%,浸潤性小葉癌的診斷符合率為88.89%,早期導管內癌的診斷符合率為87.50%,黏液癌的診斷符合率為100.00%,炎性乳癌的診斷符合率為100.00%,腺癌的診斷符合率為100.00%,總診斷符合率為95.00%。60 例乳腺癌患者中,形態不規則、呈現鋸齒樣患者51例,占比85.00%;邊界模糊不清、呈毛刺樣患者24例,占比40.00%;后方回聲較弱且不均勻患者50 例,占比83.33%;病灶在外上象限患者47 例,占比78.33%;病灶在外下象限患者10 例,占比16.67%;病灶在內上象限患者2 例,占比3.33%;病灶在內下象限患者1 例,占比1.67%;L/T>1 患者27 例,占比45.00%。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超聲診斷乳腺癌疾病已經較為成熟,但是在臨床操作當中還是需要注意因患者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或者其他方面干擾因素所造成的誤診現象[7]。而且乳腺腫塊邊界明顯異常,不能明確分辨乳腺腫塊和周圍邊界的界限,腫塊在持續向深層增長時腫塊內的血流更為雜亂,能夠檢測出明顯的高速低阻血流頻譜[8]。建議在臨床診斷當中還需結合患者臨床癥狀、遺傳史、生活習慣等各方面的因素,最大程度的降低誤診的發生[9]。本次研究的隨訪時間較短,研究例數較少,沒有追蹤患者的遠期療效,導致研究結果與實際情況存在不同[10]。在今后的研究中建議與其他醫院合作,納入具有其他合并疾病的患者,增加研究例數,延長追蹤時間,加強對遠期療效的研究[11]。
綜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乳腺癌的臨床診斷中能夠清晰觀察超聲圖像的特征,并且患者的診斷符合率較高,能夠為乳腺癌疾病提供真實有效的臨床依據,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