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工作中經常遇到一些老年患者,自述經常出現小便失禁,尤其是在咳嗽、打噴嚏、大笑或遇到緊張情況時會出現少量尿液不由自主排出,無法控制,嚴重時淋漓不盡,常常將內褲弄濕,令人非常難堪和尷尬。
其實,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各種機能衰退,特別是神經系統和內分泌功能及尿道括約肌功能下降,控制尿液排泄的能力減退而造成的。
祖國醫學認為,肺主宣發,為水之上源;脾主運化水濕;腎主水,司二便;膀胱主氣化,所以尿液的正常排泄與肺、脾、腎、膀胱的關系最為密切。老年尿失禁多是因為年老體衰致使脾肺氣虛、中氣不足,腎氣虛衰、固攝無力,膀胱氣化功能失職所致,所以中醫治療也多從肺、脾、腎、膀胱論治。祖國醫學把尿失禁原則上分為4型:
1.肺脾氣虛型。其癥狀主要表現為面色晄白,尿意頻急,時有尿液自遺,氣短咳嗽,小腹墜脹,舌質淡紅,脈虛軟無力。治宜補肺健脾,多用補中益氣湯根據癥狀加減進行治療。
2.腎氣虧虛型。其主要癥狀表現為小便自遺,神倦乏力,腰膝酸軟,心悸氣短,動則氣喘,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沉無力。治宜補腎益氣,澀尿止遺。臨床多用自擬補腎固澀湯,常用藥物有人參、茯苓、桑螵蛸、刺猬皮、益智仁、牡蠣、川斷、牛膝、山藥、杜仲等,經長期觀察有一定效果。
3.下焦濕熱型。此型可發于任何年齡,主要是尿道炎癥和結石一類疾病引起。
4.腎陽不足型。此型在老年人中比較多見,主要癥狀表現為腰膝冷痛,畏寒肢冷,小便清長,自遺不盡,舌質淡,脈沉遲緩。治宜溫腎助陽,固攝尿液,藥用縮泉丸加減治療。
縮泉丸由三味藥組成,益智仁為君藥,有溫補脾腎,固精氣,縮小便的功效;烏藥為臣藥,益氣散寒,祛膀胱和腎間寒氣,止溲頻數;山藥為佐藥,健脾補腎,固澀精氣。本方可根據不同癥狀進行加減。如加肉桂,能溫中補陽,散寒止痛;加山藥,補脾胃,益肺腎;加桑螵蛸能補腎助陽,固精縮尿等。服用此方時需注意:忌辛辣、生冷、油膩食物,感冒發熱患者不宜服用,一些慢性病患者暫時不宜使用,如高血壓、心臟病、肝病、腎病等。
對于老年人來說,除了藥物治療,還應適當加強體育鍛煉,增強全身肌肉的力量,對控制尿液流出有很好效果;同時注意保持會陰部清潔衛生,防止尿路感染;外出時和睡覺前盡量少喝水,減少排尿量;也可進行盆底肌群鍛煉,如每天在睡覺之前和早晨起床時各做100次左右縮肛運動,這樣有節律的重復收縮和舒張,使盆底肌群得到鍛煉,能夠很好的預防尿失禁的發生,但要循序漸進,長期堅持方能有效。
另外還可結合針灸進行治療。常用穴位有中極、關元、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合谷等,每日針刺上述穴位2次,也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