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短視頻軟件上看到好多空氣炸鍋的美食,老婆看了也想買一個,但我記得前兩年不是說空氣炸鍋做的食物致癌嗎?到底怎么回事?
浙江 羅先生
羅先生:
空氣炸鍋號稱“不放一滴油就可以放肆吃炸雞、炸薯條、炸土豆等”,其實它跟“炸”沒什么關系,主要是“烘烤”。空氣炸鍋內部的加熱管和風扇,可以讓鍋內熱空氣高速循環。在吹熱風的過程中讓食材高溫脫水,同時將其表面烘得酥脆,達到“煎炸”的效果。可以簡單的理解成一個帶風扇的烤箱。
與油炸食物相比,空氣炸鍋確實做到了少油甚至無油烹飪,食物的熱量因此低一些,但它與油炸食品存在同樣的弊端——食物的營養價值有所損失。而關于空氣炸鍋制作的食物致癌這一說法,最早出于一則“韓國空氣炸鍋加熱后被檢出致癌物”的新聞。主要是因為,空氣炸鍋利用高溫來完成食物加熱,因此食物在熟制過程中也會發生一些物理和化學變化,像質地改善、產生特殊風味等,也有可能會產生一些對人體有危害的化學成分,比如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是一種致癌物,雖然說它致癌主要是基于實驗動物的致癌性數據,但是它對人體很可能也是致癌的,所以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不過,并非只有空氣炸鍋制作食物會產生丙烯酰胺,只要食物中有還原糖和蛋白質,在經過超過120℃的高溫烹調后,會發生復雜的非酶褐變反應,讓食物出現微焦的效果,帶來誘人的色澤和味道,也是我們常說的“美拉德反應”。而這些焦香的美味,多多少少都會含有丙烯酰胺。也就是說,即使不用空氣炸鍋,換做普通的炒鍋,也是一樣的。
想要避免食物流失和(或)產生丙烯酰胺,建議在使用空氣炸鍋時,不要將溫度設置得太高(盡量在120℃內)、制作時間也不要太長(約10分鐘左右),盡可能保留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同時盡量減少高溫帶來的不利影響,避免生成過多潛在的有害成分。建議多選擇肉類,少烹飪薯條、薯片等淀粉含量搞得食物,偶爾翻動食物使其受熱均勻而不至于過焦。還有就是調味料不要放太多,尤其是鹽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