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
水里有“葷八仙”,即青蝦、河蟹、剪刀肉、螺螄、泥鰍、黃鱔、甲魚、鯽魚,它們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大多也在秋冬上市。
青蝦:青蝦俗稱河蝦,又名沼蝦,在我國各地的湖泊河流中均有分布。搭配蔬菜,尤其是帶有辛辣味道的蔬菜,比如韭菜、洋蔥等,不僅營養互補,味道也更好。青蝦做法多樣,如清蒸、水煮、清炒、油炸等,但不建議生吃(如醉蝦)。
河蟹:其營養豐富,吃河蟹時宜搭配姜醋,有助去腥增香。河蟹一定要吃活的,而且應充分蒸熟煮透后再吃,不要吃死蟹、生蟹、醉蟹。高尿酸血癥、痛風患者以及對水產品過敏的人不要吃河蟹。
剪刀肉:也叫水菜,其實是河蚌肉,其肉質鮮美、脆嫩可口,營養也不差。剪刀肉鮮味很濃,本身鈉很低,加點鹽反而可使鮮味更加突出,因此,剪刀肉可以搭配有咸味的食物一起烹調,比如剪刀肉燉咸肉。
螺螄:螺螄屬于田螺科淡水貝類,其一般爆炒或紅燒,烹調時加些蔥、姜、蒜、料酒、八角、桂皮等香辣調料,能掩蓋一部分腥味。
泥鰍:也叫作鰍、鰻尾鰍等,不僅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也不錯,適合骨質疏松癥患者、中老年人、哺乳期等需要補鈣的人群適量食用。泥鰍中還含有泥鰍多糖,有助提高人體免疫力。泥鰍可炒、燉等,如泥鰍炒韭菜、泥鰍燉豆腐、泥鰍絲瓜湯等,尤其搭配豆腐燉湯,補鈣效果更好。
黃鱔:也叫鱔魚,肉質肥嫩,鮮美爽口,營養也不錯。烹調黃鱔搭配大蒜、大蔥、韭菜、洋蔥等,其中所含的大蒜素(屬于有機硫化物),可以促進B族維生素的吸收,比如大蒜燒鱔魚、黃鱔炒韭菜。注意不要吃生的或者沒充分煮熟的黃鱔,比如冰鎮鱔魚片,可能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
甲魚:也稱鱉、團魚,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甲魚具有清熱養陰、平肝熄風、軟堅散結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甲魚具有抑制肝脾的結締組織增生,提高血漿蛋白水平等功效。甲魚本身屬于滋陰類食物,可以搭配一些藥食同源的食材一起吃,如枸杞子、黃芪、山藥等,可起到更好的保健效果。
鯽魚:也叫喜頭魚、海附魚,有清蒸、水煮、煎炸等多種做法,但最好的是跟白蘿卜一起燉湯,兩者均有溫中下氣、健脾利濕的功效。這道湯還妙在“二白”食材上,白蘿卜浸在奶白色的魚湯里,讓人看著就很有食欲。此外,鯽魚也可搭配豆腐、筍等食材,營養和味道方面都很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