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情境教學;實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2)01-119-03
【本文著錄格式】周晟.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的實效性探究[J].課外語文,2022,21(01):119-121.
深化高中語文教育教學改革,是新時期高中語文教學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情境式閱讀教學的實踐,轉變了傳統閱讀教學形態,為開放式、多元化閱讀空間的生成,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環境。因此,高中語文情境式閱讀教學的構建,創新了閱讀教學方法,也進一步契合了高中生的個性發展需求。本文立足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理論研究,就新課改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如何構建情境式教學空間,做了如下具體闡述。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構成元素,對完整教學形態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高中語文在閱讀教學的實施中,表現出較為明顯的“邊緣化”的教學問題,制約了開放式、多元化閱讀教學的創設。閱讀教學“弱化”的困境,成為困擾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如何教”“教什么”的問題因子。因此,從發展角度而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在“教”與“學”兩個維度空間存在形態欠缺等問題,進一步要求“優教、促學”的迫切性。
(一)教學形態“單一”,互動元素構建不足
學生如何“讀”的問題,一直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的熱點,但“讀”的基礎是如何構建互動元素,在多元化的教學形態中促進教與學的有效實施。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形態單一,在教與學兩個維度空間的優化與構建中,缺乏豐富的教學形態,單一的教學情形難以支撐互動元素的生成。一方面,語文閱讀課堂空間“狹窄”,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弱化了目標探究式、互動探究式等教學活動的開展,學生被動式的學習狀態難以促進有效學習的生成;另一方面,“動”是讀的重要誘導因子,而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的互動創設不足,合作式、小組式的閱讀教學鮮有實施,沉悶的“讀”、枯燥的“答”,這些都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形態單一的顯著性表現。
(二)閱讀教學課時不足,邊緣化情況比較突出
對當前閱讀教學的深思與思考,“邊緣化”是當前閱讀被弱化的突出問題,也是高中語文閱讀課教學不完備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語文教學的安排中,以理論知識教學為主導,閱讀教學“可有或可無”的思想認識,致使閱讀教學缺乏專門的課時安排,科學統籌的教學布置明顯不足。此外,閱讀“邊緣化”讓學生對“讀”的興趣減少,閱讀的情感缺失,難以支撐對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因此,高中語文閱讀課時不足、統籌安排不合理等問題有待解決,應夯實閱讀在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三)閱讀教學環境欠缺,課外閱讀不足
在新一輪高考改革下,語文教學環境及要素均發生了顯著性變化,“閱讀”構成了語文知識體系的重要載體。但是,當前語文閱讀教學濃厚的環境欠缺,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閱讀教學需求。一是課內閱讀教學質量不高,閱讀教學的系統性實施不足;二是課外閱讀明顯不足,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培養欠缺,良好閱讀能力的有效培養有待提高。因此,高中語文在統籌“課內+課外”的閱讀教學中,缺乏系統性、完整性的推進,學生閱讀能力與新課改下的語文學科能力要求存在不匹配問題。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的實效性分析
高中生處于個性發展的特殊階段,有效閱讀教學的構建應以生為本,應在開放式的閱讀空間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精準指導閱讀教學,突出“精準”教學在閱讀課堂的構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精準”內容閱讀、精準問題解答成為有效閱讀的重要載體,也進一步盤活了語文閱讀課堂,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精準指導的構建,有以下幾點意義。
(一)情境式閱讀教學促進了教與學的良性互動
傳統語文閱讀課堂缺乏教與學的良性互動,學生學習的被動狀態不利于有效教學的構建。閱讀教學精準指導的構建,為教與學的活動創設提供了空間,能夠在情境式閱讀中提高教學的導向性,更好地服務學生有效學習。首先,情境因子是教與學良性互動的載體,能夠促進課堂教學的組織和開展,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其次,教與學的有效互動是建立高效課堂的重要基礎。特別是對閱讀課堂,情境閱讀教學的實施,能夠明確師生角色,發揮教師的閱讀指導作用,更好地引導學生在開放式的課堂空間提高學習效率。因此,精準指導促進了課堂教與學的良性互動,為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提供了互動交流的載體。
(二)情境式閱讀教學實現了有效閱讀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精準指導的實施,能夠為有效閱讀的創設提供新的環境條件,促進學生有效學習。一方面,精準指導提高了閱讀教學的“服務性”,能夠在精準閱讀指導中,更好地明確閱讀方向、培養閱讀技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另一方面,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環節。教師精準指導的實施,能夠從硬性的教學灌輸,向開放式的教學引導轉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也契合了高中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因此,精準指導實現了有效學習的創設,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空間。
三、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的策略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精準指導的構建,在于創設教與學的互動空間,在開放式課堂環境中,為學生有效學習的開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實踐中發現,構建情境式閱讀教學,關鍵在于定位精準、投放精準、實施精準,在以境育教中,實現全方位教學構建,提高閱讀教學質量,促進有效教學的生成。為此,以“問”與“探”為情境教學載體,促進教與學的有效導入,增強對學生閱讀學習服務,提高閱讀教學質量。因此,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境創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以“問”為載體,構建情境因子,有效激活閱讀課堂
“問”是教學的載體,也是實現閱讀教學精準指導的重要保障。在傳統閱讀課堂,教學形態僵化,課堂氛圍沉悶,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難以為精準指導的實施創設條件。為此,以“問”為載體,通過問題因子,構建情境因子,在問題的精準指導下,更好地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學習。首先,教師要立足教材內容,在明確問題導向的基礎上,以問題因子促進學生有效學習;其次,教師的“問”要具有趣味性,在開放式的閱讀空間,通過問題因子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情境式閱讀教學創設良好條件;再次,“問”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情境式教學的推進需要“問”的逐層推進,拓展閱讀面,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例如,在《故都的秋》的閱讀教學中,教師精準指導的構建,以“問”開啟,構建問題情境。如表1所示,是圍繞文章設計的問題情境。從內容、目標等維度,強化循序漸進的閱讀導入,發揮問題載體在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二)以“探”為依托,豐富情境課堂內容,完善課堂教學
在教學實踐中發現,以“探”為依托,能夠為閱讀情境教學的實施創設良好的教學空間,進一步為學生的“學”提供有力保障。傳統閱讀教學缺乏探究性教學的構建,學生的“學”由教師牽著走,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究性。為此,在情境式閱讀教學的構建中,以“探”問依托,通過探究性學習的開展,促進學生有效學習,轉變傳統教學形態。首先,教師立足教材內容,在教材內容中創設探究任務,以任務等方式,促進學生閱讀學習,發揮探究任務并將其作為情境要素;其次,良好的閱讀技巧來源于學生的自主實踐,通過探究性閱讀,能夠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也為問題的分析及解決,創設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情境式閱讀教學的有效實現,關鍵在于如何精準定位學生的“學”,讓學生在開放式的學習空間有自主探究閱讀的環境。
例如,在《我與地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情境式閱讀教學在于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回答“史鐵生為什么選擇了地壇?”““思考的結果怎樣?”等問題,讓學生的閱讀學習目標更加明確,思考方向更加具體。因此,以“探”為依托,讓閱讀課堂更加活躍,也為情境式閱讀教學創設了條件。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學的改革發展,應以創新為導向,創新教學方法、優化教學環境,構建開放式多元化閱讀空間。情境式閱讀教學的有效構建,能夠盤活閱讀課堂,為教與學的有效互動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在本文的探討中,高中語文情境式閱讀教學的設計,關鍵在于夯實兩個教學面:一是以“問”為載體,有效激活閱讀課堂;二是以“探”為依托,完善課堂教學視域,促進閱讀情境式教學的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王思維.思維導圖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理論版),2019(4).
[2]王軍鴿.高效閱讀教學方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7(9).
[3]李小剛.分析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開放式教學法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12).
[4]朱紅霞.新課改下高中語文開放性教學的研究[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8(8).
[5]武艷新.高中語文中有效閱讀教學的構建策略探究[J].讀與寫,2019(7).
作者簡介:周晟,1985年生,江蘇南京人,本科,主要研究方向為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