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翠,支春妹
(廣東省湛江市第二中醫醫院,廣東 湛江 524013)
圍絕經期綜合征是老年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是由于圍絕經期女性身體功能紊亂導致的雌激素水平降低,加之生活、工作壓力增大,導致的一系列癥狀,包括潮熱、出汗、面部潮紅、月經紊亂及月經量減少等[1-2]。圍絕經期綜合征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采取積極有效的干預措施對該類患者有重要意義[3]。目前,臨床治療該病多是在精神心理調節的基礎上,給予激素替代治療,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及其類似藥物,但長期大量的激素替代治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造成患者激素水平紊亂,引起較多不良反應[4]。中醫藥在緩解圍絕經期綜合征癥狀方面表現出了良好的優勢[5]。本研究探討二仙湯和甘麥大棗湯輔助激素替代療法干預圍絕經期綜合征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湛江市第二中醫醫院接診的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97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8例和觀察組49例。對照組年齡49~62歲,平均(55.23±5.12)歲;病程2~11個月,平均(6.39±1.97)個月。觀察組年齡50~63歲,平均(56.18±5.72)歲;病程2~11個月,平均(6.18±1.87)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納入標準 ①根據臨床表現、絕經前后時間、體格檢查、激素水平變化等確診為圍絕經期綜合征:癥見潮熱、盜汗、自主神經紊亂(如心悸、頭暈、失眠、耳鳴)、精神和神經癥狀(注意力集中、情緒波動、興奮、抑郁、無法自我控制)等,結合激素水平異常,AMH抗苗勒氏激素<0.086μg/mL,促卵泡激素升高,雌、孕激素降低[6]。②中醫辨證為肝腎陰虛型,表現為潮熱汗出、心悸失眠、煩躁易怒、舌紅少苔等[7]。③對二仙湯甘麥大棗湯及激素療法等藥物無禁忌證。④患者自愿參與本研究。
1.3 排除標準 合并其他婦科疾病者;合并全身炎癥性疾病者;納入本研究前已采取相關的治療措施干預者;人口學資料、治療前檢查資料有缺項者;病情發生變化需要調整治療方案及退出者。
2.1 對照組 采用激素替代療法治療。替勃龍片(南京歐加農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 20051085,2.5mg/片)口服,每次1片,每日1次;復方戊酸雌二醇片(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 20020299,每片含戊酸雌二醇2mg、炔諾酮0.7mg)口服,每次1片,每日1次。4周為1個療程,治療3個療程。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二仙湯和甘麥大棗湯治療。二仙湯組成:仙茅10g,淫羊藿10g,當歸10g,巴戟天10g,黃柏10g,知母6g;甘麥大棗湯組成:甘草片9g,小麥15g,大棗10枚。每日1劑,煎取300mL,分2次服用。4周為1個療程,治療3個療程。
3.1 觀察指標 ①中醫證候積分:治療前后對患者潮熱汗出、心悸失眠、煩躁易怒、舌紅少苔等癥狀進行評分,根據癥狀嚴重程度分為無、輕、中、重4個等級,分別計0、1、2、3分。②激素水平: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肘靜脈血,HK 15 A型臺式高速離心機(安徽貝達離心機設備有限公司)離心10min,取上清液標本,采用DI 600型全自動血清生化分析儀(美國英諾華公司)檢測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黃體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相關檢測試劑盒購于合肥羅恩化學試劑公司。③負性情緒評分: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14(HAMA-14)、漢密爾頓抑郁量表-17(HAMD-17)量表評估,HAMA-14、HAMD-17分別有14、17個小項,每項得分0~4分,總得分分別為56、68分,分值越高患者不良情緒越嚴重。④觀察評估兩組患者的用藥安全性。
3.2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表觀癥狀完全消退,中醫證候積分下降≥80%;有效:表觀癥狀顯著改善,中醫證候積分下降30%~79%;無效:表觀癥狀和中醫證候積分無改善[8]。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潮熱汗出積分 心悸失眠積分 煩躁易怒積分 舌紅少苔積分觀察組 49 治療前 4.09±0.89 3.89±1.01 4.11±0.80 3.95±1.05治療后 1.05±0.45△▲1.19±0.54△▲0.97±0.39△▲ 1.10±0.43△▲對照組 48 治療前 4.19±0.81 3.95±1.03 4.03±0.87 4.04±0.96治療后 1.54±0.62△ 1.63±0.67△ 1.29±0.42△ 1.57±0.58△
(2)激素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激素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FSH、LH水平低于治療前(P<0.05),E2高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FSH、LH低于對照組(P<0.05),E2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激素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激素水平比較(±s)
注:1.FSH,促卵泡生成激素;LH,促黃體生成激素;E2,雌二醇。2.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F S H(U/L) LH(U/L) E2(n g/L)觀察組 49 治療前 69.18±5.69 45.34±4.12 13.90±2.86治療后 36.23±3.12△▲19.23±3.10△▲ 29.42±3.60△▲對照組 48 治療前 67.86±5.75 46.28±4.53 14.45±3.03治療后 42.11±4.18△ 24.42±3.74△ 25.66±3.34△
(3)負性情緒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負性情緒各項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負性情緒各項評分均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負性情緒評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負性情緒評分比較(分,±s)
注:1.HAMA-14,漢密爾頓焦慮量表-14;HAMD-17,漢密爾頓抑郁量表-17。2.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HAMA-14評分 HAMD-17評分觀察組 49 治療前 21.93±4.90 25.32±5.17治療后 7.01±2.33△▲ 8.09±2.78△▲對照組 48 治療前 22.71±4.95 26.18±5.54治療后 9.17±2.76△ 10.45±2.96△
(4)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9.80%(44/49),高于對照組的72.92%(35/4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5)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8.37%(9/49),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50%(6/48),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424>0.05)。
圍絕經期綜合征發病率較高,隨著人們社會、工作壓力的增加及不良生活習慣的形成,圍絕經期綜合征的發病人群呈逐年升高的趨勢,嚴重影響中老年女性生命健康。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該病主要與卵巢功能減退、雌激素分泌減少、內分泌功能失調等因素有關,治療多用雌激素替代療法,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相關癥狀[9]。但臨床觀察顯示,長期大量的激素替代治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使患者激素水平紊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激素替代療法的推廣[10]。近年隨著中醫藥研究的發展,其在圍絕經期綜合征的治療方面展現出良好的優勢。
圍絕經期綜合征可歸屬于中醫“絕經前后諸證”“經斷前后諸證”“百合病”等范疇。中老年女性腎氣漸衰、沖任虧虛、陰陽失調,導致氣血化生減少、腎氣不足而成該病[11]。此外,肝腎同源,患者肝氣郁結、心脾兩虛也易導致氣血失調,從而影響沖任。基于該病病機,治宜養心安神、滋陰補腎、益氣養陰、養肝固精[12]。本研究采用二仙湯合甘麥大棗湯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臨床療效顯著提升。二仙湯具有溫腎陽、補腎精、瀉腎火、調理沖任功效,仙茅、淫羊藿補血固精、補益肝腎、調氣補虛,巴戟天補腎陽、強筋骨,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知母、黃柏滋腎陰、瀉虛火。甘麥大棗湯具有養心安神、和中緩急功效,其中小麥為君藥,益氣養陰安神;甘草補益心氣、和中緩急,為臣藥;大棗甘平質潤,益氣和中,為佐使藥。現代研究顯示,二仙湯可延緩下丘腦-垂體-性腺軸衰老,刺激下丘腦神經細胞釋放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延緩卵巢老化,其作用是單純雌激素替代療法不能比擬的[13];甘麥大棗湯有鎮靜、催眠、調節神經功能、緩和精神緊張等作用[14]。本研究結果表明,二仙湯合甘麥大棗湯輔助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可顯著改善中醫證候及睡眠質量,調節激素水平,改善患者負性情緒,穩定患者心緒。此外,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未明顯增加,充分體現了中藥在用藥安全性方面的獨特優勢[15]。
綜上所述,二仙湯合甘麥大棗湯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療效顯著,可改善患者的中醫證候、雌激素水平和負性情緒,可在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