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明
(山西省保德縣中醫院,山西 忻州 036600)
近年來,隨著外用激素制劑及激素化妝品的大量應用,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的患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1]。該病臨床癥狀表現為皮膚出現紅腫、瘙癢、疼痛、干燥及灼熱等,如繼續使用激素就能減輕上述癥狀,但一旦停用,癥狀就會出現復發,甚至明顯加重,導致激素依賴。臨床主要采取抗過敏、抗組胺和抗炎等方法治療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2]。該類藥物可在較短時間內減輕皮膚癥狀,但患者個體差異較大,長期效果較差[3]。中醫治療激素依賴性皮炎可減少反復發作,逐漸成為皮膚科的研究熱點。皮炎消顆粒是延安市中醫醫院自制的一種重要制劑,本研究分析皮炎消顆粒聯合西替利嗪對面部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患者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保德縣中醫院治療的面部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患者63例,用抽簽法分為對照組32例和觀察組31例。對照組男4例,女28例;年齡19~57歲,平均(33.14±4.27)歲;病程1~39個月,平均(12.38±1.46)個月。觀察組男5例,女26例;年齡19~57歲,平均(33.27±4.59)歲;病程1~39個月,平均(12.49±1.57)個月。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倫理要求。
1.2 診斷標準 反復外用糖皮質激素時間超過1個月;短期(3~10d)停止外用糖皮質激素后,患者原有皮損加重或復發;患者自覺皮損刺痛、灼熱、瘙癢、緊繃[4]。
1.3 納入標準 近1個月內未系統使用免疫抑制劑,且未開展激素依賴性皮炎相關的治療;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嚴重免疫功能低下或高血壓者;皮損合并嚴重感染者;患有蠕形螨病、脂溢性皮炎或痤瘡等影響療效評估者。
2.1 對照組 采用鹽酸西替利嗪片治療。鹽酸西替利嗪片(昆山龍燈瑞迪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 20010598)口服,每次10mg,每日1次。治療1個月。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皮炎消顆粒治療。皮炎消顆粒(延安市中醫醫院,陜藥管制字〔2001〕第3695號)口服,每次12g,每日1次。治療1個月。
3.1 觀察指標 ①癥狀積分:參照?臨床皮膚病學?評估脫屑、紅斑、刺痛和灼熱等癥狀,根據輕重程度計為0~4分,分值越高癥狀越嚴重[4]。②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4(IL-4)水平:治療前后取患者晨起空腹靜脈血3mL,離心后取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試劑盒均購自上海臻科生物公司。③油脂、皮膚紅斑量和經皮膚水分丟失值:采用MPA9型皮膚多功能檢測儀測量(德國CK公司)。
3.2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療效指數評定。療效指數=(治療前中醫癥狀積分-治療后中醫癥狀積分)/治療前中醫癥狀積分×100%。痊愈:療效指數≥95%;顯效:療效指數為70%~94%;好轉:療效指數為30%~69%;無效:療效指數<30%。總有效=痊愈+顯效+好轉。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癥狀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癥狀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癥狀積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面部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患者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面部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患者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脫屑積分 紅斑積分 刺痛積分 灼熱積分觀察組 31 治療前 2.78±0.34 2.99±0.31 2.27±0.242.86±0.24治療后 0.76±0.05△▲ 1.14±0.03△▲ 0.62±0.05△▲0.53±0.07△▲對照組 32 治療前 2.76±0.31 2.97±0.34 2.29±0.272.87±0.25治療后 1.92±0.14△ 2.07±0.15△ 1.38±0.14△ 1.89±0.12△
(2)TNF-α、IL-4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TNF-α、IL-4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TNF-α及IL-4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面部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4水平比較(pg/mL,±s)
表2 兩組面部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4水平比較(pg/mL,±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腫瘤壞死因子-α 白細胞介素-4觀察組 31 治療前 631.54±33.72 62.94±4.87治療后 317.42±24.63△▲ 40.36±2.78△▲對照組 32 治療前 632.78±34.59 63.78±5.42治療后 409.83±25.76△ 51.67±3.26△
(3)油脂、皮膚紅斑量和經皮膚水分丟失值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油脂、皮膚紅斑量和經皮膚水分丟失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油脂、皮膚紅斑量和經皮膚水分丟失值明顯改善(P<0.05),且觀察組改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面部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患者治療前后油脂、皮膚紅斑量和經皮膚水分丟失值比較(±s)
表3 兩組面部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患者治療前后油脂、皮膚紅斑量和經皮膚水分丟失值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經皮膚水分丟失值(g/h)觀察組 31 治療前 80.25±4.36 437.15±24.46 29.13±4.28治療后 99.73±8.24△▲309.24±13.28△▲17.13±1.25△▲對照組 32 治療前 79.34±5.29 436.24±25.78 29.75±3.46治療后 91.47±6.32△ 381.57±19.36△ 22.31±2.25△組別 例數 時間油脂(μg/cm2)皮膚紅斑量(mm2)
(4)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面部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是因長時間反復外用激素,使表皮細胞分化和增殖受到抑制,造成角質層細胞功能異常和數量減少,引起的炎性反應,輕者出現紅斑鱗屑,嚴重者伴有膿皰、炎性丘疹和滲出[5]。糖皮質激素能明顯減輕皮損部位炎性反應,但長時間使用可使真皮層內膠原纖維及彈力纖維發生萎縮和變薄,皮膚出現干裂、松弛、緊繃和脫屑等,毛細血管舒張,同時抑制成纖維細胞的活性,導致患者皮膚表面血管顯露和血管變寬,而停藥后,原發皮炎病也極易復發。現代研究發現,該病與皮膚內油脂量減少、皮膚萎縮、免疫功能降低、皮膚的屏障功能下降緊密相關[6]。目前臨床主要采用氯雷他定等抗菌類、抗炎類藥物替代糖皮質激素治療,雖可獲得一定療效,但愈后易反復。
中醫認為,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的病機關鍵為熱毒日久入血,熱極生風,血熱沸騰,風熱、血熱相搏于面部肌膚,表現為顏面丘疹累累,紅斑腫脹,瘙癢無度,血絲彌漫等,久病不愈致肝郁化火,肝氣不疏,發為血熱,火熱入血,血熱生風,膚失所養,津液內耗,表現為皮膚干燥、潮紅、毛細血管擴張和緊繃感等癥狀[7]。治療應以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為原則,臨證時依據患者兼夾證,給予和胃、疏肝、清肺和健脾等相應治療[8]。皮炎消顆粒由生地黃、赤芍、牡丹皮、生石膏、知母、金銀花、連翹、竹葉、黃芩、蟬蛻、白鮮皮、甘草等組成,可應用于過敏性皮炎、春季性皮炎、溢脂性皮炎、藥物性皮炎及各類皮炎血熱風盛者。方中,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赤芍涼血、散瘀,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連翹清熱、解毒,竹葉清熱除煩,黃芩瀉火解毒。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涼血、祛風止癢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生地黃能有效清除患者皮膚中滯留的毒素,從而修復受損皮膚,增強皮膚鎖水能力及抵抗力[9];知母有一定的抗菌、抗腫瘤和抗炎效果[10];黃芩根部的黃酮類物質具有較好的抗菌、抗氧化、免疫調節、抗病原體、解熱鎮痛鎮靜和抗炎作用[11]。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皮炎消顆粒聯合西替利嗪治療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可明顯提高療效。
經皮膚水分丟失值是評估皮膚屏障功能的一個常見指標,主要用于評估接觸性皮炎及口周皮炎患者皮膚狀態,可反映患者皮膚角質層的水屏障功能和完整性。皮膚紅斑量能有效反映皮膚炎癥的程度和紅斑數量。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油脂、皮膚紅斑量和經皮膚水分丟失值明顯改善,表明皮炎消顆粒聯合西替利嗪可有效減輕癥狀,修復皮損部位,明顯改善皮膚的屏障功能。
TNF-α主要由體內激活的巨噬細胞/單核細胞分泌,如腦部的膠質細胞、神經元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等,TNF-α可加劇炎性反應程度,促進具有神經毒性的一氧化氮及興奮性氨基酸的釋放,進而加重缺血性腦損傷[12]。IL-4是一種由T h 2細胞生成的炎癥反應因子,具有誘導T細胞及B細胞增殖分化的作用,在機體免疫調節過程中具有重要功能[13]。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血清TNF-α及IL-4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表明皮炎消顆粒聯合西替利嗪能明顯降低體內的炎癥因子水平,減輕炎性反應,有效改善皮膚狀態。
綜上所述,皮炎消顆粒聯合西替利嗪對面部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有顯著的效果,能減輕炎性反應,改善皮膚的屏障功能,可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