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教育廳于2019年組織實施中小學網絡名師工作室項目,經各設區市教育局遴選推薦和省教育廳復核,確立了42個首批江蘇省中小學網絡名師工作室。2021年又新增148個工作室為第二批江蘇省中小學網絡名師工作室。工作室運行以來,充分發揮了網絡優勢,促進了互聯網環境下教科研方式的轉變和師生信息素養的提高。日前,江蘇省中小學網絡名師工作室調研和考核工作會在各設區市相繼召開。本次調研和考核的目的是總結各工作室項目推進過程中好的經驗,了解工作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工作室項目更加科學、規范、有序地開展。
◆南京◆
2021年12月3日下午,江蘇省教育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南京市電化教育館(南京市教育信息化中心)在南京市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組織開展江蘇省中小學網絡名師工作室調研和考核工作會議(南京)。
江蘇省電化教育館副館長厲浩,南京市電化教育館館長陳平、副館長張元寧,南京市教育局高師處四級調研員錢介榮等領導出席會議。南京師范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的專家,南京市首批和第二批省網絡名師工作室共16位領銜人以及工作室的代表成員參加會議。本次會議由江蘇省電化教育館江蘇省中小學網絡名師工作室項目負責人曹鵬主持。
陳平在調研考核工作開始前致辭。他希望各工作室抓住融合創新這一主線,突出發揮網絡的作用,通過工作室建設進一步生成更加契合信息化教學的優質資源,不斷放大優秀團隊的示范輻射作用。
厲浩在講話中要求工作室領銜教師正確認識調研和考核工作在網絡名師工作室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要滿懷信心、主動作為,做好團隊建設和成長工作,帶領工作室團隊積極融入到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去。
在考核與調研環節,南京市電化教育館資源制作部主任李為匯報了南京市省級網絡名師工作室的整體推進情況。南京市電化教育館在南京市教育局高師處的領導下認真開展省網絡名師工作室的遴選工作,先后對兩個批次16個工作室領銜人進行培訓,分享了網絡名師工作室平臺的管理經驗和管理辦法。
南京市16位省網絡名師工作室領銜人從團隊建設、活動開展、課題研究、特色活動等方面進行了匯報與交流。16個省網絡名師工作室各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學科和研究方向涵蓋幼兒園、中小學及職業教育領域,涉及智慧語文、小學創意寫作、人工智能教育、創客教育,彰顯了現代教育的特色。
沈書生、柏宏權、張剛要三位專家對南京市16個省網絡名師工作室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它們已經形成了特定的文化理念。工作室聚焦課堂,聚焦師生共同成長,交流活動區域廣泛,教育成果輻射省、市、區,乃至全國,工作室所做的工作既是引領,也是在不斷探索。他們希望南京市的網絡名師工作室形成合力,建立研究共同體,共創、共構,從學生健康、教育生態的角度,尋找更加符合教育規律的南京新樣態;突破時空限制,發揮網絡優勢,進一步開展跨校、跨市、跨省的交流活動;打造項目特色,有效助力鄉村振興、教育扶貧、“雙減”工作、學生生涯規劃、心理健康教育。
通過調研和考核,16個工作室進行了充分交流,展示了南京市省網絡名師工作室的初步成果。
下一步,南京市電化教育館將積極組織開展好“三個課堂”建設中的“名師課堂”建設工作,為建設高品質的教師隊伍做貢獻。同時,為各工作室搭建平臺,聚焦課堂,開展名師間的學術沙龍等活動,注重成果的凝練,幫助名師工作室領銜人凝練主張、提煉思想,形成一些物化的成果,彰顯南京區域的特色和經驗。
◆鎮江◆
2021年12月14日,江蘇省中小學網絡名師工作室調研和考核工作會議(鎮江)在揚中市第二幼兒園舉行。鎮江市教育信息化中心主任汪翀、科長周亦明,揚中市教育局副局長馮義成,揚中市責任督學黃雪梅以及鎮江市14位省網絡名師工作室領銜人和第二幼兒園匡明霞網絡名師工作室成員參加了現場活動。江蘇省電化教育館副館長厲浩、江蘇省中小學網絡名師工作室項目負責人曹鵬、網絡技術部主任殷峭峰,南京師范大學教授沈書生,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剛要通過“云視訊”出席本次會議。
上午,匡明霞網絡名師工作室4位核心成員教師施健、嚴宇、王欣、方平與大家分享了工作室正在進行的教研活動“與孩子一起學科學——幼兒園科學活動的有效實踐研討活動”成果,呈現了精彩紛呈的信息技術與科學活動融合的示范活動,并通過省網絡名師工作室平臺進行現場直播,在全省范圍內開啟在線互動教研。
下午,鎮江市14位省網絡名師工作室領銜人從團隊建設、活動開展、課題研究、特色活動等方面進行了匯報與交流。厲浩充分肯定了鎮江在信息化教育以及網絡名師工作室示范引領方面取得的各項成績,并期望大家滿懷信心、主動作為、創新探究,帶領工作室積極融入到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去,為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貢獻力量!
最后,汪翀強調,下一步各工作室要緊緊抓住融合創新這一主線,突出發揮網絡作用,進一步生成更加契合信息化教學的優質資源,不斷放大優秀團隊的示范輻射作用,彰顯鎮江區域的教育特色和經驗。
◆蘇州◆
為促進省中小學網絡名師工作室項目科學、規范、有序開展,根據《江蘇省中小學網絡名師工作室管理辦法》要求,2021年12月21日,蘇州迎來江蘇省中小學網絡名師工作室調研與考核工作。
江蘇省電化教育館副館長厲浩、江蘇省中小學網絡名師工作室項目負責人曹鵬等領導聽取匯報,蘇州16位省網絡名師工作室領銜人做了全面細致的總結報告。
為構建“互聯網+”條件下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有效促進新時代高素質教師的培養,把名師、名師團隊和名師效能與教育信息化有機融合,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蘇州市16位省網絡名師工作室領銜人帶領他們的團隊進行線上線下的探索、研修、創新與分享,特色鮮明,影響深遠。
會上,徐瑛網絡名師工作室領銜人徐瑛做了題為《新生活教育,構建教育美好生態》的專題匯報。她從工作室團隊建設、活動開展、發展思路、存在問題四個方面為大家做了詳細介紹。徐瑛表示,美好的教育是創新的教育、生態的教育,也是優質的教育,更是人民滿意的教育。在江蘇省網絡名師工作室平臺的助力下,新生活教育正煥發生機,努力向上生長,呈現出美好的教育生態。一年來,工作室以課題研究為抓手,堅持自主學習與名師的示范、指導和輻射作用相結合的原則,開展新生活教育研究活動。通過課題研究、專題閱讀、聯合教研等一系列的活動形式,探索新生活教育的實施渠道與策略。關于網絡名師工作室的活動開展,現總結為三個階段:成員招募,同心而聚;正式啟動,課題引領;活動輻射,影響深遠。關于工作室的發展思路及工作設想,徐瑛表示,接下來將正式啟動網絡直播系列課程;進一步開發家庭教育系列課程,推出家庭教育系列小視頻,在網絡平臺同步發布;搭建工作室聯盟活動平臺;結合國家級網絡空間平臺,進一步開發建設江蘇省網絡名師工作室平臺,增強省網絡名師工作室的輻射作用,從而提升學生的網絡素養。
省調研考核組領導、專家對蘇州市省網絡名師工作室建設與整體推進表示肯定,并對省網絡名師工作室的管理辦法、網絡教研模式、教育信息化、名師效益網絡化等提出更高要求。
◆淮安◆
2021年12月24日,江蘇省電化教育館副館長厲浩一行蒞臨淮安市調研與考核省中小學網絡名師工作室工作。淮安市教育局副局長谷玉紅出席會議并致辭。谷玉紅表示,感謝省電化教育館對淮安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關心、對省網絡名師工作室項目的支持與厚愛,肯定了網絡名師工作室取得的成績,強調了網絡名師工作室在推動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方面做出的有益嘗試和取得的良好效果。她希望全市15個省網絡名師工作室領銜人再接再厲,不斷總結成功經驗,并認真規劃好2022年相關工作。
淮安市電化教育館工作人員介紹了推進省網絡名師工作室的特色做法以及省帶市、跨學科、跨區域聯合開展活動的具體舉措,向活動廣度、深度和高度要質量。
會上,省網絡名師工作室領銜人依次做了2021年度工作總結匯報,并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如何進一步開展工作提出了對策與建議。2021年,工作室累計開展線上線下研修、城鄉同步課堂、同課異構等活動130余次,覆蓋全市10個縣區、100多所學校,累計建設教學資源3000余件,工作室空間訪問超5萬人次。省教育信息化公眾號、《淮安日報》、《淮海晚報》和市教育局公眾號等媒體多次專題報道工作室活動情況,形成了一定的社會影響。
考核組一行充分肯定了淮安市的做法。厲浩指出,淮安市在推進省網絡名師工作室項目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利用工作室拉動“城鄉結對互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各網絡名師工作室都有自己的發展方向且能依據目標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能夠打破校際、區域的界限開展活動,符合省教育廳開展該項目的預期。同時,厲浩還鼓勵大家要繼續凝練成果,激發成員動力,堅持做好輻射引領工作。南京師范大學、淮陰師范學院相關專家對工作室的下一步發展給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淮安市30個市級網絡名師工作室領銜人代表參加會議。
◆無錫◆
2021年12月10日,江蘇省教育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無錫市教育信息化和裝備管理服務中心組織召開江蘇省中小學網絡名師工作室調研和考核工作會議(無錫)。
因疫情原因,會議以視頻連線方式召開。江蘇省電化教育館副館長厲浩、資源研發部戴炳康、網絡技術部許曉馮,無錫市教育局規劃財務處處長助理毛燕等出席會議,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田俊華和江南大學教授蔡慧英等專家以及無錫市首批和第二批省網絡名師工作室共14位領銜人參加會議。會議由江蘇省電化教育館江蘇省中小學網絡名師工作室項目負責人曹鵬主持。
無錫市教育信息化和裝備管理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總結了無錫市14個省網絡名師工作室的整體推進情況。一年來,中心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遴選第二批省網絡名師工作室,發揮網絡優勢建立研究共同體,認真組織工作室領銜人培訓,及時組建QQ群,做好項目上傳下達、工作室活動跟蹤支撐以及工作室新聞報送、發布,開展跨校、跨市、跨省的交流活動。
厲浩介紹了全省中小學網絡名師工作室的開展情況,對無錫項目的推進予以肯定并提出明確要求,希望工作室深入研究“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突出名師工作室的專業性和創新性,鼓勵名師參與省名師空中課堂的在線答疑和資源開發工作。
毛燕向與會人員介紹了無錫市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情況,并要求各工作室明確任務、強化落實,運用制度、推進工作,加強指導、做好考核。
無錫市14個省網絡名師工作室涵蓋了語文、數學、物理、科學、信息技術等眾多學科,各工作室領銜人從團隊建設、活動開展、人才培養、成果物化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匯報與交流。
2021年,各工作室結合江蘇智慧教育云平臺、省網絡名師工作室平臺等各類網絡平臺,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學習、教研、交流活動,助力核心教師、成員教師的成長,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蔡慧英高度評價了無錫市14個省網絡名師工作室。她認為工作室能夠規劃機制、整合資源、創造環境,產出了成果,培養了人才,應該點贊!對于未來的發展,她指出,工作室應依托平臺,繼續發揮服務意識,起到引領、示范和輻射作用;繼續加強跨界、跨地域、跨專業等機制的探索;繼續融合新技術、新理念,探索創新教學樣態。
田俊華指出,要再梳理、再思考網絡名師工作室的定位,要在教學中發揮引領、解惑作用,在教學能力提升的同時還要提升教育能力。希望后期能夠加強工作室特色化的建設,立足自身學科,思考新技術在教育中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突破和融合。他也鼓勵工作室領銜人要更加自信地去協助其他教師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
作為一個以教育信息化部門為依托的“特殊”工作室,顧軍網絡名師工作室在做好自身特色活動策劃、舉辦等工作的同時,承諾為無錫市其他網絡名師工作室提供技術支撐、設備支撐,為名師做好服務。
通過此次調研和考核,14個工作室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展示了無錫市省網絡名師工作室的初步成果。
顧軍網絡名師工作室領銜人、無錫市教育信息化和裝備管理服務中心主任顧軍表示,新的一年,中心將繼續認真開展此項工作,為各工作室聚焦課堂、開展名師間的學術沙龍等活動搭建平臺提供支撐,讓網絡名師工作室在探索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將“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列入十大戰略任務。
信息技術賦能教育,是在規模化教育的前提下實現教育多樣性、個性化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期待各個省網絡名師工作室在新的一年借助網絡共同攜手,取得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