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
拼音教學針對的是幼升小低年齡段的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各方面發育尚未成熟,好奇心強但注意力較為分散,缺乏主動學習的能力。而漢語拼音是學好漢字和語文的基礎,拼音學習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其又具有抽象性的特點,所以在拼音教學上,教師應該做到化抽象為形象,提高拼音教學的有效性。
一、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
1.利用電教手段
教師可以將多媒體課件、趣味教具等引入課堂,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必要時還可用圖片對應字母或者用一個故事引出一組音節,幫助學生巧妙識記。
2.安排簡單歌訣
歌訣指的是可以詠歌而有韻律的口訣,這是一種簡單易記、朗朗上口的語言形式,并且學生對這種學習方式很感興趣。教師教學時可以適當安排一些編順口溜、口訣的環節,讓學生在自主創造的過程中提高記憶效果。
3.增加游戲互動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多使用游戲等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如佩戴相應的聲母、韻母頭飾進行“找伙伴”的游戲,讓學生根據游戲口令與其他同學組合成音節。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鞏固了所學音節,也提高了同學之間的默契度。
4.肯定學生表現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以鼓勵、表揚為主,充分肯定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對拼音的學習充滿信心,不要產生畏難心理。
二、制定及時的復習策略
1.開啟階段復習
在結束一個時間段的拼音教學后,教師可以開設階段復習課。通過小組成員累計積分的方式,展開小組間的比拼,通過合作和競爭的方式,讓學生進一步鞏固知識。
2.檢測學生能力
除了階段復習以外,教師也要定時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找準薄弱環節,對癥下藥,并及時查漏補缺,對個別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建議安排“小老師”進行一對一的輔導。
3.回顧已學知識
每節課上課前,教師可以簡單復習之前所學的內容,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全部知識羅列出來,避免學生出現知識斷層、學習進度跟不上的情況。
三、實施高效的家校合作
1.倡議家長共學
為了營造漢語拼音的學習氛圍,學校倡議家長參與到孩子的拼音學習中,“今日事,今日畢,勿將今事待明日”,每天對所學的字母和音節進行復習鞏固。
2.培養使用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培養孩子使用拼音的習慣。家長可以任意指定某個事物,讓孩子試著用漢語拼音拼讀出來,在孩子拼讀后一定要及時地進行反饋,給予其糾正、肯定和贊揚。
另外,在學習拼音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童心和創造力,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節奏中掌握拼音學習的秘訣。
學習漢語拼音不僅是學生識字和練好普通話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第一站,漢語拼音學習水平高低對學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會產生深遠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承擔起拼音教學的重任,克服日常教學中的誤區,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為學生迎接深層次的語文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