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燕
市場經濟的發展推動我國管理會計體系建設進入新發展階段[1]。全面預算管理為企業達到戰略發展目標的重要基礎,在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占據著重要地位,是引導企業制定決策,提升決策準確性,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的關鍵所在[2]。然而目前許多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實行的過程中,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如執行力度不強、缺乏預算規劃性、體系的缺失等。這些問題的存在都直接影響著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大數據時代對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想充分發揮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開展的作用,保證企業的良好發展,就需要企業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并完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一、大數據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開展的影響
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多數企業有預算意識及戰略部署意識,了解開展預算工作進行戰略部署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在企業業務戰略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為其重點,通過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開展,企業能更為客觀地對市場情況進行分析,結合自身情況進行計劃并實現對未來的預測。在傳統的預算管理模式下,企業無法實現對外部環境變化的分析,在長期發展戰略方面缺乏考慮,因而無法合理計劃企業的預算情況,無法合理規劃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下,不少企業已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數據的收集、挖掘及分析工作。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許多企業都意識到在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中,大數據技術的重要性,大數據技術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開展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促進預算控制準確性的提升
企業過去在進行預算計劃的制定過程中,主要是通過人工管理的方式完成預算批準。企業的財務人員日常工作量大、工作任務重,需要處理大量的財務數據,工作難度較大,易造成企業出現信息及數據間動態聯系缺乏的情況,無法達到預期的預算管理效果。而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下,企業可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集成信息,實現信息資源共享。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還能使企業收集更為準確的預算信息,再通過信息共享將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目標快速傳達至各部門,有助于促進企業預算時效性及科學性的有效提升。
(二)可優化預算流程
在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預算流程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科學、合理的預算流程,才能更好地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在過去,企業采用的傳統預算流程下,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溝通平臺,各部門間溝通率低下,工作缺乏標準化控制,預算流程效率低下且復雜,導致預算工作的開展可能重復批復或速度緩慢的情況出現。而在大數據時代的影響下,企業可通過互聯網平臺建立完整的數據信息系統[3]。企業能對預算管理流程進行改善,并對內部控制體系加以優化,利用分層定制服務,可對各部門信息需求加以整合,利用大數據技術開展各項工作,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對企業預算管理流程進行規范。
(三)實現預算編制個性化
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下企業的發展需求,企業必須要利用數據管理平臺,以實現信息整合工作的高效開展,能及時向相關部門進行信息反饋,使預算編制更具個性化。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可能影響企業的預算編制,使其朝著個性化方向發展,有助于促進企業預算分析科學性的提升以及預算控制準確性的提升[4]。在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應用市場數據,結合自身需求及各部門情況,建設具備個性化的預算管理工作。在執行預算管理過程中,若發現受外界因素影響而出現執行結果發生偏差的情況,企業就需要對預算方式進行調整,不斷對預算管理計劃加以優化,最終達成目的。
二、利用大數據構建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相關建議
(一)預算編制方面
在企業的預算編制體系中,最為重要的兩個部分包括預算目標的設定、預算方案的編制。在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具體實行過程中,是以設定的預算目標為基礎開展的,設定的預算目標將直接對企業預算工作導向性的準確度造成影響[5]。因此企業應當重視預算目標的設定及預算方案的制定,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利用集成數據功能,結合戰略目標及企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重點分析外部市場情況及企業內部發展情況,從而設定更為合理的預算管理目標[6]。同時還應當通過定量或定性分析企業各個生產運營環節的情況,包括生產供應、顧客、銷售渠道、市場、技術、管理、員工、資源及財務等方面,以保證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能幫助企業逐步實現經營過程中的戰略目標,符合戰略目標的發展。在企業進行預算方案的制定過程中,企業應當根據從上到下,結合上下原則對預算方案進行制定,各部門需要共同協調利用大數據技術對企業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的數據進行充分分析,整合及優化企業現有的資源信息,分解企業設定的預算目標到每一個關鍵環節中,使企業的預算目標能得到全面落實。通過利用大數據技術,能為企業提供更為完整、準確的信息以及數據,使企業能直觀地了解自身各責任中心的情況,從而能為預算編制人員的工作開展提供更為可靠的指導,提升其信息整合的效率,更好地編制預算方案使之全面反映企業的實際情況,能與預算管理目標更為相符。
(二)預算執行方面
在預算審批方面,可通過大數據技術對其進行規范。在企業開展預算審批工作的過程中,可通過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對審批流程標準化及規范化的有效提升。這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7]:第一,預算授權審批。在企業開展預算審批授權工作的過程中,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對審批過程中的潛在風險進行預測,從而實現企業審批過程風險的降低,減少風險帶給企業的影響。且在大數據下,能更為清楚地進行責任劃分,使預算審批責任可追責到個人,能有效促進預算審批效率的提升;第二,通過利用大數據技術來開展預算授權審批工作,能減少人工審批的失誤,能減少越權審批、重復審批的情況的出現;第三,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簡化審批流程,也能實現審批流程的透明化,企業相關人員可通過大數據的應用實現對審批流程及進度的實時查詢,了解審批工作開展的具體情況。
在預算控制及預算分析方面。預算控制工作的開展為執行預算的工作環節中最為核心的部分之一,該項工作的開展會對預算執行的效果造成影響。通過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企業不僅能從事后階段實行工作,更可以做到從事前、事中、事后的三個階段落實全面預算管理預算控制的目標,有助于促進企業預算控制分析工作質量的有效提升,能全過程地開展預算控制工作,提升預算控制工作有效性[8]。同時,在大數據時代下,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系統的構建過程中,還能通過利用大數據平臺,設置不同的風險級別預警指標,從而更好地開展風險預警工作。在大數據技術下,能通過收集海量的信息及數據,實時抓取重要的財務指標,及時發現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根據設定的風險級別預警指標,能及時向系統反饋超出預警范圍的風險指標,能使企業進行事前預警、防范,事中控制及事后處理,及時的預警使企業能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對相應風險進行防范。
在企業的預算調整方面。企業在生產經營的發展過程中,需要根據自身的需求及市場發展情況,及時對預算進行合理的調整,才能保證全面預算工作的有效開展。企業可充分利用大數據平臺開展全面預算編制工作,在此過程中,還可以加入以下幾項項目以便能及時對預算進行調整,包括偏差探查項目、偏差反饋項目及分析項目[9]。企業為了解自身預算執行的實際情況,應定期對預算的情況進行探查和分析,通過偏差探查,企業能及時找到執行預算過程中存在的偏差,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偏差反饋項目,企業能在發現偏差存在的第一時間及時進行反饋,最后利用分析功能對偏差出現的原因進行分析,從而根據分析結果對預算進行適當調整,能及時解決偏差問題,保證預算工作的有效落實。
(三)預算評價方面
預算評價方面是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構建全面預算體系中,也應當完善預算執行過程構建評價體系,在企業開展預算執行工作的全過程中,企業應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通過大數據管理平臺全過程監督預算執行工作,收集企業開展經濟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數據。同時,在企業進行數據收集的過程中,對于一些突發事件也應當給予重視,及時收集其產生的數據,并及時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以實現企業在未來發生同類型的突發性事件時,能有可靠的數據及信息進行參考,能及時順利地處理問題[10]。其次,在構建預算執行結果的過程中,還應當注意方法的選取。目前大多數企業采取平衡計分卡法進行。在平衡計分卡法下,主要是通過對比預算執行目標及執行情況的差異,并與企業水平與同行業平均水平進行對比分析,對財務、經營、客戶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通過對比分析各方面的評價數據,從而為預算執行的評價提供可靠依據,從而完成最終評價。同時,隨著大數據平臺的不斷更新,大數據技術不斷進步,為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從最大程度上提升預算評價的真實性,在全面評價工作的開展過程中,企業還應鼓勵全員參與,需要所有部門及員工的共同配合,才能更好地開展全面評價工作。最后,預算執行評價過程中,為充分發揮預算執行評價體系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其價值,企業還應當將預算執行評價結果與員工的績效考核掛鉤,將預算執行評價結果作為開展員工績效考核的依據之一,以實現績效考核作用。
(四)基于各項預算目標的聯動性建立預算動態分析模型
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實施是從上而下的動態管理過程。在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需要得到公司管理層的一致認可后,再將其傳達至中下層,從上自下地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分解并落實到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各項工作中。而動態管理過程則是指在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過程中,其工作環節是一個循環,從開始分析到制定決策,到執行決策進行落實,到反饋環節,再到分析、決策、執行環節,通過這些環節的不斷循環,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達成。因此在企業實施預算的全過程,屬于一個動態管理過程,通過該過程的循環及不斷積累,從而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在開展預算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企業的部門及員工等多方因素均可對實施情況造成直接影響。因此,企業應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對這些細分目標與企業的整體戰略目標邏輯關系進行分析,了解其具體的關聯程度,并建立企業各預算目標之間的聯動分析模型,以實現戰略目標的動態執行。
三、結語
總之,企業應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傳統全面預算管理模式進行改革,提升全面預算工作的完整性、有效性及科學性,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何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框架及其構建模式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416(2):37-38.
[2]陳恩祈.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優化研究——以ZD石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為例[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20,(1):108-109.
[3]徐曉.大數據+云平臺環境下郵政企業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思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387(22):76-77.
[4]姚瑤."大數據+云平臺"環境下的高校全面預算管理構建——以D大學為例[J].會計之友,2020(1):119-124.
[5]劉曉丹,李冬生.基于財務云的全面預算管理改進研究——以A城投集團為例[J].商業會計,2019,669(21):76-79.
[6]趙凌.大型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構建與實施——以×××公司為例[J].商情,2020(3):151-152.
[7]于聰聰.基于業財融合的全面預算管理實踐探討——以LF市供熱公司為例[J].大眾投資指南,2020,366(22):154-155.
[8]閆妍.芻議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全面預算管理對提升項目儲備精益化管理水平的價值[J].質量與市場,2020,252(1):23-25.
[9]龔國璧.基于全面預算管理視角的企業內控體系構建——以A公司為例[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380(15):63-64.
[10]王化成,陳妤琨,陳占燎.基于戰略導向的全面預算管理研究——以鐵路運輸企業G集團為例[J].會計之友,2020(11).
作者單位:東莞市古川膠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