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林
(四川省中西醫(yī)結(jié)合醫(yī)院急診醫(yī)學科,四川 成都 610042)
腦外傷是顱腦損傷的一種,是指頭顱部受到外來暴力撞擊所造成的腦部損傷,可導致意識障礙、記憶缺失等神經(jīng)功能障礙。根據(jù)外傷情況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重度腦外傷可能會導致患者產(chǎn)生休克癥狀,嚴重會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如何提高急診治療的有效性是臨床研究的熱點[1]。通常情況下對于重癥腦外傷合并休克患者采用的治療方式是甘露醇溶液進行脫水治療,將患者腦組織中的水轉(zhuǎn)移到血漿中,加快患者蘇醒速度,但是不能有效降低患者顱內(nèi)壓(ICP)與腦灌注壓[2]。高滲鹽液對于降低患者ICP與腦灌注壓有較好效果,可有效緩解重度腦損傷患者的失血性休克癥狀[3]。本研究旨在探討高滲鹽液對重癥腦外傷合并休克患者的臨床療效、生命體征、ICP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四川省中西醫(yī)結(jié)合醫(yī)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重度腦外部損傷合并休克患者68例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34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齡37~76歲,平均(52.48±1.68)歲。試驗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8例;年齡38~75歲,平均(52.15±1.6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jīng)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參照《現(xiàn)代顱腦外傷與急救》[4]中關于腦外傷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且經(jīng)頭顱CT檢查確診為重度腦損傷者;具有精神系統(tǒng)陽性體征者;合并中度以上休克,失血量達到1 000 mL,脈搏微弱者等。排除標準:傷前有心、肝、腎等器官重大損傷或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礙者等。本研究經(jīng)四川省中西醫(yī)結(jié)合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且患者家屬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常規(guī)檢查與治療,對患者血壓、呼吸、心電圖等進行檢查與測量,并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及時關注及監(jiān)測;為患者留置尿管,測量患者尿量;若患者為失血性休克,則需要及時補充患者血容量,并保持患者氣道暢通。對照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20%甘露醇注射液(辰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3747,規(guī)格:250 mL∶50 g)治療,1 g/kg體質(zhì)量,在30 min內(nèi)對患者進行靜脈輸注。試驗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高滲鹽液治療,采用0.9%氯化鈉注射液(四川科倫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1021157,規(guī)格:250 mL∶2.25 g)與10%的濃氯化鈉溶液(上海旭東海普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667,規(guī)格:10 mL∶1 g)進行配置,形成7.5%的高濃度鹽液,按照4 mL/kg體質(zhì)量對患者實行快速滴注治療,通過降低患者ICP使患者快速蘇醒。兩組患者均于治療后隨訪6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出院前根據(jù)《現(xiàn)代顱腦損傷學》[5]中相關判定標準評定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顯效:意識障礙、休克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正常生活不受影響;有效:臨床癥狀改善,有輕微肢體障礙可以獨立生活;無效:臨床癥狀未見改善,肢體殘疾無法獨立生活。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②生命體征與尿量。測量兩組患者治療2 h后各項生命體征與尿量,包括患者呼吸、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采用心電監(jiān)護儀監(jiān)測兩組患者HR、MAP、呼吸頻率,并由護理人員觀察記錄兩組患者尿量并進行比較。③ICP。采用顱內(nèi)壓無創(chuàng)檢測分析儀監(jiān)測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30 min、1 h、2 h后的ICP情況。④預后情況。治療后6個月觀察兩組患者預后情況,包括恢復良好、重殘和植物生存及死亡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比較;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比較。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治療后,試驗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7.0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4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生命體征與尿量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2 h后兩組患者呼吸頻率、HR均顯著降低,且試驗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MAP均顯著升高,且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尿量均顯著增多,且試驗組顯著多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命體征與尿量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生命體征與尿量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HR:心率;MAP:平均動脈壓。1 mmHg = 0.133 kPa。
組別 例數(shù) 呼吸頻率( 次/min) HR( 次/min) MAP(mmHg) 尿量(mL)治療前 治療2 h后 治療前 治療2 h后 治療前 治療2 h后 治療前 治療2 h后對照組 34 45.32±1.14 31.36±1.39* 126.21±5.21 112.60±9.23* 65.27±5.11 73.50±5.67* 94.35±10.25 101.33±13.92*試驗組 34 45.26±1.51 24.30±2.54* 125.34±5.26 88.41±5.97* 65.25±5.32 84.24±5.01* 94.59±10.36 170.34±11.31*t值 0.185 14.218 0.685 12.832 0.016 8.277 0.096 22.43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ICP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30 min、1 h、2 h后兩組患者ICP均呈下降趨勢,且治療后各時間點試驗組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 ICP 比較 ( ?±s?, mmHg)
表3 兩組患者 ICP 比較 ( ?±s?, mmHg)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與治療30 min后比,#P < 0.05;與治療1 h后比,△P < 0.05。ICP:顱內(nèi)壓。1 mmHg = 0.133 kPa。
ICP治療前 治療30 min后 治療1 h后 治療2 h后對照組 34 28.38±2.85 27.08±0.81* 26.64±0.51*# 24.26±0.21*#△試驗組 34 28.57±2.56 26.51±0.36* 24.85±0.62*# 20.35±0.25*#△t值 0.289 3.750 13.001 69.829 P值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shù)
2.4 預后 治療后6個月,試驗組患者恢復良好率為73.5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1.18%;試驗組患者重殘和植物生存率為14.71%,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1.18%,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試驗組患者死亡率為11.76%,低于對照組的17.65%,經(jīng)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預后情況比較[ 例(%)]
腦外傷由直接或間接暴力沖擊所致,患者多伴有休克與意識障礙,臨床表現(xiàn)為尿量急劇減少、肢體溫度下降等。急診工作中,應在對重癥腦外傷合并休克患者搶救的同時進行抗休克與防脫水搶救,并以抗休克為主。傳統(tǒng)的藥物治療方式采用甘露醇溶液與林格氏液混合對患者進行滴注治療,甘露醇溶液的主要作用原理是改善患者腦水腫情況,降低患者顱內(nèi)壓,同時產(chǎn)生利尿作用,刺激患者排尿量提升,防止患者治療過程中產(chǎn)生腎衰竭,緩解患者休克癥狀;林格氏液能對患者休克擴容,但此類藥物大量使用會加重患者腦水腫的癥狀,存在一定風險[6]。
高滲鹽液具有降低動脈血管末梢阻力、促進動脈血管擴張、升高血壓等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頻率、HR等臨床指標,且不會對腎臟產(chǎn)生負擔[7]。高滲鹽液通過滲透作用使腎小管內(nèi)的水增加,稀釋鈉離子,降低腎小管與上皮細胞濃度,減少鈉和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同時其具有一定的滲透作用,能將患者細胞內(nèi)部間質(zhì)中的液體移動到血管中,起到擴張血容量的作用,進而能使得休克癥狀得以緩解;通過血腦屏障,在患者血管內(nèi)部與腦組織之間建立一個較為完整的滲透體系,減少患者腦水腫細胞外部的滲透濃度梯度,對腦組織中的自由水進行吸收,進而減少腦細胞水腫[8]。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試驗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2 h后試驗組患者呼吸頻率、HR均顯著低于對照組,MAP顯著高于對照組,尿量顯著多于對照組,提示高滲鹽液治療重度腦外傷并休克療效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穩(wěn)定生命體征。
患者在產(chǎn)生腦外傷后,腦水腫癥狀會導致患者水腫部位組織與正常組織相比滲透濃度較高,使用高滲鹽液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能通過血腦屏障,在患者血管內(nèi)部與腦組織之間建立一個較為完整的滲透提速,減少患者腦水腫細胞外部的滲透濃度梯度,對腦水腫組織中的自由水進行吸收,進而減少腦細胞的體積,減輕患者腦水腫癥狀[9]。與甘露醇溶液相比,高滲鹽液能吸出組織間隙與腫脹細胞內(nèi)的水分,使腦內(nèi)的水分減少,降低患者血液流動過程中的負荷,使腦血管阻力下降,促進腦部血流量,提高氧分壓,從而減輕患者腦水腫癥狀,降低ICP,持續(xù)時間長,且較為穩(wěn)定[10]。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30 min、1 h、2 h后觀察組患者ICP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后6個月觀察組患者恢復良好率顯著高于對照組,重殘和植物生存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高滲鹽液治療重度腦外傷并休克可有效降低患者ICP,增加腦部血流量,利于患者預后恢復。
綜上,對重癥腦外傷并休克患者使用高滲鹽液治療,能有效提升患者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生命體征,降低ICP,利于患者預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