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振臣
(平果市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廣西 百色 531499)
呼吸心跳驟停是指患者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發生呼吸、心跳停止、意識喪失及動脈搏動消失。造成呼吸心跳驟停的主要原因為心臟原因,以心肌梗塞與其相關并發癥為主要原因,如冠心病、心肌病、肺栓塞等,除此之外電擊傷、中毒、腦血管意外及麻醉意外等均有可能導致呼吸心跳驟停。因此一旦發生呼吸心跳驟停,若搶救不及時,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臨床治療呼吸心跳驟停的主要方案為心肺復蘇,該方案可促進患者心肺功能恢復,提高救治效果,但復蘇成功率仍較低[1]。胺碘酮屬于Ⅲ類抗心律失常藥,具有輕度非競爭性的α及β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功能,可有效控制室顫、室速,其在猝死預防和搶救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胺碘酮聯合心肺復蘇在呼吸心跳驟停搶救中的應用及對患者臨床指標與心肌損傷指標的影響,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平果市人民醫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72例接受搶救的呼吸心跳驟停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其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A組(36例)和B組(36例)。A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齡31~67歲,平均(50.96±6.55)歲;腦出血11例,深靜脈血栓7例,心肌梗塞10例,肺栓塞8例。B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齡32~66歲,平均(51.04±6.37)歲;腦出血12例,深靜脈血栓8例,心肌梗塞9例,肺栓塞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參照《2015年AHA心肺復蘇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解讀》[3]中關于呼吸心跳驟停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均符合呼吸心跳驟停的相關指征[意識喪失、臉色發紫、臉色蒼白、抽搐、呼吸停止(在4~6 min之內)等]。排除標準:合并肝、脾、腎功能異常者;合并血液系統疾病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者;存在過敏體質者等。研究在平果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下實施。
1.2 搶救方法 A組患者開展心肺復蘇治療。將所有患者的氣道開放,實施心肺復蘇,以適當的力度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同步進行電除顫(按壓頻率設置為100次/min,按壓舒張比設置為1∶1,按壓與正壓通氣比設置為5∶1,吸氧濃度設置為95%,潮氣量設置為500~600 mL,按壓2 min后先停頓10 s再繼續,根據患者情況持續按壓搶救10~20 min),同時注射鹽酸腎上腺素注射液[遠大醫藥(中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1700,規格:1 mL∶1 mg]劑量為1 mg/3 min,并為患者建立人工氣道。B組患者在A組的基礎上聯合鹽酸胺碘酮注射液(山東方明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4923,規格:2 mL∶0.15 g)進行靜脈注射治療,負荷劑量為0.15 g,在10 min內注射完畢,之后將劑量維持在1 mg/min,若注射過程中患者發生室顫、室速等反應,需再次增加負荷劑量0.15 g,并在10 min內注射完畢。復蘇判定標準:以是否恢復自主循環判定是否復蘇成功,其中恢復竇性心律或呼吸心跳驟停前心律,收縮壓≥ 90 mmHg(1 mmHg=0.133 kPa);舒張壓≥ 60 mmHg,恢復自主呼吸[3]。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搶救效果,包括自主心律緩解時長、自主呼吸恢復時長、意識改善時長及出院存活率。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2 h后臨床指標,分別抽取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采用全自動血氣分析儀檢測動脈血氧分壓(PaO2)、血氧飽和度(SaO2)水平,采用心率監測儀檢測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以及呼吸頻率(RR)。③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24 h后心肌損傷指標,血樣采集方法同②,進行離心操作(3 000 r/min,10 min)后取血清,采用多功能酶標儀檢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LA)、心肌肌鈣蛋白I(cTnI)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7.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搶救效果 與A組比,B組患者自主心律緩解時長、自主呼吸恢復時長、意識改善時長均明顯縮短,出院存活率明顯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搶救效果比較
2.2 臨床指標 與治療前比,治療2 h后兩組患者PaO2、SaO2、HR、MAP、HR、RR均升高,且B組高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PaO2:動脈血氧分壓;SaO2:血氧飽和度;MAP:平均動脈壓;HR:心率;RR:呼吸頻率。1 mmHg=0.133 kPa。
組別 例數 PaO2(mmHg) SaO2(%) MAP(mmHg) HR(次/min) RR(次/min)治療前 治療2 h后 治療前 治療2 h后 治療前 治療2 h后 治療前 治療2 h后 治療前 治療2 h后A 組 36 65.46±4.17 74.45±1.86*71.24±5.45 77.28±0.25*62.20±5.44 73.38±3.94*52.37±8.41 65.23±6.28*16.50±1.02 19.15±1.03*B 組 36 65.38±4.21 87.71±1.75*73.18±5.36 83.17±0.19*64.29±5.31 76.41±4.02*53.30±7.35 74.42±5.76*16.30±1.24 21.27±1.55*t值 0.081 31.153 1.523 112.545 1.650 3.230 0.500 6.471 0.747 6.83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心肌損傷指標 與治療前比,治療24 h后兩組患者CK-MB、LA、cTnI均降低,且B組低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心肌損傷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心肌損傷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LA:乳酸;cTnI:心肌肌鈣蛋白I。
組別 例數 CK-MB(U/L) LA(mmol/L) cTnI(ng/L)治療前 治療24 h后 治療前 治療24 h后 治療前 治療24 h后A 組 26 243.74±24.86 186.40±23.83* 12.04±1.02 1.86±0.57* 13.99±2.19 8.50±1.92*B 組 33 245.92±24.74 123.07±23.52* 11.78±0.98 1.57±0.45* 13.64±2.02 6.29±1.40*t值 0.335 10.209 0.994 2.185 0.637 5.11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呼吸心跳驟停作為臨床上常見的危重急癥之一,其外在表現為突然的意識喪失、呼吸停止或嘆息樣微弱呼吸,內在表現為血液不能流出和流入心臟,全身器官和組織的血液供應和氧氣供應隨之停止,容易導致各種器官損傷甚至死亡。呼吸心跳驟停發生時,往往最早出現的情況為心跳停止,在心跳停止10 s后,便會引發大腦供血、供氧停止,進而使得患者發生昏迷、抽搐等,而隨心跳停止時間的延長,還會逐漸出現呼吸節律不穩,最終導致呼吸停止、頸動脈搏動消失等表現,進而危及患者的生命。若不立即采取急救治療,患者會加速死亡,而為提高整體的搶救效果,除了要進行心肺復蘇積極治療以外,還需采取更有效的方式,來降低搶救失敗的概率[4]。
根據相關研究資料顯示,對于心跳呼吸驟停的急救黃金時間為5 min,而若心跳停止超過4 min,會對患者的腦細胞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就算后續能將患者搶救回來,也會出現各種后遺癥,并且變成植物人的概率較高,而超過6 min復蘇的患者,存活率較低[5]。胺碘酮在抗心律失常藥物中被歸屬為Ⅲ類,其能夠阻滯心肌細胞膜Ca2+、K+及Na+等離子通道,使動作電位時程和有效不應期延長,減慢傳導速度,阻斷折返激動;同時其能夠使異位起搏點自律性減低;此外,該藥還可阻斷血管中的α、β腎上腺素能受體,舒張血管,減輕心臟前后負荷,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等,在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以及心動過速等的治療中療效十分突出,且在室性心律失常,如陣發性室速、室顫等的治療中也有良好的效果[6-7]。本研究中,與A組比,B組患者自主心律緩解時長、自主呼吸恢復時長、意識改善時長均較短,出院存活率明顯升高;治療2 h后B組患者PaO2、SaO2、HR、MAP、HR、RR均高于A組,表明胺碘酮聯合心肺復蘇在呼吸心跳驟停患者的搶救中可提高冠狀動脈的供血、供氧效果,取得較好的搶救效果。
呼吸心跳驟停發生后,心肌細胞膜通透性增加,使細胞內的CK-MB、cTnI、LA滲出,致使患者血液中CK-MB、cTnI、LA水平上升,其中CK-MB活性在癥狀出現5 h后開始上升,24 h內達峰值,因此,CK-MB、cTnI、LA可作為反映心肌損傷程度較為敏感的指標[8-9]。相關研究顯示,胺碘酮不僅是一種抗心律失常藥物,還是一種心臟保護劑,其可使心肌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損害減輕,起到保護心肌的作用[10]。本研究中,治療24 h后B組患者血清CK-MB、LA、cTnI水平均低于A組,表明胺碘酮聯合心肺復蘇應用于呼吸心跳驟停患者搶救中,可減少心肌損傷情況,修復受損心肌細胞。
綜上,胺碘酮聯合心肺復蘇在呼吸心跳驟停患者搶救中可提高冠狀動脈的供血、供氧效果,取得較好的搶救效果,減少心肌損傷情況,對心肌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