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明 林曉航

人才培養路徑是實現職業核心能力的落腳點。《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要求新時代職業教育應緊密對接科技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報關專業人才培養作為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有所作為,進行與新時代同頻共振的路徑選擇。伴隨著新時代智能技術的成熟與應用,報關行業秒入智能通關時代,遵循職業能力引領培養路徑的變革理念,基于智能通關時代報關專業人才五大核心能力的追蹤萃取,可創新性地構建智能通關時代報關專業人才的“四維一體”式培養路徑,從而為報關專業人才培養的改革與發展實踐提供明晰導航。
2019年國務院出臺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全面深化職業教育的頂層設計與改革藍圖,要求職業教育緊密對接科技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成為新時代服務現代經濟體系建設的戰略舉措。報關專業人才培養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新時代智能技術的成熟與應用,報關行業秒入智能通關時代,引發的報關環境與報關模式革新,給報關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觸動和挑戰。智能通關時代需要什么素質的報關專業人才以及如何培養能夠在智能通關時代依然游刃有余的高水平報關專業人才,新時代對報關教育者們提出了新問題、新挑戰,賦予了新使命。遵循職業能力引領培養路徑的變革理念,基于智能通關時代報關專業人才五大核心能力的萃取分析,可創新性地構建智能通關時代報關專業人才的“四維一體”式培養路徑,有助于為報關專業人才的改革與發展實踐提供明晰導航。
各類職業人才的核心職業能力伴隨著時代的交疊更替應時而變。智能通關時代報關專業人才必須具備五大核心職業能力。
1.通關平臺的設計與應用能力。進入智能通關時代,報關工作的最大變化之一是工作平臺的變革。為了實現整個通關產業鏈上下游所有服務商的無縫對接,報關、報檢、物流、貨代、貿易、倉儲及海關申報等所有進出口貿易環節和手續將被鑲嵌在一個智能通關平臺上協同有序作業。據此,通過報關工作平臺可將智能通關時代的報關專業人才分為兩類:一是高端的智能通關平臺設計者,他們不僅能從外貿知識層面上駕馭整個進出口通關流程,而且能從通關實踐層面通曉所有進出口通關操作,關鍵還能從平臺技術層面上進行通關流程和通關操作的平臺建設;二是熟稔的智能通關平臺應用者,他們不僅要具備快速的智能通關平臺學習能力,而且要具備熟練智能通關平臺操作能力。
2.報關系統的開發與升級能力。報關同報檢、物流、貨代、貿易、倉儲等環節一樣只是智能通關平臺上的一個工作環節,每個工作環節都會有相應的系統提供支持。如果說智能通關平臺是報關工作的宏觀通關系統,那么報關系統則是報關工作的微觀通關系統。現實中,為了提供更優質的報關服務,滿足客戶降低物流成本、減少倉儲成本、縮短交貨周期、合理減少關稅稅費、減少海關不良印象、提高報關準確率、簡化繁瑣手續等多元需求,因而基于報關系統可將報關專業人才分為兩類:一是具備報關專業和系統開發等跨學科知識的復合型人才,能夠根據客戶的多元服務需求開發出與之相匹配的報關系統;二是具備持續學習能力的匠心型人才,能夠及時追蹤報關行業的系列變化和客戶的動態需求完成報關系統的升級,實現精準服務。
3.報關危機的應對與決策能力。美國學者羅森豪爾特指出,危機是對一個社會系統的基本價值和行為準則架構構成嚴重威脅,并且在時間壓力和不確定性極高的情況下必須對其做出關鍵決策的事件。進入智能通關時代,報關危機一旦發生,其危害的輻射力、傳播力將如“大火借了東風一樣”迅猛蔓延,若不能及時控制,其破壞力將通過智能通關平臺秒滲到所有相關企業。據此,從報關危機視角出發,報關專業人才必須具備報關危機的應對與決策能力,當報關過程中出現突發狀況或危機事件時,能夠根據自身的報關能力敏銳地發現問題、借助自身的報關經驗采取恰當措施控制問題,與此同時能夠迅速地、全面地通過智能通關平臺了解全面信息,反復對危機事件或問題進行推敲,深度挖掘問題源頭,“快、準、狠”瞄準危機癥結進行方案決策以高效化解危機。
4.報關方案的策劃與咨詢能力。邁入智能通關時代,常見的報關流程均被公式化地嵌入智能通關平臺和智能報關系統軟件中,報關的準確度和通關速度都是在預設的標準范圍內被相對精準地實現。但實際工作過程中,不同客戶報關需求經常變幻莫測,在處理差異化的報關個案時,“流水式”的智能通關平臺瞬間降級為輔助性工具,此時,一個報關服務企業要想在報關市場獨占鰲頭樹立良好口碑,必須具備差異化競爭優勢,即擁有個性化報關方案的服務能力,因而具有報關整體方案策劃與咨詢能力的報關專業人才倍顯價值。他們能夠基于客戶的特殊化需求,針對特殊化的報關事件,運用扎實的報關專業理論和豐富的報關實戰經驗,有的放矢地系統地進行報關方案DIY策劃,并能深入淺出為客戶進行專業性的咨詢服務,有效地化解報關行業中的各種“疑難雜癥”。
5.報關操作的精通與精湛能力。智能通關時代諸多傳統手工報關操作均被計算機或機器人所取代,但這些都是由報關專業人才的智能轉化而來,所以無論是計算機還是軟件系統均無法徹底超越人的智慧與能力,所以,報關人才的實際操作水平越高,由其開發設計出的報關平臺或軟件智能水平就越高、越先進。可見,智能通關時代并非對報關專業人才操作能力的“無要求”,反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必須具備報關操作的精通與精湛能力。只有不斷追求報關操作流程的精通,才有能力“一覽眾山小”俯視式地設計出更加完善的智能通關平臺和報關系統軟件,秒速處理平臺和系統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只有不斷追求報關操作技能的精湛,才有能力“化干戈為玉帛”破解超越智能化通關平臺和報關系統軟件能力的“報關難題”,秒速彌補平臺和系統的漏洞或缺憾。
根據“因果關系科學”,如果明確了想要得到的“果”,就必須找到獲得“果”的“因”。若智能通關時代報關專業人才的五大核心職業能力是“果”,則報關人才創新培養路徑是“因”。沒有什么魔法可言,要想培養具有五大核心職業能力的報關專業人才,需要從主體、標準、平臺和過程四個維度構建智能通關時代報關專業人才 “四維一體”式的創新培養路徑,依次解決誰來培養、培養什么樣的人、用什么培養、如何培養四個關鍵問題。
1.“校行企”聯手構建報關專業人才培養共同體,實現協同式育人。人才培養首先要解決由誰來培養的問題。鑒于智能通關時代報關專業“五力”人才培養是一項高端、復雜的教育工程,需要集合職業院校、報關行業(包括行業組織、行業協會、行業團體)和報關相關企業的智慧和資源,聯手構建“校行企”報關專業人才培養共同體,多元參與協同完成。報關專業人才培養共同體不僅僅是工作共同體更是利益共同體,它們利用互補優勢將以智能通關時代報關專業“五力”人才培養為共同目標,在報關專業建設、報關課程改革、報關師資培養、報關教材開發、報關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深度協作,自覺形成報關專業人才培養的主體合力,協力培養出三方共同期待的專業報關人才。因此,智能通關時代開設了報關專業的職業院校應摒棄“單打獨斗”、“固封自守”的思維模式,主動出擊提前布局,“走出去,引進來”,積極創設校內條件(包括制度、政策、投入等要素)組建報關專業人才培養共同體,實現協同式育人。
2.“校行企”共同制定新時代報關人才標準體系,實現精準式育人。人才培養其次要解決培養什么樣的人才的問題。如果職業院校的報關人才培養標準與智能通關時代報關專業人才“五力”要求不對接,那么報關人才培養的結果將偏離智能通關時代的行業軌道。誠然,智能通關時代呼喚 “五力”報關專業人才,但只有將“五力”要求內化到報關專業人才標準體系中才能規范有序、精準地培養時代所期的人才。為此,報關專業人才培養“校行企”共同體應共同制定新時代報關人才培養標準體系(包括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頂崗實習標準、實訓條件建設標準等),將新時代報關專業人才的“五力”職業能力精準地細化為具體的培養指標。為此,智能通關時代開設了報關專業的職業院校動態追蹤智能通關時代的報關專業人才能力需求與變化,建立“校行企”報關專業人才培養標準制定委員會,應與時俱進地更新、重建或調整報關專業人才培養標準,實現精準育人。
3.借助區塊鏈技術打造報關教育資源共享平臺,實現同頻式育人。人才培養還要解決用什么培養的問題。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實現效益最大化是所有社會行為的永恒追求。區塊鏈作為一種區域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數據庫技術,具有無中心或多中心、數據不可篡改、數據安全、無障礙訪問等優勢特征。因此,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造報關教育資源共享平臺,至少可以破解報關教育資源的兩大難題:一是解決報關教育資源的緊缺或分配不均局面,當報關專業人才培養共同體各成員(包括學校、企業、行業組織等)進入區塊鏈并以一個節點存在分享報關資源時,所有節點成員在同一時間點就擁有了均等的鏈上資源共享權力,如此可瞬間擴容報關教育資源,二是解決報關教育資源的閑置或浪費現象,報關專業人才培養共同體各成員可通過區塊鏈釋放各自擁有的閑置報關教育資源(包括實習崗位、實訓場地、實訓軟件、真實案例等)時,所有區塊鏈上的報關教育資源需求者可瞬間匹配共享到這些閑置資源,不僅大幅度減少了報關教育成本,而且極大地提升了閑置資源的教育價值。因而,智能通關時代各區域、各層級的報關專業人才培養共同體應借助區塊鏈技術打造報關教育資源共享平臺,充分整合報關全行業企業和職業院校的報關教育資源,真正實現報關教育與報關產業的同頻式發展。
4.嵌入報關職業水平證書于報關人才培養體系,實現融通式育人。人才培養更要解決如何培養的問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方案》重點提出“深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改革,借鑒國際職業教育培訓普遍做法,制訂工作方案和具體管理辦法,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職業院校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隨后,中國報關協會迅速出臺了《關于開展2019年進出口商品歸類專業能力水平評價的通告》和《中國報關協會關務水平評價辦法(試行)》兩份文件,全國報關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發布了“關務職業教育1+X證書制度行業試點實施細則”的通告,共同領航報關職業水平證書考試工作。因而,各職業院校報關專業建設過程中應及時將報關職業水平各種證書考試內容嵌入報關人才培養體系,實現“課證融通、雙證融通”,一要保證課程教學滿足學生考證需要,即學生學完相應的課程即可順利參加相關證書考試,二要保證學生獲得畢業證的同時還擁有一個或多個報關職業水平證書,如初級關務水平證書(初級)、歸類服務水平證書、國際商務單證員證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