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全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 航空服務與旅游管理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旅游業已經成為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部分,是人們實現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形式。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對酒店業的需求與日俱增。星級酒店作為酒店業的代表,是地區旅游接待設施水平的重要標志,其設施、產品、服務是提升旅游體驗的關鍵環節,對地區旅游業發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星級酒店經營績效研究關系到酒店企業的競爭力,頗受社會各界關注。目前,學者們已投入較多的精力對酒店經營績效進行研究。孫媛媛等[1]、羅曉黎等[2]采用DEA模型對我國旅游上市公司、星級酒店的經營績效進行評價;蘇志平等[3]、張海瓊等[4]對我國省域酒店、酒店及餐飲上市公司的競爭力進行實證分析;王娟等[5]、關靖云等[6]基于互聯網數據在評價酒店競爭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刻畫其空間特征;張慧等[7]、張玉鳳等[8]分別描述我國旅游上市公司和酒店及餐飲類上市公司的業績情況;侯蓮蓮等從共謀假說和效率假說的視角驗證星級酒店的市場結構、效率與績效的關系,為我國星級酒店的發展提供理論指導[9]。梳理已有文獻發現,當前酒店經營績效評價主要以會計學理論為基礎選取財務指標進行考評,通過構建包括盈利能力、資金運營能力、償債能力、發展能力等方面的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數據包絡分析法、投入產出法等定量方法評價酒店的經營績效。而從規模、損益結構、人均貢獻、經營管理、人力資源等方面構建綜合性指標體系評價我國星級酒店經營績效的研究成果較少,也缺少對酒店經營績效動態發展趨勢的探討。因此,本文通過建立規模、損益結構、人均貢獻、經營管理、人力資源等5個方面的綜合性評價指標體系,對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星級酒店的經營績效進行評價,并分析星級酒店經營績效的發展趨勢,以期拓展酒店經營績效的研究內容,彌補以往研究主要選取財務指標的缺陷,為我國星級酒店的發展提供參考。
為消除指標量綱不一致的影響,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公式為:
(式1)

合理的權重能夠反映各項指標對于評價目標的重要性。采用熵值賦權法確定指標權重,能夠避免因為主觀想法帶來的偏差。計算步驟如下:
(式2)
(式3)
Ej=1-Gjj=1,2,…,n
(式4)
(式5)
2.經營績效指數
使用線性加權法計算星級酒店的經營績效指數:
(式6)
Ui表示經營績效指數,wj表示權重。當Ui越接近1時,表示星級酒店經營績效水平越高;當Ui越遠離1時,表示星級酒店經營績效水平越差。
常江的這次傾訴,取得了母親的信任。李嶠汝從常江后來的信里判斷,母親可能也講了自己的經歷。這明顯是一次交換,信任的交換。
3.馬爾科夫鏈
馬爾科夫鏈是蘇聯數學家馬爾科夫提出的具有馬爾科夫性質的動態隨機過程,能夠刻畫星級酒店經營績效狀態的演化趨勢。記為:
X(n)=Xn,n=1,2,3,4,…
(式7)
如果狀態空間矩陣Ft的隨機序列{Xn,n=1,2,3,4,…}在任意時刻n和任意狀態i1,i2,i3,...,in-1,i,j滿足:
P{Xn-1=j/Xn=i,Xn-1=In-1,……,X2=i2,X1=i1}=p{Xn+1=j/Xn+1=i},
(式8)
則有Xn向Xn+1的狀態只與Xn有關,與其他任何時刻的狀態都沒有關系,即馬爾科夫的無后效性。
星級酒店經營績效評價旨在提升區域星級酒店經營業績,實現區域星級酒店業總體發展戰略。參考已有成果,建立由規模績效、損益結構績效、人均貢獻績效、經營管理績效、人力資源績效等5個二級指標及20個三級指標構成的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表1 星級酒店經營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星級酒店是我國住宿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起到引領行業發展的作用。星級酒店經營績效評價的相關指標在國家統計中得以明確統計,為我國區域星級酒店經營績效評價提供可靠的數據來源。因此,按照科學性、合理性、可獲得性原則,收集整理2017—2019年《中國旅游統計年鑒》和2016—2018年《全國星級酒店統計報告》的統計數據作為本研究的基礎數據。
首先采用式1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然后利用熵值賦權法對各項指標賦予權重,最后運用式6經營績效指數模型計算出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星級酒店經營績效指數(見表2),分析我國區域星級酒店經營績效的基本情況。

表2 星級酒店經營績效指數
從星級酒店經營績效指數計算結果可以看出:2016年,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山東、海南、福建、湖南、四川排名前10;重慶、安徽、天津、遼寧、河南、云南、湖北、江西、河北、陜西、西藏排名居中;廣西、貴州、新疆、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陜西、寧夏、青海排名后10。星級酒店經營績效指數最大值為0.099(北京),最小值為0.009(青海),北京是青海的11倍。2017年,廣東、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山東、湖南、福建、海南、西藏排名前10;貴州、江西、甘肅、黑龍江、廣西、內蒙古、吉林、山西、寧夏、青海排名后10;其他區域居中。第1名廣東的星級酒店經營績效指數是0.102,最后1名青海僅為0.009。2018年,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福建、四川、云南、重慶排名前10;廣西、西藏、江西、內蒙古、甘肅、山西、黑龍江、吉林、青海、寧夏排名后10;其他區域居中。第1名北京的星級酒店經營績效值為0.080,最后1名寧夏僅為0.006。
為了進一步分析各區域星級酒店經營績效情況,采用歐氏平方距離的組間聯接方法將31個省市自治區的星級酒店經營績效指數進行聚類,得到3年間各區域星級酒店經營績效的4個等級(見表3)。

表3 星級酒店經營績效聚類結果
由表3可知,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5個省市的星級酒店經營績效一直處于較高和很高的等級,占總數的16.1%,而大多數區域處于一般和較低的等級,說明我國各區域星級酒店經營績效存在明顯的不均衡性,地區差異較大。北京是我國政治、文化、對外交流以及創新的中心,經濟發達,旅游業發展水平很高,星級酒店管理水平先進,競爭實力很強。北京的規模績效、損益結構績效、人均貢獻績效、經營管理績效均較高,排名前3,但人力資源績效排名第9,表現稍弱,說明人力資源是星級酒店發展的瓶頸。上海、江蘇、浙江地處長江三角洲,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區域產業集聚優勢明顯,資源豐富,旅游經濟發展速度快。上海的經營管理績效排名保持第1,人均貢獻績效逐步上升到第1名,而星級酒店規模績效排名第6,意味著星級酒店規模績效與整體績效不相符,制約了整體績效的提升。江蘇、浙江的規模績效、損益結構績效、人力資源績效保持了較好的排名,是整體績效的主要動力因素,而人均貢獻績效、經營管理績效稍弱,制約了整體績效水平的提高。廣東的規模績效、損益結構績效、人均貢獻績效、經營管理績效、人力資源績效均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說明廣東酒店業發達,業務結構合理發展,利潤總額高,人力資源豐富,經營管理能力強。
福建、山東、湖南、海南等4個省份維持在一般水平上。福建在人力資源績效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而且人均貢獻績效由第23名上升到第13名,說明服務效率水平逐步提升。山東的人均貢獻績效較差,經營管理績效水平一般,成為星級酒店發展的制約因素。湖南的規模績效、經營管理績效和人力資源績效呈現下滑態勢,導致整體績效等級不高。海南的人均貢獻績效、經營管理績效保持了較高水平,對星級酒店發展的貢獻較為突出,而規模績效和人力資源績效排名靠后。進入2018年,大多數省份由較低績效上升到一般等級,說明大多數省份重視星級酒店的經營管理,采取多種措施推介酒店產品和服務,注重員工培訓,提高職業素養,勞動生產效率逐步提升,優化資源配置,使星級酒店經營績效得以緩步提升。而西北地區的青海、寧夏、西藏、甘肅和東北地區的吉林、黑龍江以及中部地區的山西,星級酒店經營績效水平較低,排名靠后,處于較低等級。寧夏和青海的各項績效指數均較低,綜合實力最弱。規模績效、損益結構績效、人力資源績效是吉林、黑龍江及新疆的短板,黑龍江和新疆在經營管理方面也亟需提升。江西的人均貢獻績效、經營管理績效制約了綜合績效的提高,雖然人均貢獻績效有所改善,但整體績效依然偏弱。西藏的規模績效、損益結構績效、人力資源績效排名靠后,人均貢獻績效和經營管理績效排名尚可,星級酒店規模適應發展需求,人力資源能夠滿足需要,星級酒店損益結構合理。
馬爾科夫鏈是一個隨機過程理論研究的重要模型。基于星級酒店經營績效的4個等級,構建馬爾科夫轉移矩陣(見表4),根據星級酒店經營績效狀態轉移概率描述星級酒店經營績效發展趨勢。

表4 星級酒店經營績效轉移概率矩陣
馬爾科夫轉移概率矩陣展示了星級酒店經營績效的動態變化概率。(1)對角線上的元素值由完全大于兩側元素值發展到部分元素值小于兩側元素值。星級酒店經營績效狀態有可能發生轉移,意味著星級酒店經營績效狀態不穩定。(2)從星級酒店經營績效狀態穩定性來看,星級酒店經營績效保持很高和較高狀態下最大概率為100%,最小概率為0%;一般狀態下保持穩定性的最大概率為100%,最小概率為80%;較低狀態下保持穩定性的最大概率為100%,最小概率為31.8%。(3)從星級酒店經營績效狀態發生轉移的可能性來看,很高和較高狀態下發生轉移的可能性不大;一般狀態下發生轉移的概率由20%下降到0%,向下轉移的可能性越來越小;較低狀態下發生轉移的概率由0%上升到68.2%,向上轉移的可能性明顯增加。(4)對角線上的元素值未出現0,而遠離對角線的數值全部為0,說明星級酒店的經營績效狀態有可能發生轉移,但跨狀態轉移的可能性較小。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星級酒店經營績效狀態存在一定的不穩定性,具有轉移的可能性,但星級酒店經營績效狀態總體發展格局基本穩定。很高和較高兩種狀態下保持穩定性的概率很大,一般和較低狀態下存在互相轉移的可能性,但仍有部分省份一直保持較低狀態。說明我國多數區域星級酒店經營績效發展可能陷入“貧困陷阱”,而且“俱樂部趨同”現象較為明顯,這與地區經濟發展情況較為吻合。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市場經濟活躍,對外開放程度很高,旅游、休閑、會展等需求發展很快,推進了星級酒店的發展與提升,使之保持了很高和較高的績效狀態。大部分地區星級酒店處于一般和較低的績效狀態,這些區域旅游資源各有特色,旅游業成為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但星級酒店規模績效水平較低,專業人才較為缺乏,經營管理能力偏弱,投入產出效率較低,星級酒店整體績效水平較差。另外,一些新型住宿業態的出現,比如民宿、精品酒店、主題酒店等,影響了這些地區星級酒店經營績效的提升。
科學評價星級酒店經營績效,有助于改善和提升各地區酒店業的競爭力。通過構建星級酒店經營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利用經營績效指數和馬爾科夫鏈對星級酒店經營績效進行評價,分析星級酒店經營績效的演化趨勢,能夠反映我國各地區星級酒店經營績效的發展情況。研究結果表明:(1)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星級酒店經營績效穩定在較高和很高的等級;(2)絕大多數區域星級酒店經營績效處于一般和較低狀態,發展水平較低,尤其是山西、內蒙古、黑龍江、吉林、甘肅、青海、寧夏等地區一直保持較低狀態;(3)星級酒店經營績效總體發展格局基本穩定,很高和較高兩種狀態保持穩定性的概率很大,多數地區保持一般和較低狀態,而且一般和較低狀態存在互相轉移的可能性;(4)星級酒店經營績效地區間不均衡性突出,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明顯高于其他地區。
結合2018年星級酒店經營績效等級,各地區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星級酒店經營績效水平。(1)北京、上海、廣東3個等級很高的區域可以采取維持性措施。應加強酒店管理能力,激發員工的潛力,提升服務質量,努力提高投入產出效率,提高人均貢獻績效,不斷擴大星級酒店規模效益,保持最強的競爭實力。(2)江蘇、浙江2個等級較高的區域可以采取變革性措施。應立足現有星級酒店規模,塑造獨特的品牌形象,創造鮮明的品牌個性,適應目標市場的發展。建立科學的人力資源績效評價模式,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激發員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3)天津、河北、遼寧、安徽等19個一般等級的區域可以采取激勵性措施。應適當擴大星級酒店的規模,打造區域性的星級酒店品牌,創新營銷模式,拓寬營銷渠道,開發客源市場。同時,應降低運營成本,創新酒店產品供給,形成競爭優勢,增強星級酒店的競爭力。(4)山西、內蒙古、黑龍江、吉林、甘肅、青海、寧夏等7個等級較低的區域可以采取培育型措施。應注重星級酒店規模建設,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提高員工素質,提升經營管理能力。同時,應發揮星級酒店設施、服務、產品的優勢,有效運用多種營銷手段,開拓客源市場,增加利潤收益,還應合理利用酒店資源,加強運營成本控制,形成競爭優勢。